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个

北京能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7285550.html

吴桥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有关事项的通告

吴政告〔〕12号

在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县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良好的阶段性成效来之不易,离不开每个人共同守护;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各类输入性病例居高不下,还需保持警惕、加强防范。尤其是3月29日-4月16日,哈尔滨发生聚集性传染事件,导致逾40人先后被感染,再次拉响了刺耳的警报。面对无情多变的病毒,我们必须杜绝松一口气念头,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抓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继续树牢疫情防控意识,养成个人卫生习惯,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勤消毒、勤洗手脸、勤扫垃圾、勤运动,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定期进行室内通风换气,减少外出次数,外出活动务必戴好口罩,用良好生活方式保护个人和家庭成员健康。

二、减少公共场所聚集。坚持“非必要不聚集,出门必戴口罩”,不扎堆、不聚会,减少出入农贸集市、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次数和逗留时间。遵守公共卫生守则,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坚持合理就餐制度,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杜绝聚集用餐,餐饮企业提供包厢服务的,要落实分餐制;不去电影院、网吧、歌厅、麻将馆、健身房等密闭场所;尽量使用电话、视频等方式探视病人;特别要做到“五一”期间不出境,尽量“宅”家不外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路径。

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维护公共社会秩序,践行文明健康“一米线”、文明办公“一米线”、文明秩序“一米线”制度。保持公共交通候车秩序,先测温后上车,减少拥挤分散就座。倡导“文明吴桥我先行”,做到“文明礼仪我先行”“文明秩序我先行”“文明生活我先行”,让兴文明、守秩序、讲健康成为自觉行动。

四、破除陋习崇尚新风。主动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人数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避免邀请非近亲属和县外人员参加,简化仪式程序并在室外进行,不设桌餐、不办流水席,参加人员佩戴口罩,间隔保持1米以上。主办方和承办商户要做好测温、登记、消毒、备案等工作。

五、积极配合防控检查。响应常态化防控要求,遵从疫情期间社区、村庄各项管控措施,出入社区坚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描健康码,自觉协助维护管理秩序,发现问题隐患及时上报,保持防疫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自防自控的良好氛围。

六、一旦发热妥善就医。发热时,第一时间远离他人,并至发热门诊就医,向接诊医生说明真实病情。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医院以外,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不得接收发热病人,尤其是遇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病人,必须第一时间拨打“”,医院筛查诊治。

广大居民朋友,曙光在望,保持警醒,加劲坚持。

上下同欲者胜!

同舟共济者赢!

吴桥县人民政府

年4月21日

(附:河北省疾控中心关于实行分餐制的温馨提示)

河北省疾控中心关于实行分餐的温馨提示

公筷公勺的使用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顺应形势发展、防控疾病传播的需要和选择,但是,由于不分彼此的就餐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家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习惯,要改变起来非常难,那么作为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使用公筷公勺重点是要过好三道“难关”:亲情关、面子关、行为习惯关。一些市民存有“使用公筷公勺会觉得生分、难为情、面子上抹不开”等想法,还有一些人吃着吃着就又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筷子伸进了盘子中。

要过这三关,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重点是养成行为习惯,措施是做好餐桌的标配。

转变思想观念

在中国很多人的观念中,不分碗筷表示和睦,给孩子夹菜表达爱心,给老人夹菜表达敬仰,给客人夹菜表示热情。好像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就觉得生份、不热情、没面子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因为使用公筷公勺夹菜也可以表达我们的爱心、敬仰和热情,更能体现我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家人的关爱和对他人的尊重。

实行分餐需要全家齐动员,从改变旧观念开始,一个也不能少,家中只要有一个人不肯改变,分餐制就不容易推动。如果老年人思想保守不肯改变旧习,需要家里的年轻人多给他们做科普,多给“一家之主”吹风,还可以拿孩子的健康“说事”。

养成行为习惯

解决了思想观念问题后,再来解决行为习惯问题。有研究显示,不同习惯的形成时间有很大差异,从18天到天不等。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1~7天左右,特征为“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个阶段,大约是7~21天左右,特征为“刻意,自然”,这个阶段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偶尔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这时的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第三阶段,大约是21~85天左右,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可见不管是什么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

做好餐桌的标配

分餐制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个人一双公筷一双私筷,另一种是每份菜盘边摆上公筷或公勺。汤盆里要放上公勺,喝汤用公勺舀到自己的小汤碗里,舀汤时不要用公勺触碰到自己碗里。公筷和私筷、公勺与私勺要有明显的颜色、长短或大小的区别,便于区分。既可以起到提醒作用,又可以帮助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中的公筷公勺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最好单独存放,以备下次使用。

《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中也明确规定,公勺公筷的外形尺寸、颜色、材质应当明显区别于自用勺子、筷子,可以在公勺柄处、公筷粗端分别标识“公勺”“公筷”字样,尺寸要大于或等于自用勺子筷子的尺寸,方便稍远距离的夹取或盛取,避免混用。餐饮业摆放到餐桌上的公勺公筷应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

总之,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又卫生,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分餐制并不难,贵在坚持,重在做通家人工作,尤其要让孩子从小培养分餐习惯,这是对他们一辈子的健康负责。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都应该相互提醒、积极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当所有人都形成这种共识之后,朋友聚会、款待宾客,使用公筷公勺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一种风尚。

疫情之下,你是否愿意养成更加卫生健康的用餐习惯,加入到使用公筷公勺的行列,推动分餐制落地落实吗?为了健康,你愿意“分”起来吗?素材来源:吴桥县人民政府河北疾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wh/6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