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爷们打鬼子
年11月3日,德县日军秋山大佐率步骑兵千余人偷袭二路军司令部驻地高家集及政治部驻地乔王戴。担任警卫任务的十二中队范公选部顽强抵抗,全部壮烈牺牲。二路军被迫移防吴桥县东北部,有自行瓦解之势。
年11月,中共冀鲁边区委派干部十余人协助二路军进行整训,以增强其战斗技能,振奋其士气。同时冀鲁边抗日军政干校邀请二路军骨干参加集训,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
年11月,中共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肖华将东光县地主武装李文成部改编为八路军运河支队,由李文成任支队长,傅继泽任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康伯明任支队政治部主任,主要活动范围是东光、南皮、吴桥一带。
年11月,八路军津浦支队队长孙继先、政委潘寿才组织部队在宁津县柴胡店地区休整期间,李荫章(何犍寨人)、王锡珍(堤上王人)等数百人参军。
年12月,国民党第十军团暂编第一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进驻冀鲁边区。该军团政训处长马皋如在宁津县组织“河北省保安队第二总队”,以大地主王淮川为大队长,网罗高华胜等亡命之徒,寄驻于李家桥一带,蓄意制造摩擦。
年12月25日夜,保安第二总队突袭宁津县抗日政府,打死打伤我工作人员和战士十多人,绑走县府秘书盖津源。
年1月下旬,曾国华率永兴支队夜袭刘曹庄,解救盖津源,将保安第二总队打得稀里哗啦,狼狈逃窜。
年2月初,东光日军滕井部队四百人到灯明寺去修据点。滕井得知二路军张国基部驻地找王庄不远,就留下山本中队驻守灯明寺,亲自带领三个中队包围找王庄。张国基派人向八路军求救。肖华指挥运河支队三打灯明寺为二路军解围,张国基表示终生不忘救命大恩。
年2月14日,八路军永兴支队曾国华部围攻李家桥,活捉袭击我宁津县抗日政府的主犯梁连成、高华胜等。
年2月22日(正月初四),在日军滕井部队的护送下,伪县知事孙逢午由连镇进驻吴桥城并设置办公机关。
年3月,日军滕井部队将东光县彭荣升部伪军调来吴桥充实警备队,驻防沟店铺、杨家寺、赵庄、曹家洼、河西马庄。
年3月,德县保卫团改编为德县警备大队,其三中队辛鸿升部进驻桑园据点。
年4月,根据中共冀鲁边区委的指示,共产党员王哲、武连鹏等人,以东焦庄农民夜校的十五人为基础,组织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年4月,日伪新民会成立吴桥县青年训练所,分期分批训练农村富家青年,进行亲日反共精神训练,他们多数充实到了伪政权机关。
年5月,为日寇行军讨伐和掠夺运输便利,伪县知事孙逢午开始修建以县城为中心,通向安陵、宁津、德县、桑园的公路,强占大批良田,毁掉大量庄稼。
年7月11日,日军宫泽文雄大佐纠集庆云、盐山等地日伪军将国民党十军团暂编第一军高树勋部包围在乐陵西部宁家寨一带。肖华带五支队于深夜从宁津龙潭村赶到宁家寨,与高部内外夹击将日军击溃。
年8月,高树勋率部撤离冀鲁边区。
年8月3日,德县秋山大佐率部对二路军驻地东金庄进行“讨伐”。八路军、二路军将日军包围,击毙秋山大佐。日寇以毒气掩护逃脱。
年9月18日,吴桥县王哲与德县的武连鹏、德平县的张龙建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二游击大队”。武连鹏任大队长,王哲任指导员,活动在吴桥东南部、德县东北部和德平西部一带。
年9月26日(八月十四),边东、朱庄、徐庄红枪会手持大刀长矛攻打驻牟家庵据点的日军时牺牲二十八人。
兄弟阋于墙
年秋,因特大旱灾和蝗灾,冀鲁边区粮食困难,八路军主力部队计两万余人开往鲁南、鲁西。敌我力量发生变化,二路军蠢蠢欲动,与八路军加剧摩擦。
年12月,冀察战区第二路军司令张国基在孙龙庄召开干部会议,大肆攻击共产党和八路军,并宣布一旦发现共产党及八路军进入其地盘,则格杀勿论。
