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难得遇上的一个宜人好天气。在蜿蜒且惬意的漳卫新河岔河堤坝上前行,两旁葱郁的树木绿得直逼人眼。站在宋门园区东侧的漳卫新河岔河大堤上极目远眺,整齐干净、色彩统一的厂房;宽阔平坦、林木成荫的公路,在微雨天气衬托下,除却平日的壮观,多了一份诗意。
东宋门乡,连续三年入选全市综合实力50强,且排名逐年递进。她的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工业发达、民生健康,如此种种,都助她成为了引领沧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高速发展的宋门园区
“三地诀”里酬壮志
古运河让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水乳交融,冀鲁连接线让宋门园区和德州天衢工业园甜蜜“牵手”。东宋门乡,这个日新月异的堤边小镇,如一颗明珠,正坐落于交融之地。几年来,东宋门乡以“经济洼地、民生湿地、道德高地”,以“三地诀”引领园区、民生、道德建设快速发展。东宋门,正如一只展翅的大鹏,已然腾飞,遨游在富强、美丽、和谐的天空。
打造“经济洼地”,抓机遇求突破。
经济繁荣需要雄厚的产业基础,而园区建设是产业聚变的核心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昔日碱蓬丛生的南大洼,到今天现代的工业园,宋门园区历经7载,如凤凰涅槃,逐步发展壮大。
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东宋门乡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逆势上扬,财税收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入等多项综合实力评定指标增幅均排名全县前列。
宋门园区始建之时,就提出打造“天蓝、地绿、气爽”的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园区,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低能耗、低污染,符合主导产业政策的项目;同时在主要道路两侧种植法桐、竹柳、白蜡、白毛杨等多种树木,以大面积绿化作为工业园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打造“民生湿地”,夯根基惠三农。
翻开东宋门乡的“民生账单”,每一项工作都载满了沉甸甸的“幸福”。近几年,东宋门乡党委、政府在保证园区壮大、经济发展同时,不断夯实“三农”根基,促农业,保民生,着力改善群众生活。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集中打造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先后投资余万元,完成了大兴、刘池、梨园、李思梦等30个村道路硬化工程,在罗辛、香坊王等10余个村改造、维修危旧桥涵16座,累计实施农用灌溉机井工程余眼,新建扬水站、扬水点50余处,铺设、更新节水管道4万余米,完成军王、李茂什等村喷、滴灌试点工程,新架、更换电力线路超2万米……
坚持以民为本,攻坚社事民生
打造“道德高地”,同心德逐新梦。
自年以来,东宋门乡党委、乡政府提出“打造‘好人之乡’,提升道德文化软实力”,从此,道德劲风吹进这片土地,滋养了百姓心中那颗善良的种子。
东宋门乡连续五年评选“道德模范标兵”,在年初的表彰动员会议上表彰奖励;园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为入园企业和周边村庄开展志愿服务;各村纷纷集中开展“孝老爱亲、暖冬助贫”等活动,评选“最美媳妇”、“五好家庭”。该乡通过精神鼓励、物质奖励,让好人在村里昂起了头,挺直了腰,引领乡风正能量,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
百尺竿头攀新高
过去的年,东宋门乡继年和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市综合排名50强乡镇后,首次在40强乡镇中争得席位,位列38名。
年度吴桥县乡镇领导班子考核中,东宋门乡拔得头筹;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荣获“实绩突出乡镇”、“经济发展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奖”等荣誉称号,宋门园区被授予“县长特别奖”。获奖数量之多,奖项含金量之重,前所未有。,可以说是东宋门乡的收获之年、腾飞之年、辉煌之年。如此骄人的成绩,为过去的“十二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为以年为开篇之年的“十三五”唱响了前奏的乐章。
如何“强乡”?发展工业是第一选择。
年,东宋门乡依然把招商引资、壮大园区作为“重头戏”。
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紧握手中有利的资源,年,东宋门乡着重强化区域经济意识,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进一步提高了项目洽谈成功率和入区率。
全年区内启动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28.63亿元,其中6个项目被列为市重点项目,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之最。区内项目博林玻璃、弘亚空调、正能锅炉等代表全县在全市组织的重点项目观摩中,连续六次荣获小组冠军。
年,东宋门乡完成税收万元,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万元,圆满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财税任务,同比增长33.6%和22%;固定资产投入11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沧兴商砼和日昌晟2家企业规上入统工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等多项综合实力评定指标和增幅比例均排名全县前列,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园区日渐红火,农业日益现代。
年,东宋门乡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大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鼓励支持土地有序流转,规范专业合作社经营,加快土地确权工作进度,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
年,投资余万元对闯齐、刘桐、第六等8个村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在张帮架、刘池等3个村实施危旧桥梁改造、新建工程,结合地下水压采工作,在高庄、尤庄等5个村开挖蓄水坑塘……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全乡土地流转增至1万余亩。鼓励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在前陈、新镇店等村发展苗木种植、订单玉米中药种植等项目,引导农户从传统单一生产模式向多品种、种养复合、设施农业等模式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全面小康铸辉煌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开端。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东宋门乡,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十三五”期间,东宋门乡制定了“十六字”攻坚哲学,准备再接再厉,更展宏图。在招商引资上,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多种方式,用园区的优势吸引客商,用真诚的服务感化客商,用优良的环境留住客商。在争取项目上,拿出“蚂蚁啃骨”的韧劲,常往上跑、多向上争、加强对接,及时掌握政策动态和项目信息,积极谋划储备申报,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市、县计划。在项目建设上,拿出“老牛爬坡”的拼劲,充分发挥园区优势,不仅超前谋划项目,还要努力引进项目,更要全力保障项目,用“保姆式”的服务为项目快速推进保驾护航。在社事民生发展上,拿出“改天换地”的魄力,加快推进高标农田项目、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全力改善社事民生,进一步推动撤乡设镇步伐。
新农村、新面貌
一组数字告诉我们,东宋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提档升级”:上半年,共有续建、待开工、在谈项目13个,总投资22.3亿元;完成财税收入万元,公共预算收入万元,超额完成时间任务目标。
此外,东宋门乡着重加大“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两项工作进展迅速。
年,通过集中信息采集工作,完成了全乡7个贫困村户人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加强扶贫工作队协调工作,为7个工作队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7个工作队均已完成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等工作,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余件,引进项目3个,协调争取资金5万元。为进一步加快扶贫攻坚工作,在积极申报扶贫项目的同时,强化扶贫资金管理监督,严格项目申报程序,上半年完成了4个扶贫项目申报工作,所有申报项目全部签订分红承诺书,并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到位。
吴桥县“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该乡立即开展“两改一清一拆”行动,重点打造沙王、东宋门、老贾三个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持续推进冀鲁连接线、桑辛路沿线重点村的改造清拆工作。目前,全乡共出动人员余人次,工程车辆余辆次,清理、转运、填埋杂草、垃圾、柴垛等废弃物近2万立方米,拆除残垣断壁、违建30余处,整治广告牌匾80余处,全乡各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提升……
“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已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边走边看,边看边听。
倾听着东宋门的辉煌过往,感受着东宋门的繁荣现在,畅想着东宋门的光明未来。我们相信,未来的东宋门,将以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富裕的生活、更加和谐的社会,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沧州日报.7.28)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