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校呢?
我也不知道。它可能像一些东西的吧——
比如说,像父母的送别
像沉重的行李箱
像14年9月13日的第一次邂逅
像青绿色的东吴桥
像破旧的女生大院
像本11-室
像上床下桌大阳台
像刚见面的室友
医院的入学体检
像军训时乘凉的柳树荫
像不深不浅的荷塘
像“百团大战”
像扭捏的自我介绍
像学生会体育部的第一次聚餐
像旋转楼梯口的电子楼D03
像刚开始总是迷路的校园
像小商品市场旁买的白色小自行车
像干将东路号
像十全街像十梓街像莫邪路像东环路
像北疆饭店像全家便利店像平江路像观前街
像普通物理像模电像数电
像鸿远楼像博园楼像逸夫楼
像敬贤堂像存菊堂像图书馆
像男神周的模拟电路
像班主任的温文尔雅
像小平老师眼角向上的微笑
像满满当当的课表
像本部到东区20分钟走不完的2km路程
像总有人没带耳机的四六级考试
像烙铁像导线像电阻电容电感
像手工收音机像对讲机
像信号发生器像示波器像单片机像FPGA
像29M三角波像电子设计竞赛像毕业设计
像西门的顺丰
像北门的中通
像相门城墙
像后庄烧烤
像龙舟队
像通往汽车南站的60路公交车
像一号线的相门地铁站
像偶尔亮灯的方塔
像吃完晚饭散步时总要爬一下的情人坡
像东吴大学校门
像熙熙攘攘的大草坪
像方形的钟楼
像艳丽的精正楼
像大片的晚樱
像安静的睡莲
像火红的夹竹桃
像下雨天香味更加清新的金桂
像零零散散的曼珠沙华
像美不胜收的银杏
像科桥餐饮的藕夹肉
像方塔一楼的三叔公面馆
像莘园食堂的烤鸭泡饭
像量多实惠的莉莉小炒
像张贴着手工海报的老王水果店
像福鼎小吃的拌粉和蒸饺
像关于吃的粉蒸肉
像学生打六折的多抓鱼
像应有尽有的葑门菜市场
像早晨六点半的瑜伽课
像打了两年的太极拳
像胳膊能疼好几天的羽毛球
像米像12分钟跑像坐位体前屈
像白鹭园的烧烤
像低矮的天平山
像观前敬老院
像轰趴大别墅
像慵懒的大猫小猫
像树洞里的松鼠
像叽叽喳喳的麻雀
像极度自律的刘云晴
像独立自我的陈会
像“外面几点了”的汤艳玲
像用水杯泡面的沈丹
像花两个小时戴隐形眼镜的张藜月
像骑电动车后座的许晋
像大合唱
像知识竞赛、辩论赛
像元旦晚会、毕业晚会
像12/24干将东路的圣诞树合照
像12/31的宿舍小火锅
像06/28独墅湖的毕业典礼
但母校到底是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