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第五讲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健康扶贫政策解读沧州市卫健委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以《实施健康扶贫,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为题,从健康扶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和农村贫困人员享受哪些健康扶贫政策服务两个方面,对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政策的进一步学深悟透,指导大家充分利用健康扶贫的政策优势,精准发力、重点突破,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健康防线”,全力打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国家明确提出,到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称“两不愁、三保障”)。就目标任务与当下的时间节点来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肯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心头事。有数据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在所有贫困户里的占比超过四成。从我市的情况来看,我市地处冀中平原东部,东沿渤海、北临京津,地势平缓,交通便捷,因地理、交通等因素造成的贫困人口占比较少,罹患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是我市贫困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占我市贫困人口的60%以上。这个比例大大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因此,我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绊脚石”“拦路虎”。党中央把贫困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健康扶贫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总书记的嘱托,强调了健康扶贫的责任和使命,也指明了做好新时期健康扶贫的方向和遵循。第一、健康扶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健康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需要多方参与、广泛动员、合力攻坚。具体讲,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健、医保、民政、发改、教育、科技、财政、环保、住建、水务、扶贫、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其中,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实施健康扶贫,主要负责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分类救治工作;医疗保障部门负责实施医疗保障扶贫,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全覆盖;民政部门负责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症患者、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保障救助对象的认定工作;扶贫部门负责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认定工作。其次,大家应该掌握健康扶贫的定义。健康扶贫是指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手段,让贫困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到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因此,在健康扶贫中,“基本医疗有保障”是我们应该把握的重点。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河北省卫健委等六部门下发的《河北省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方案》中,对基本医疗有保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标准,其中也明确了扶贫攻坚期间对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底线标准和考核标准。(一)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1.每个县建好1-2医院(医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2.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职责。3.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开展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二)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1.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2.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3.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三)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1.常住人口超过10医院(中医院)医院标准。2.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要求。3.常住人口超过人以上的行政村年后建的卫生室达到标准化要求。(四)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保制度保障。第二,农村贫困人员享受哪些健康扶贫政策服务?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是健康扶贫底线性任务,是健康扶贫的重中之重,但并不是健康扶贫的全部任务。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县域内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农村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等等,有针对性地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国家、省、市自年就先后出台农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该方案最能体现制度优越的一条就是患者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同时,方案确定了实施对象及时间、实施范围和“一站式”报销制度,明确了就医流程和注意事项。实施对象共包括7类人员:(1)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特困供养人员;(3)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前三类人员于年4月30日实施(4)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5)低收入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父母;(6)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7)各市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后四类人员适时实施。实施范围是:参保农村贫困患者所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含公立及社会办);各县(市、区)自行确定县域内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原则有住院条件的县域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都纳入此范围。“一站式”报销结算。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由保险、救助经办管理机构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相应费用,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确保救治对象方便、快捷享受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待遇。就医流程是这样的:(1)符合医保规定住院条件;(2)持社会保障卡(或按当地医保规定的身份证明)、有效身份证件、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或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特困证明(证件)办理住院手续;(3)审核身份后与患者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4)留存患者贫困证、社保卡原件(或当地医保规定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不留存身份证户口本原件。(5)患者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6)患者出院时只需向医疗机构支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按规定报销数额后的自付医疗费用。(7)结清费用后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归还患者相关证件。方案最后的注意事项中,明确了不予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情形。另外,对于恶意逃费人员,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协调有关部门,结合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将恶意欠逃费信息纳入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建立“恶意拖欠住院费用”黑名单制度。对于恶意逃费患者,定点医疗机构有权不再为其提供“先诊疗后付费”优惠政策(急危重伤除外),并向扶贫部门和医保经办管理部门通报有关信息。二、农村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对贫困大病患者实行分类救治、对重点大病实行集中救治,是健康扶贫政策的一大亮点。重大疾病和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费用支出,在国际上被称为“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也是农民致贫、返贫的首要因素。例如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每年的血液透析治疗费用需要12万~15万元。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全部报销后,患者的自负比例为10%。对类似这种情况的患者进行集中救治是非常有必要的。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工作程序:(一)建立救治台账1.“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中罹患(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结核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艾滋病机会感染)25种大病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国家在此25种大病基础上,还会逐步扩大集中救治的病种范围。具体名单由县卫健局会同扶贫办、人社局进行核准,在“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内按要求填写《健康扶贫帮扶表》,建立救治台账。2.经县民政局核实核准的罹患25种大病的非建档立卡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和低保对象。具体名单由县民政局主动提供给卫健局、人社局,并会同卫健局、人社局建立救治台账。各县(市、区)按照台账对相关病种的救治对象进行动态追踪管理。(二)开展医疗救治1.确定医院。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医院由县卫健局会同县人社局从医保医院中选择确定,原则上设置在具医院(医院),县级医院不具备诊疗条件的病种,可以设置在具备诊疗医院。其中,对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儿童白血病,可选择市级或省级医院。2.成立救治专家组。县卫健局成立县级大病救治专家组,为辖区内每一位救治对象制定初步诊疗方案,明确疾医院。市卫生健康委成立市级大病专项救治专家组,通过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派驻治疗小组、转诊等方式,指导县级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省卫生健康委成立省级大病专项救治专家组,对全省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疑难重症病例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开展专业质控等工作。3.制定诊疗方案。各医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发布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和临床路径,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制订符合当地诊疗服务能力、具体细化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严格控制医疗费用。4.组织医疗救治。各地组织村医、计生专干等基层卫生计生队伍,做好救治对象的组织工作。根据台账登记的救治对象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其到医院进行救治。各医院合理设置医疗服务流程,为农村贫困大病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就医等候时间。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对大病患者实施医疗救治。5.优化服务流程。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大病专项救治组织机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向外公布联系方式,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病人时直接沟通,及时收治转诊患者,并按要求反馈患者救治信息。县级医院与市级医院,建立疑难重症病例会诊、远程会诊、转诊、巡诊机制,实施转诊备案管理,通过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派驻治疗小组、远程会诊、转诊等方式开展救治。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由医院按照转诊流程进行转诊。6.加强质量控制。医院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按照相关病种临床路径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各级救治专家组加强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开展质量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工作,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在此,我向大家通报一下由市卫健委确定的市级和县级医院名单。市级医院(5所):医院、医院、医院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县级医院(23所):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各医院大病救治负责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xw/7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