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与杂技人
感受新时代下的
今生故事的帷幕
让我们缓缓拉开
告别纷繁的前世姻缘
革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这几乎是一切想要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的文化务必牢记的八个字,尤其是对于吴桥杂技这种传统技艺。
从建国初的六十个大型杂技马戏团体,到“杂技搭台、经济唱戏”的吴桥杂技大世界。吴桥杂技顺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与时俱进,更新着自己的发展方式。
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桥杂技备受国家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吴桥杂技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与便利。
年5月20日,吴桥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吴桥县杂技团获得吴桥杂技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成就在当地,说到吴桥杂技,人们往往会和一所学校联系起来,那就是年在吴桥创建的国内第一所省属杂技中专学校——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作为吴桥杂技的代表,学校杂技表演的成就斐然:
??《童梦—独轮车技》获年武汉杂技节芳草金奖
??《秦俑魂—独轮车技》获第15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奖
??《薪火—倒立技巧》第五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铜奖
??《窗花》获第五届文华奖全国杂技比赛金奖
??《转毯》获第八届文华奖全国杂技比赛金奖
??《中国功夫—蹬人流星秀》获第16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凌云狮秀—流星》获第17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追梦—蹬人空竹》获第31届法国明日杂技节金奖
??......
凌云狮秀流星秦俑魂独轮车技除此之外,由杂技带动的一系列产业与当地发展,同样是吴桥杂技的一大成就。
特色旅游:年,吴桥杂技大世界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以杂技为特色的旅游业在当地蓬勃发展。
国际交流:面向世界的吴桥杂技,在文化层面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举办和参与国际赛事。年起举办的“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使当地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同时,吴桥杂技也有赴国外演出、比赛的团体,和世界不同面孔的杂技切磋与学习。
多元化招生。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有来自缅甸、老挝、肯尼亚、柬埔寨、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的学生前来求学习艺。五湖四海,杂技是他们共同的语言。
就业问题:当地杂技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完善,也为许多年轻人提供了便捷的就业机会。
如此种种,无疑已经超越了杂技本身的发展,更是在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传承环境·耳濡目染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教务处主任、国家二级演员王洋。
据王洋老师的讲述,在他出生和成长的七八十年代,儿童的很多游戏都与杂技有关,比如说爬倒立,那一代人也因此从小就对杂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技艺·师资雄厚
不经一师,不长一艺。对于吴桥杂技这种传统技艺,师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杂技教师们各有所长,在传承的过程中成为重要的一环。
精神·薪火相传
热爱与敬业,这是王洋老师言语中流露出的坚定,也是千万杂技人代代相传的精神。
谈到自己的工作,王洋老师说,自己把这份职业看成一种事业:“因为如果作为一个职业,你不会热爱它,作为一个事业你会热爱它。你对事业热爱并为它付出一切的话,你也能得到很丰厚的回报。”
在询问杂技演员是否辛苦时,王洋老师激动地告诉我:“没有一个工作是不劳而获的,所以说没有一个工作是一点也不辛苦的。辛苦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可能从中得到的是乐趣,而不会感到疲惫或者艰苦、煎熬。因为你做这个事业会觉得它有意义,你的付出得到回报了,你自己有作品,你就有一种成就感。”
吴桥杂技人秉承着这样的精神,一步步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愿杂技人永远怀抱对吴桥杂技的热情
谱写永不完结的今生故事
历经风雨,生生不息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