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了讲解员张玲我在吴桥讲杂技故事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出圈了!讲解员”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沧州吴桥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被称作“杂技艺术的摇篮”,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我国的“杂技之乡”。这里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是世界上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就在前不久,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东方甄选联合推出的“东方甄选河北行”活动走进这座国内最大的民俗表演类旅游景区,让全国各地的网友认识了吴桥大世界,刷新了对杂技艺术的了解。为他们进行讲解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景区通讯员——张玲。

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导游部经理张玲

我的家乡

杂技历史那么的悠久群众基础那么的广泛

而且许许多多的杂技老前辈他们走出国门

用自己的足迹把吴桥杂技这块金字招牌擦亮

并且书写到了世界五大洲的各个角落

作为一个吴桥人

我一定要把杂技故事讲好

当时到大世界来做导游讲解工作

其实对杂技一点也不了解

接触了杂技节目杂技演员之后

真的是给我的触动非常大

在大世界景区里可以说老中青演员都有

进入大世界景区以后接触了那么多老艺人

他们一般都是世家相传

从小就跟随父辈到全国各地打把式卖艺走街串巷

为了讨口饭讨生活

许许多多的老艺人

他们明知自己吃了那么多的苦

但是还要让自己的孩子传承下去

这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

一种对杂技的情怀

比如说我们景区江湖八大怪之一的

唢呐王何树森吹破天

他在唢呐这方面吹得堪称一绝

但是何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学无止境

我们带团过去以后

他每天都要问我这场表演怎么样

游客对我的评价是如何

除了演出以外他就想把杂技戏法魔术

容纳到他的这只唢呐当中

在正常人的思维里面唢呐就是一个吹奏乐

但是到了我们何老师的手上就不一样了

他首创了杂技唢呐

老艺人身上的这种活到老学到老

艺术真的是永无止境

还有我们景区的新生力量

我在他们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平时我行走在景区

常常能看到许多年轻的演员

就在墙角或者台下默默地练习

成功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一个枯燥的动作他们需要练上几千遍或者几万遍

有的时候不只是泪水汗水

有的时候还有血水

不小心被道具划伤或者下腰翻跟头

损伤到身体的某个部位

可能对演员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只是一句话

当真正从事了才知道它的分量

我们景区年轻演员身上担子很重

他们承载着吴桥杂技的传承

他们把吴桥杂技创新加入时代的元素

让现代的观众既看到传统

又看到时代的精神和力量

作为景区的一名讲解员

我就感觉你要想给游客一碗东西

你就得有一桶东西

我们就是通过查阅古老的资料

然后跟老艺人聊天沟通

口口相传做下笔记自己整理

再讲给游客听

我感觉游客来到吴桥杂技大世界

不仅仅是要带他们看这些杂技表演

要让他了解这个节目它是如何起源的

如何发展的、演员是怎么练

我们和演员是相互配合

让大家来到吴桥不仅看

还能够学到东西

让他们有所感悟

带着对杂技之乡的了解和美好印象

回到他的家乡为我们宣传

从我们最初来大世界上班的时候

仅仅有江湖文化城小泰山这些景点

到现在我们的园区不仅有江湖文化城

同时还有鬼手居红牡丹剧场

还有我们容纳人的江湖大剧院

这种一流的表演杂技剧目的场所

可以说景区的发展非常得大

既有民俗表演的惊险奇绝

也有舞台艺术的美轮美奂

那么我们周边还有酒章文创园

还有我们的海底世界球幕影院

包括现在在建的中国杂技博物馆

我们的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文化带

我相信在每一位吴桥人和吴桥杂技人的努力下

我们的家乡会越来越好

视频来源:《乐享河北》责编:张璐

主管:李金平

监制:张鸿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ly/14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