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铁佛本是吴桥铸,一段史实传天下:
有关铁佛的来历,向有异闻流传,但较为普通的说法,铁佛原在香河县金鸡寺,后来铁佛居然不愿在香河了,每逢僧人撞钟,就发出“东一一光”、“东一一光”的声响,和尚意识到铁佛将要去东光,于是和尚就用大铁链锁住铁佛的右臂,但铁佛终于挣脱铁链,逆流顺运河南下,沿河阜城黑庙修了接佛寺,想拦留铁佛进寺,铁佛到此,却目不邪睨,毅然南向,径直漂到东光码头停下。这时来了一个“沙弥”,其貌不扬,食量反常。饱餐了十多屉包子,俯身把铁佛背到了今址。据说这位“沙弥”,便是铁佛的化身……传说扑索迷离,纯属神话。然据香河民间传说,铁佛果然遗下一支胳膊而去(载香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本》44-47页)。两地相距数百里,历来传说契合,这就难怪人们深印了迷信神权的幻觉。也反映了人民的向往。
01
02
实际,铁佛不铸于远古,更不是漂来于香河。据《东光县志》载称:铁佛寺后有一弃置多年的铁佛座,重数千斤,上铸有“吴桥镇”三字,而吴桥建县始于金代。又《县志》载:东光虽建县于西汉前期,而县治于唐以前曾一度位于吴桥南二十余里之空城曹一带,据此可知当时吴桥镇隶东光是无疑的。传说其时吴桥镇张铁匠带来匠工数十名,架起多盘化铁炉,天天浇铸铁佛,及铸到平肩就铸不成了,因匠工端着铁水走上两丈多高的交手架,铁水冷却,无法衔铸头部,工人们感到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当儿,偶然来了一位白发老者,口吟:“要想铁佛成,必须脖儿平。”唱罢扬长而去。工匠们咋了咋滋味,心领神会,便在铁佛四周筑起高土台,台上安炉,佛头很快衔铸而成。至于铁佛缺一臂,便是铸艺师为了省工,由泥塑匠依照模型,札成木骨架,配泥塑成,涂饰后,表面与铁佛俨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巧。
文摘自《吴桥村庄杂谱续》
作者孙志强
“每天为您推送沧州、沧州周边地区及吴桥地区的身边事、突发事、新鲜事、感动事!离事实最近,离百姓最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