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枣说历史沧州吴桥有个桃李满园的百年书院

在沧州吴桥藏着一个百年书院

他始建于清康熙51年

据史料记载

这里曾培养出数名进士

文化底蕴十分浓厚

今天小枣就带大家参观一下

澜阳书院位于吴桥县铁城镇,城关中学大门南侧,铁城镇中学院内,距县城十公里。东西长40米,南北宽8.3米,高8.3米,整体建筑面积平方米,气势宏伟,保存完整。现在被吴桥第二中学作为该校试验楼占用。

据《吴桥县志》记载,澜阳书院始建于清康熙51年(年),同治13年(年)知县劝集经费,扩建书院,仍用原名。清光绪29年(年)全国推行新学,澜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堂,至今仍为教学所用。

澜阳书院是现存书院中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清朝建筑,也是清代国学教育在吴桥留存至今的唯一代表性建筑。

据《建复澜阳书院碑记》记载:当时任知县的张景良在城内创立澜阳书院,并培养出王问羹、吴棠糊等一代名流。到同治十三年()知县倪昌燮扩建澜阳书院。

书院从建院到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园。二百年间由该院经科举考取进士6人,举人若干,其中数人成国之伟才。书院存有范景文、董文敏、米万钟等名人石刻20块,藏书12橱,供诸生阅览(后书院石刻、藏书全部存入第一高等学校)。清光绪二十九年春()知县张风台奉命将澜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至此,沿袭近二百年的书院结束。

年在对澜阳书院的调查中发现,明石刻范永年小传和埋藏地下的董其昌书寄范文忠公书。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将地上石刻遗存(部分)征集到县文保所,并在学校院墙南发现了“建复澜阳书院碑记”。

年3月,澜阳书院被吴桥县文化旅游局、铁城镇政府确定为旅游开发点。

年澜阳书院被定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国保。

历史延伸:清初对书院较为警惕,顺治九年(年)曾下令“不准别创书院”,但北方地区的统治较为稳固,书院政策相对宽松,因此有识之吏不顾禁令先后修复了一些书院,康熙以后(-)统治者开始提供兴办书院。

大燕网沧州站独家稿件

COPYRIGHTAllRights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鍝噷鐧界櫆椋庡尰闄㈠ソ
鍖椾含鍝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xw/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