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随着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大运河为德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永乐九年(年),会通河通航后,德州成为全国四大粮仓之一,这一时期,德州仓每年运粮万石,兑运达万石。从明永乐九年(年)“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到清光绪二十八年(年)漕运全线停止,大运河为德州带来近年的辉煌。
如今的大运河德州段为海河南系的干流,由卫运河、南运河和漳卫新河组成。卫运河是由漳、卫河于河北馆陶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河道长公里,其中德州段卫运河长96公里,自夏津白庄入德州境内,流经夏津、武城两县,至四女寺枢纽。南运河从四女寺至天津静海后与子牙河汇合,全长公里,其中,南运河德州段长45公里,是经人工开挖的蜿蜒性河道,呈半地上河,是隋代永济渠的下游段、元代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四女寺北流至德城区第三店村出境。漳卫新河上段分为两支,一为原四女寺减河,从四女寺枢纽南进洪闸至吴桥县大王铺,长53公里,又称老减河;一为岔河,从四女寺枢纽北进洪闸至大王铺,长44公里;两支河于吴桥大王铺汇合后至无棣县埕口入海,长公里。
来源:九达天衢大美运河撰稿人:王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