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平遥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邢明龙,抠印印,钻到茅则日一阵阵。”平遥城内上了年纪的人们,不知道历任县领导的人很多,但不知道邢明龙是谁的很少。这位命运多舛,多才多艺的平遥传奇人物,一生布衣草民,没做过什么大事迹,但他用自己乐观生动的一生,带给平遥几代人难忘的快乐记忆,一直留在平遥百姓心间。
我最想说的一个人,以前也曾谈起过,今天专门说说。这个人名叫邢明龙,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或者说忘记了他,但他确实给我的童年带了无限的快乐,有时候看他街头表演,下了学不回家不写作业而被家长老师责骂,有时候看他街头表演,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像他那样多才多艺。
▊平遥草根奇人邢明龙先生遗像
我实在不能准确地讲出他的身世,只能将道听途说的一些内容稍加整理来回忆他带给我的美好时光。据说,他是很有文化的,写得一手好字,并且可以一笔写出很多空心字,甚至左右开弓,双手同时写出不同的空心字;他会刻章,但从来不用事前打腹稿,说出想要的内容,往往一支烟的功夫便大功告成。
▊邢明龙当年随手刻的一方印大洋票的印章
关于他刻章,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不知是否准确,他和现在下西门外开银河图片社的老板武耀南等是好朋友,他们曾仿制护照签证,计划去往苏联的,可是在出关的时候,被海关人员拦下,说他们证件上缺一个章,需要补办,邢民龙看看了别人证件上的章,说他们忘了加盖这个章,马上补办,便跑到厕所里很快刻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章盖上,本来他以为天衣无缝的事,结果被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破绽,因为这个章即使用最快的速度也需要一天才能盖上,怎么会这么快就盖上?
▊邢明龙先生遗物
于是产生怀疑,全面仔细的检查他们的证件,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证件是伪造的,于是他们很自然的去了他们该去的劳改监狱,这件事的真伪我是已经无法考证,因为实在没有机会接触当事人,也不知该如何提起这件事情。(后问过其家人,连其家人也不能确定此事真伪)。
▊邢家的一台老式电视机
邢民龙还是一个民乐演奏家,它可以演奏多种乐器,更为奇特的是他将多种乐器组合起来,一个人达到一个乐队的效果,实在是神奇,他演奏的曲目有当地流行的民歌,也有当时流行的一些通俗音乐,对于缺乏文娱生活的当时的老百姓来讲,邢民龙的表演确实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这些忠实的粉丝。
▊一张遗留的身份证,显示老人家生于年6月,但据家人叙述,这个日期年份并不准确。
邢民龙还会魔术杂技表演,比如他可以将钉子扎到鼻子里、眼睛里,他可以吃下一包绣花针,吞一段棉线,吐出来的却是穿针引线成功的状态(这一传统老戏法近来因吴桥鬼手王先生而大火),他可以将正在抽的香烟突然的变得没了,然后再向围观的群众借烟借火,确实很神奇。邢民龙在90年代初期中半还曾在公众场合露面,记得有一年元宵节街头文艺表演,他扮演老太婆,惟妙惟肖,现场主持人对其赞誉有加。
▊一张仅存的邢明龙先生年轻时候的家庭照
后来,就不再看到他的活动了,他也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至有我在慢慢回忆他的时候,才可以想到影响了我很多的这位人民艺术家,
将其列在平遥草根名人第一位,自有道理。
▊邢明龙先生故居
后记:邢明龙先生已经于公元一九九九年去世,两个儿子及老伴均在村务农,过着普通人的平常生活。
邢先生死后,家中几经转折,许多遗物都已经遗失,经过了解,十分遗憾。关于其生平事迹,家人也了解的并不比别人多。老伴身子骨很硬朗,她感叹地说:邢明龙是生不逢时,他水平不次于赵本山。对于这个评价,我们同行的几人都认为是有道理的。
插一个细节,据说文革时期,邢明龙被当做四旧分子批斗,红卫兵把他绑起来,押到会场,其他被批斗的人都是垂头丧气,只有邢明龙虽然低着头,但是却嬉皮笑脸,时常逗的围观群众哈哈大笑,令严肃的批判现场气氛十分搞笑。
谨借此文,纪念这位奇人,并对其致以最尊崇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