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立清
糖稀还冒着热气,鲁立清揪出一团揉成球,在球上摁个坑,收紧坑的外口向外一拉,趁热往里慢慢吹气,顺势在鼓起的糖团上揉捏塑形,最后拿颜料加以点染,1分钟不到,一只大公鸡立于掌间,外薄中空,剔透玲珑。
鲁立清一家
吴桥艺人鲁立清现居杭州,除了吹糖人儿,他还精通皮影戏、剪纸、面塑、变戏法等。妻子王玉枝生于剪纸世家,儿子自幼习练杂技,儿媳擅长糖画。身怀绝技的一家人致力于传承非遗,常去杭州各大社区、学校义务演出,并开设工作室免费传艺。
1多技傍身走南闯北“吹糖人儿,吹糖人儿,铜锣一响进了村儿,腮帮子一鼓一使劲儿,嘿!吹出个玩意儿真逗哏儿,真逗哏儿。”鲁立清笑着说,生动有趣是糖塑艺术的魅力所在。年,18岁的他在邻居家看电视,肃宁“糖人村”西泊庄艺人杨宝坤先生的糖塑表演让他一见倾心,直呼“神了”。经多方打听,几次登门,鲁立清用真诚打动了技艺素不外传的杨宝坤,开始拜师学艺。“八九十摄氏度的糖稀常把双手烫出大泡,不吃苦,不琢磨,学不成。”鲁立清摸摸手上厚厚的老茧说。
很快,鲁立清不满足于吹制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又推出“仙鹤延年”“龙凤呈祥”等民俗味儿更浓的糖塑精品。他跑遍大江南北,边干边学,并慢慢习得了剪纸、“拉大片儿”、面塑等技艺。
2一身绝活倾囊相授鲁立清告诉记者,年,他跟随河北的文化团到杭州宋城表演,被观众的热情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打动,从此定居杭州。
时过境迁,一身绝活不再用于谋生。如今,鲁立清致力于非遗传承。他携家人深入社区和学校,免费表演和教学,已坚持4年。年,鲁立清在杭州开办巧手工作室,和爱人一起无偿教青少年学习剪纸、面塑、竹编、皮影等。倒贴钱做公益,外人可能不解,鲁立清却认为有意义,乐此不疲。年,在杭州G20峰会期间,鲁立清向外国友人展示民间绝活,教了数不清的“洋徒弟”。
以“孜孜矻矻,精铸匠心,用心守护民间艺术的精彩”为家训,个个有绝活的一家人拧成了一股绳。年,鲁立清一家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等。
3全国巡演传承非遗身在他乡的鲁立清心系老家吴桥,深知自己的根在那里。年春节,鲁立清一家回到老家吴桥县沟店铺乡葛帛司庄村,全家人各显其能,为乡亲送上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
日前,鲁立清夫妇来到吴桥县沟店铺乡后郭村幼儿园,给孩子们捏面人儿、吹糖人儿,搭起幕布表演皮影戏,还把当场制作的作品送给了孩子们。
鲁立清夫妇在后郭村为孩子们表演
据了解,后郭村只是鲁立清夫妇自费进行的非遗传承公益活动的其中一站。他们还去了山东高密和天津武清,近期计划去新疆,希望让更多孩子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鲁立清夫妇和孩子们在一起
一路走来,好学的鲁立清还在巡演途中赴山东潍坊学习了木版年画的制作,并计划将木版画技艺无偿教给更多爱好者。
“民间艺术作品放在博物馆里展示是静态的,缺乏生机的;通过现场表演和教学,民间艺术贴近人们的生活,是动态的,鲜活的。传承非遗任重道远,希望更多人呵护民艺之花。”鲁立清的眼中充满希冀。
文字:刘耐岗
图片来源:高明瑞、部分源自网络
编辑:生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