年1月,日伪吴桥县知事孙逢午利用县维持会长张玉振与张国基的同宗族关系,万粮侯豪绅侯洪彩与张国基的亲戚关系进行诱降。日伪允许二路军占据吴桥与东光县边界地区。张国基允许伪币在其辖区自由流通。双方规定自筹薪粮经费,摊敛征收互不干涉,政治与军事方面互不攻击,目标一致、共同剿共。张国基暗中投敌,又联络宁津保安大队王淮川部、景县地主武装刘桐庵部、德县田高明部等组织反共联盟,从事反共活动。
年1月开始,德县、东光、泊镇、南皮、沧县等地的日伪军主力四五千人,进入冀鲁边区根据地连续扫荡。八路军遵循毛主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进行了长达八个月的反扫荡作战,由此大小战斗不断发生。
年2月,张国基派出大批部队到我根据地东光、南皮一带横征暴敛,强索粮款,殴打我抗日干部。
年2月,驻牟家庵村二路军马春涛部偷袭东光县于集、小屯,逮捕东光一区区长姜开新等十名干部,八路军六支队政委周贯五派去交涉的人也遭到毒打。马春涛扬言:“这一带都是我们二路军的地盘,归我们管,这是上头鹿钟麟主席、张荫梧司令的指令,你们八路的大部队已经滚蛋,剩下几个土包子,有个屁的能耐。”
年3月,马春涛部杀害我后曹庄地下交通站站长郭清平,活埋我梁家集地下交通站站长。冀鲁边区司令员兼政委周贯五给张国基写信,列举张国基怂恿部队横征暴敛、胡作非为的大量事实,严肃地警告他“不要得寸进尺,欺人太甚,必须就此住手,不许再犯”。
年4月9日,德县胡庄黄沙会首领崔志忠率两千余人手持大刀长矛攻打德州城失利。
年4月9日,德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二游击大队改编为德县县大队,王哲任县长兼县大队长,武连鹏任县战委会主任兼县大队副大队长。
年5月1日,日伪县知事孙逢午在吴桥城为日寇立碑,谄媚于驻东光县的日军滕井部队长“勇德”纪念。
年5月4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重要文章《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
年6月,日寇掘井抵吴桥任宪兵队长。
年8月,冀鲁边一专署为开展吴桥县抗日斗争,经专员石景芳批准,在东光县四区耿家圈一带建立吴桥县抗日民主政府,徐锦锋任县长。同时建立四十余人的吴桥县武装大队,由徐锦锋、杨太生任正副大队长。
年9月,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成员、津南地委书记马振华在宁津县牺牲,边区党委派李启华、辛国治、张耀增经连镇去冀南区党委和冀南军区汇报工作请求支援。
年11月8日,冀鲁边区司令员兼政委周贯五召集八路军六支队营以上干部在宁津、乐陵边境召开会议,会上制定歼灭张国基及其二路军的作战方案。
日伪顽合流
年11月20日,八路军鲁北支队、津南支队、运河支队和县区武装激战三天三夜,将冀察战区第二路军两千余人主力歼灭在北彭庄、牟家庵、徐连九一带。
年11月25日,日寇调集大量部队,向北彭庄和吴桥与东光边沿地区进行报复性大扫荡,寻找八路军主力部队决战。津南支队在东光县冯家坊、耿家圈遭受很大损失。
年12月4日,中共冀鲁边区一地委在东光县盐场吴枪决张国基,斩断“摩擦专家”张荫梧伸向吴桥的反共黑爪,有力地配合了著名的八路军“百团大战”。
年12月8日,因日军偷袭珍珠港,吴桥城内日本顾问团召开军政警民祝捷大会。
年1月18日,国民党冀察战区第二路军副司令尤美玉在马奇庄一带收集残部二百余人投降日寇。
年2月15日,国民党冀察战区第二路军副司令宋达民网罗残部四百余人投降日寇。
年2月23日,宋达民在城西梁村举行投降就职宣誓仪式。其“宁吴防共自卫军”司令部驻上村陈庄。宋达民部疯狂推行日寇的”三光”政策,被日伪省府命名为“治安模范部队”。
(未完待续)
往期推荐
『遍地烽火』—吴桥百年党史②
风华正茂~吴桥百年党史①
老旧小区怎么改?我们有话说!
编辑:田启源王卫虹
责编:孙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