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吃货而言,小时候美好的记忆多数与吃有关,每天仅有几毛钱零用钱的我们这些农村小屌丝来说自然是不能天天买。不过也不用怕,在咱们大吴桥,农村遍地都是能吃的,不必说苹果、桃子、梨,也不必说西瓜、甜瓜、西红柿、嫩玉米,单单是田野里野生的一些东西就足够我们享用。
茅草针:(土话:提di姑提)小时候,村西是大片大片的茅草地。每到春天,在枯黄的茅草茎中就会钻出一些茅草针,扒开茅草就能够发现这些嫩嫩的、绿绿的茅草针,不一会儿就能拔一大把。倘或那片茅草地被火烧过,就更好找了,密密麻麻的一个挨着一个,并且长得比没有烧过的要胖。拔够一把,可以就坐在田埂上吃,也可以带到学校里吃,一个个剥开,放在嘴里啪嗒啪嗒地嚼着,那味道绝对的清香,甘甜,柔软,绵长,比棉花糖不知道要好吃上几百倍呢。
茅草根:和茅草针相对,地底下就是茅草根,甜甜的,比茅草针还好吃。小时候好像对甜的东西尤为喜爱,时常拿着铁锨挖出来吃。茅草地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下过雨后,茅草底下会生出许多小小的菌子,咱们吴桥话叫茅窝,包饺子味道不错。
榆钱儿:也是春天赐予的礼物,风一暖,榆树枝上就起一个个的包,几天,枝上就能挂满。小伙伴们蹭蹭俩下爬上树,然后找个最密的枝条折下来吃,吃榆钱儿需得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才过瘾,嘴里满满的,哇呜哇呜一嚼,甜甜的、嫩嫩的,有股春天的清香。听老爸说,他们小时候不仅吃榆钱,还吃榆树皮,叫榆面,和面掺和这做面条,我想那面条定是滑滑的,有嚼劲的、很爽口,只可惜没有吃过。如今的榆树上不知长了什么虫子,在树干上一大片一大片的,榆钱自然也没胃口在吃了。槐花:小时候村子里有几株老槐树,每年农历五月,村子里就飘满槐花的甜香,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吃货肯定会用钩子勾下来吃,槐花没开时还是一种中药材叫“槐米”,勾下来后可以卖钱,不过听村里老人说槐花有毒,一串槐花就能毒死一只鸭子,有毒没毒我不知道,反正吃了也没事。等到了秋天,槐树种子黄色的水儿很黏,以前总是怀疑书和本子都是用槐豆粘的。
野葡萄:学名龙葵。玉米地、果树下最常见,成熟的后紫色的,摘上一大把,一把捂进嘴里,那酸甜立刻沁入舌尖,让人回味无穷,吃完后,嘴角都能变成紫色,不过摘得时候要细心,倘若有绿色的你该倒霉了,能苦死你。吃的时候还得小心,别喷到衣服上,很难洗的。
青麻:种子可以吃,我们吴桥方言好像叫小馒头,小时候河滩上长得最多。一个个摘下来,有点毛茸茸的感觉很好吃。
秫秸花:学名蜀葵。小时报候村里成片成片的秫秸花,红的、白的、紫的、单瓣的、复瓣的都有,小姑娘喜欢把花瓣劈开贴在头让,而我最爱的是它的种子,扁扁的,剥开后里面是围城一圈的种子,放进嘴里嫩嫩的,很好吃。
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叫什么花,反正把花摘下来,花的后面放在嘴里很甜。
滴流酸:学名不知道是啥,叶子酸酸的,在田埂上长着,干活干累了就摘一片叶子放进嘴里,酸酸的,味道很好,小时候还以为醋就是这个做的呢。
甜秫秸:甜甘蔗不常买,我们就去地里弄这个吃,一般红高粱不会在村子的附近种植,不然惹不起我们这些吃货,一暑假我们会吃光人家半亩地。不过种的离村子再远,也逃不过我们这些吃货们的手,去地里砍草的当儿,就能偷吃到,被发现也不用怕,往地里一钻,谁也找不到。对了,偷吃过这个,并且被主家追着跑过的吃货举个手。葵花盘:瓜子人人都吃过,可直接在盘子上摘下你吃过吗?啪啪两下子打掉瓜子上面的蕊,然后把虫子摘出来,就抱着这种大盘子吃,纯绿色无污染,霸气过瘾。记得当时在人家地里偷摘过几个,放在背筐头里盖上草受累把火的背回家中,兴匆匆的吃,结果空长得大盘,瓜子只有皮,没有仁。
麦子:麦子算是正儿八经的庄稼,其实算不得零食,但对于馋嘴的我们来说,嫩麦子怎可不吃,把一个麦穗放在手里,然后一搓,吹掉皮儿,一把捂进嘴里,嫩嫩的肉肉的,还有股奶香,好吃的很。
姜不辣:常常长在沟边,只需种植一年,然后这东西就年年长去不了根,刚刚拔出来放在嘴里,很脆,当然也可以腌菜。不过,这种东西不可多吃,吃多了闹肚子。
泥魔猪:动物界的美食,晚上带着手电到树林里去照,一晚上能照几十个,回来用盐水泡一泡,然后过油,外酥里嫩。
蚂蚱:小时候地头上很多,用一根狗尾草串一串,在火里烧着吃,尤其是大腿,美味无比。
蜂蜜:世上最甜的是什么,自然是蜂蜜。小时候家里的大哥是逮蜜蜂的行家,等到蜜蜂飞到花心里后,慢慢靠近,把花一笼,就把蜜蜂困在里面,把蜂的独刺拔掉,在肚子里就能找到一个小蜜团,甜甜的。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觉得好就转发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