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解决群众异地办事“多跑路”“折返跑”等难题,费县以“跨域通办”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扩大合作范围,畅通办理渠道,打造“就近办”“极简办”服务新形态。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线下,在县乡两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分领域设置“跨域通办”服务窗口,通过“收办分离、属地办理”模式,为企业群众业务咨询办理等。线上,依托临沂市证照辅助系统,在签署“跨域通办”协议后,在系统中增加对方办理权限,审批完成后即可生成电子证照,可随时、随地实现“异地颁证”,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多样化办事渠道,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办事需求。
二是丰富通办模式。线上“全程网办”。充分运用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视频核验、双向物流等方式,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让企业和群众领跑腿、办成事。线下“代收代办”。申请人通过帮办代办服务,在线下窗口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寄递或系统流转至业务属地完成审批、办理,办理结果通过寄递送达、网络送达或通过证照制作辅助系统异地打印。实行“多地联办”。建立多地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流程和责任,做到“一地受理申请,多地协同办理”。
三是扩大合作范围。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等城市合作,为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提供服务保障。市内,与蒙阴县、河东区、平邑县,签订了全市通办协议,公司(企业)设立登记等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省内,与枣庄山亭区、菏泽市东明县、滨州市无棣县签订了跨市通办合作协议,就公司(企业)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与济南市长清区、临沂市兰陵县、潍坊市昌乐县、滨州市阳信县、德州市平原县、泰安市泰山区、枣庄市薛城区等27个县区建立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联动工作机制,签署“全省通办”联动机制框架协议。省外,与吴桥县、商丘市梁园区、邳州市、东海县、平凉市崆峒区等签订了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协议,实现了7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5省13县区跨域通办;与河南省长垣市、菏泽东明县、平邑县签订了鲁豫“两省四县市”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我们将加强与更多地区的合作交流,建立合作通道,优化办事流程,丰富通办事项,将把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工作纵深推进,让广大企业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助推费县政务服务再升级。”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管理科科长李方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