精心的设计
杂技大世界的设计单位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设计院,负责内外部文化建筑设计的是中国建筑雕塑总公司。设计单位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和他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流,详尽提出了杂技大世界的设计要求。杂技大世界是边设计边施工的。建筑图纸还没有全部出来,整个工程就开始破土动工了。
年4月28日,杂技大世界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筹建小组列出一个邀请中央部委、省直部门和社会有关人员的与会名单,经过县委研究确定后,五大班子领导分头出去邀请。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和河北省政府副省长顾二熊出席了奠基仪式,近百名中央和省地部门的领导参加了大会。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把90多岁高龄的老艺人史德俊也请到了主席台上,并让他参加了大世界挖土奠基。史德俊老人从小出国演出,足迹遍及全世界,见证了新时期杂技艺术发展。奠基仪式隆重热烈,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奠基仪式结束后,沧州建筑公司的人员就留在工地,等待设计方案和建筑图纸。中建北京设计院负责设计的是王忠明建筑师。他们以前只是在舞台上看过杂技,现在让他们设计历史文化这么深厚的专题项目,首要是了解和熟悉吴桥杂技历史和文化风情,积累设计素材,寻找设计灵感。经过一段时间,先出了总体方案。在他们的指导下,筹建处的人自己动手,又制作出建筑沙盘模型。
负责室内外文化场景和娱乐项目设计的是中雕总公司郑俊杰。这一块设计难度更大,任务也更艰巨。主要问题是,怎样把几千年的杂技历史艺术地再现于杂技大世界。我们除了翻阅杂技历史书籍,还走出去遍访专家和名人。中国杂协主席夏菊花、副主席王峰、蓝天,魔术名家傅腾龙和傅启风,魔术文化学者易传学,天津魔术老艺人曾国珍、刘则正,他们都为杂技大世界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中国杂协主席、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夏菊花
杂技奇观宫和魔术奇幻宫,真人表演和机器人表演相结合,室内场景声光电相结合,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神奇效果。江湖文化城设计并再现了绝迹已久的“撂地”、“堂会”、“圈棚”、“拉街”等艺人表演形式,也挖掘和展示了“训老鼠”、“扁担戏”、“拉洋片”等一大批传统绝活。
连接杂技大世界南北的杂技广场的设计,有三处引人瞩目。一是广场中央的“牛头上儿童倒立”铜雕像;二是连接魔术宫和杂技宫的大型敲铜壁画;三是矗立在南北大道两侧的汉白玉杂技图腾柱。
牛头上儿童倒立的铜雕塑(取名杂技之乡的孩子),目前已经成为杂技大世界的标志。作者为成都的谭云,是青年雕塑家。一次我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看到介绍他创作成就的报道,就主动联系邀请他来吴桥创作杂技雕塑。我们俩在县招待所彻夜交谈,当说到“耕牛在村湾边喝水,儿童在牛背上练功”的场景,顿时来了灵感。谭云立刻绘出几张草图,最后几经修改,确定下这一张。这个杂技雕塑形象,利用了雕塑共用原理,吸收了民间年画“六子争头”的艺术特色,内涵丰富,造型准确,形象地展示了吴桥杂技艺术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受到广大游客的认同。
杂技图腾柱的创作,也是大家在一起共同“热脑”,由中雕公司刘育芹负责构图设计,前后修改十几遍才定稿。刘育芹构图精确简练,人物造型传神,具有装饰画的风格。16根近一米粗的杂技浮雕汉白玉石柱,再现了从古代角抵戏至现代杂技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画面,表现了杂技艺术长河川流不息和后人对先哲的崇拜,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图腾柱交给曲阳县雕塑工艺厂制作。制作过程中,刘育芹几次到现场检查指导,保证了雕塑质量上乘。现在看,矗立在大世界广场、连接南北景点的十几根杂技图腾柱,成了大世界的一宝。
大型敲铜壁画的制作费了周折。一是所用的材料紫铜昂贵,二是外地加工费用大,运输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我们采取从厂家直接进材料和聘用技术老师、选派本地人员、本地加工的办法。在县机械厂找到了一处大车间做场地。整个敲铜壁画长近百米、宽二十几米,面积一千多个平方米,整个造价比原来节省了一半。这在当时是全国室外最大的杂技敲铜壁画,也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未完待续,敬请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