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游园会
天下杂技第一乡
杂技
终于来到我们游园会的第二期节目啦,今天就让我带大家看看关于吴桥最有名的技艺——杂技。
说到杂技,吴桥被称为
天下杂技第一乡
在吴桥当地更有这样一句俗语
“上到九十九
下到刚会走
吴桥耍杂技
人人有一手”
足可以见得杂技在吴桥的普遍程度。
而关于杂技,大家再说的时候也许只能说出:啊,那个飞天的,啊,那个顶盘子的。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杂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杂技的那些小知识吧!
溯源
现在的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表演性节目。而要说以前的杂技,那可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而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可能要数原始部落中的娱乐节目《飞去来器》了。猎手们将手中的十字形猎具抛掷出去,猎具在风力的影响下,回旋来去,形成了一种具有观赏性质的节目。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还有点厉害,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这个东西就是回旋镖啦~~
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杂技这一技艺也逐渐发展完善了,而吴桥杂技更是具有自己的特点。比起其他地域的杂技,吴桥杂技可以称的上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俗艺术,演出道具大多为锅、碗、、盆、勺等生活用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吴桥杂技项目吧!
项目
三仙归洞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吴桥杂技,但你一定看到过三仙归洞这个有趣小杂技。三个小球,两个小碗,就是这样简单的道具,在一双手的掌控下就能变出不同的花样。球在两个碗里面穿梭,让你完全看不出它的所在,摸不透它的变化路径。
缩骨功
在表演时,成年表演者会将婴儿的衣服完全穿在身上,甚至在身体和衣服中间塞一些东西。但这项技艺的解密可以说是有些残忍的:表演者需要从很小的时候练习这项技艺,首先要通过盘腿、下腰等训练身体的柔韧性。柔韧性到达一定程度后才能正式训练缩骨功,表演者要将自己的关节脱臼再安装回去,如此反复,直到骨头可以“控制自如”。
目前这一项武术已经面临失传了。就连他唯一的传人也说:“缩骨功已经不符合时代了,让它消失吧!”这位唯一的传人叫做王保合,出身杂技世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表示,练缩骨功几十年,落下一身毛病,一到下雨天疼的要吃止疼药才可以。
吞宝剑
这项杂技顾名思义,就是将正常大小的宝剑直接吞下。据说,要练习这项杂技技艺也是要从小开始训练的。首先吞一些稍微细小的东西,控制人的吞咽和恶心感,然后一步步换成更大的东西,从细杆到粗的大葱再到宝剑,这就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和适应。
当然了
吴桥杂技还有很多项目像
上刀山
蹬大缸
气断钢丝
二龙吐须
等等等等
这些神奇的杂技都能在吴桥看到,
有时间的话真的可以去看一看呦。
关于杂技的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
下一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吴桥的一些特产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