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二年(即公元年),圣祖仁皇帝南巡。
回銮由水路过吴桥运河。御舟纤夫俱红号衣红帽黄顶彩绳,纤板从船纤夫俱青号衣。也就是在这一年,被康熙皇帝倍加赏识的时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把跟治河有关的文字和图画装帧成册,以供皇帝垂询。他将皇帝巡视河工时的语录、前任治理运河、黄河、淮河和其它河源的奏章等编辑成治河全书24卷,并附录了各种水道图。这些水道图为彩绘本,每页纵22.8厘米,横17厘米,今存天津图书馆。
图为清朝康熙年间《治河全书》中手绘的大运河景色
图上没有记名,张鹏翮亦未注明。从时间上推断,这些水道图应该是绘制者在公元年之前完成的,其中的运河全图和卫河图,勾画了河北当时一些城池的面貌,尤令我们惊喜。
这些图中示意的城池,其形制和格局,在今天看,我们有会心会意,亦时有不解之处。或许,这些老地图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正在于此呢。
在当时看来,这幅资料并不显得重要。可对于今天的我们,应是弥足珍贵了!从这幅图上看吴桥县城,四门,形状不规则,应是康熙四十二年以前吴桥县城的示意图。
吴桥县金大定二年即公元年置。吴桥旧城从有文字记载,至年将县城城垣全部拆除,历时近五百余年。吴桥老县城最初为土城,在古黄河桥(今铁城南关桥)北岸,明成化二年(),由时任知县张铎对土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明崇祯十一年()改砖城。以后历代重修,“周方如旧”。
吴桥老县城的历史沿革在光绪版《吴桥县志》、《古今图书集成·河间府城池考》等典籍中可以找到很多记载,都记载吴桥城“略为矩形”,基本是长方形。作为给皇帝提供参考的运河图册,我想应当不会画错。但从上面这幅图中我们看不到矩形的影子,与记载颇有差异。从时间上来推断,也找不到存在差异的原因。运河文化汇集的吴桥,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探索。
文图/运河吴桥史话作者:刘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