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生物学术研究中心
本文导读
腹腔镜微创手术因其使良性肿瘤患者获得微创效果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却可能会导致不良预后,进而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为此,我国知名专家郎景和、张国楠、向阳及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成员在年7月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发布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共识中,制订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的重要内容。据悉,这是第一版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要点
1.子宫肉瘤难鉴别,须病理诊断由于大多数肉瘤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或子宫内膜组织,在没有发生转移以前,其症状和体征与子宫肌瘤难以鉴别,确诊必须依靠病理诊断。
2.警惕不良后果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亚型,术前很难明确诊断。接受子宫肌瘤分碎术的患者,其隐匿性子宫肉瘤的发生率约为0.05%~0.6%。误用了分碎术的子宫肉瘤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盆腹腔复发率明显增加,并且显著影响子宫肉瘤患者术后生存率。被分碎的子宫肉瘤组织可能脱落并广泛种植于子宫外,形成腹盆腔甚至操作孔转移,导致原本属于早期的子宫肉瘤病情迅速进展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其次随着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分碎术的普及,LPD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甚至有发现LPD肿瘤结节生长在既往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腹腔镜穿刺孔瘢痕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成为LPD发生的医源性种植病因,不容忽视。
3.严格评估,控制风险共识中呈现详细的诊断方法和评估流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4.加强术前沟通一切医疗技术、操作流程和有关器械的使用都具有获益与风险的两面性。共识中强调手术医生应该和拟选择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患者详细讨论所患疾病所有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其利弊,加强医患沟通。具体内容应包括:①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及利弊。②腹腔镜手术将会使用电动分碎器进行子宫体或子宫肌瘤分碎术。③分碎术的优点与可能带来的弊端。④分碎术将在密闭的分碎袋中进行组织标本分碎,目的是防止组织碎片、细胞在腹盆腔内种植。⑤使用密闭式分碎袋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及增加手术并发症,但手术时间会延长20~30min左右。⑥分碎术术中可能将切下的组织进行冰冻病理诊断,但可能会和术后石蜡切片诊断有所不同。⑦尽管术前已经根据现有检查排除了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但如果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将按照子宫恶性肿瘤的手术原则进行处理;也可以等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后再做相应处理。⑧如果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仍然需要进行常规随访。
5.分碎袋中分碎术——无瘤保障手术操作中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防止癌细胞沿血循环、淋巴系统扩散和创面种植,使确保愈后的安全保障。使用密闭式分碎袋进行标本组织分碎是目前临床上无瘤技术的主要保障措施。即便如此,共识中仍然强调术中对子宫肿瘤进行再次评估的必要性。即当怀疑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时,则不能实施肿瘤分碎术,应转为开腹手术。
6.共识推荐文章最后,共识明确推荐临床医生遵循以下几点:①对于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拟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患者,应充分排除子宫肉瘤的可能性,并与患者充分知情沟通,患者有选择手术方式的权利。②对于临床诊断怀疑子宫肉瘤的患者,不能使用腹腔镜分碎术,应该选择开腹手术。③对于排除了子宫肉瘤,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手术治疗,但子宫(肌瘤)分碎术应该在密闭式分碎袋中进行并完成。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张国楠,向阳,狄文,李小平,杨兴升.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6(07):-.
附注:本文系派特生物学术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认真研读论文的结果,不甚清楚之处,附赠原文。欢迎妇产科同道提出更多建议。
发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