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4月份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揭晓,由吴桥县文明办推荐的梁集镇徐连九村村医杨俊刚成功入选!
个人简介杨俊刚,男,48岁,吴桥县梁集镇徐连九村村民。曾经的他也是附近村庄数一数二的漂亮小伙,但是现在的他患有二级残疾(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肺栓塞等多种疾病27年),却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等靠着别人甚至政府来救助,而是坚守着自己做一名村医的信念,自强不息,多年忍受着自身的病痛来救治病人,为患者减轻病痛、守护着周边多村民的生命安全。杨俊刚,二十七年如一日,以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奋斗之歌。
详细事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二十六年前,当一纸检验单摆在杨俊刚面前时,他的世界顿时坠入了深渊---“强直性脊柱炎”,这就是医学上称为不死的癌症啊!学医的杨俊刚深知他将终身忍受病痛的折磨和身体的残疾!多少个不眠之夜,听着劳累了一天的妻子在睡梦中发出的呻吟,他默默流泪;多少次看着年迈苍苍的父母辛苦劳作,他痛哭失声!
然而,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杨俊刚,身体的残疾没有击败他。为了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杨俊刚自费订阅了《中国社区医师》《卫生报》、《健康报》等专业书刊,通过“充电”使自己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不断提高。年杨俊刚到沧州医专进修学习,自学通过了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于年取得了执业医师证书,他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在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三天中,他连服高剂量的止痛药勉强支撑,为少走路减轻疼痛他一天只喝一杯水,考试结束后他已不能走路,颠簸里到家时整个人已经瘫痪。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俊刚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掌握了更高的医学知识,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医生,经常有患者慕名前来。
??医者精诚情系患者
???医者仁心。作为乡村医生,杨俊刚负责本村和顾庄村近多村民的公共卫生工作,要逐户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每季度要对慢性病人全部进行一次随访,对一些年老体弱和卧床不起的病人还要入户测血糖量血压,看到老人们期盼的眼神,再苦再累再疼他也心甘。从医二十多年,杨俊刚始终保持着随叫随到随时出诊的习惯,他从来顾不得自己还是个病人,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患者的病情对他来说就是命令、就是军号,常常是一口饭还没来得及咽,一口水还没来得及喝,背起药箱就出诊。
年寒冬,晚上11点多了,本村的一个小孩发高烧,打电话叫他出诊,当时杨俊刚腰疼的很厉害,翻身都困难,外面的气温在零下十多度,妻子怕他又受风寒加重病情,劝他不要出诊,可以让患者家属把孩子抱过来,可杨俊刚说:“本来孩子发着高烧,大冷的天再抱过来会加重病情。”后来,愣是让妻子把他搀到三轮车上送到病人家,孩子烧退了,而杨俊刚的病情更重了,可当他看到病人痊愈后的笑容,听到病人感激的话语,杨俊刚觉得自己的病痛和折磨都不算什么了。
注重创新不断发展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杨俊刚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改善村民的就医条件,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才能服务广大的农村群众日益增加的生活健康需求。在村卫生室,杨俊刚分别设置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和值班室。投资1万多元,添置了红远外治疗仪,周林频谱治疗仪和电脑,做到了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查阅最新的医药信息和农村卫生工作动态。
每个季度,杨俊刚都在多平米的村卫生室为村民义务进行体检,村卫生室先进的医疗设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村民看小病不用再出村。新农合是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党的惠民政策的重要体现,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启动之后,杨俊刚更是彻夜难眠,他积极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和处方登记管理,加强审核督查,跟踪回访,免费为村民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服务工作,切实保障了周边多村民的健康安全。
?修身怡情孝老爱亲?
?杨俊刚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喜读古诗词,雅兴之时也能赋诗一首;喜好书法,春节时免费为乡邻书写对联,也能挥毫泼墨一笔;喜好养花,自己嫁接栽种培育,每每面对盛开的鲜花总是兴致盎然;喜好京剧,兴致所致也能有板有眼哼唱几段,他常说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解除患者的病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扬中华美德,造福一方百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是这个村的一份子,有事就找我”,就是这么质朴的一句话,鼓舞激励着杨俊刚,佝偻着身躯,在乡村这条平凡的乡间小道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之路;他愿将生命低至尘埃,而后长成坚挺的灌木!素材提供:吴桥县文明办
编辑:生花芝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