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江都江都古镇大桥邵伯樊川

微动江都第61期

江都,最早应该是跟隋炀帝有关,讲江都的龙川文化,讲仙女庙,却始终感觉不到它的古老,它已经变得跟中国任何一个飞速发展的小城镇一样,满是毫无个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看不到一丝历史的厚重了。其实这里有名为邵伯的镇子,而且周边的很多地名非常有意思--真武、昭关、邵伯......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年代的久远。小编近日网罗了江都一些著名古镇的历史与介绍,不知道大伙对这些都了解么!接下来请大伙和小编一起走进这些古镇的历史长河中。。。

大桥镇

大桥镇古名白沙,宋淳熙二年(年)建大桥镇。

年建大桥市。

年撤市设镇。

年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大桥镇属邗东县谢桥区。

年江邗两县合并,大桥镇仍属江都县谢桥区,同年谢桥区撤销,大桥改属曹王区。

年仁寿、青龙、大桥3镇合并为大桥镇。

年改设大桥人民公社。

年析出中闸区域另建中闸人民公社。

年析出花荡区域另建花荡人民公社。

年析出新塘大队另建杨墅人民公社。

年杨墅公社划并大桥镇辖。

年中闸、昌松2乡并入。年花荡、嘶马2镇并入。东去的大江,拐了个弯,仿佛特意用臂膀挽起这片土地走向海洋,阅尽沧桑的大桥镇坐落在江畔宁静的港湾里,长江如同一条纽带,将她与世界连接起来。

邵伯镇

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驻地仙女镇北部。面积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7万亩、水面面积1.2万亩。户籍人口8.58万;镇人民政府驻镇邵乔路,距市政府驻地北12公里。东邻丁伙镇、真武镇,西傍邵伯湖与扬州市邗江区相望,南接仙女镇,北与高邮的车逻镇、八桥镇接壤。

“邵伯”镇名的由来,邵伯还有一个别称,名叫“甘棠”或者是“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召公,为纪念谢安改原地名步邱为邵伯,古代“邵”和“召”同音,唐宋日益兴盛。当年广为植株的古甘棠,现在还有一棵(后人补栽),隐在邵伯老街之中。

邵伯城隍庙是江都唯一的一座城隍庙,也是全国唯一由镇设的城隍庙,因为有县城的地方才设城隍庙,可见邵伯当年之繁华。

邵伯因运河而生存,水上运输异常繁忙,因而各码头,不仅多,而且各具功能。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

据查,现今邵伯铁牛、运河码头等遗迹被列入大运河申遗正式名录。

樊川镇

千年古镇--樊川,位于江都区东北部,与高邮、兴化接壤。她源于隋,名于唐,盛于清末民初。

历史上隋文帝开挖山阳渎,从山阳镇到茱萸湾,经樊汊,达三垛,至今已整整年。在此之前,古镇已初具规模,今镇区三阳河内多处井底尚存,弧形井砖埋藏于河底,井砖见证了樊川的古老,也许在秦汉时期或两晋南北朝时期,樊汊已经成为集镇,千百年后更名为樊川。

樊川不仅是古镇,历史上曾有过“小小樊汊赛扬州”的辉煌,清代道光年间,兴化诗人李国宋在《宿樊汊》诗中是这样描写的:

二月柳丝长,归帆挂夕阳。春风吹野水,瞑色近河梁。

宿草霜根白,残云雨脚黄。玉楼高半掩,绣被冷孤航。

在文化旅游上突出古镇底蕴。樊川古镇,因水而名,因水而盛。三里长街,一水中流,从西南奔向东北,注入板桥塘。街河两边是河房,别有一番情趣:结茅为庐,冬暖夏凉;水榭画阁,古色古香;临轩一啸,绿云如涌;冬日围炉,红袖添香。有唐代建筑“古水陆寺”、“武当行宫”等众多庙宇。仅水陆禅寺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及禅房百余间,香火鼎盛千载。如今,该镇正在修建古水陆寺和大悲禅寺,力求“修旧如旧”,着力恢复古镇风貌。

郭村镇

郭村镇位于江都区东部与泰州市毗邻,即是扬州市、江都区的东大门,又是全市最著名的革命老区。郭村是苏中、苏北著名的革命老区,年奠定黄桥决战基础的东进序曲——郭村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苏中、苏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江都县人民政府亦在此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粟裕、叶飞、姬鹏飞等都在此留下战斗的足迹。境内郭村保卫战革命烈士纪念馆、政治部旧址、于氏姊妹楼、三娘井等革命历史文物及人文景点保留完整。

这是享有鱼米之乡、建筑之乡、钣金之乡、猪鬃之乡美誉。全镇有优质稻米种植面积5万亩,以扩种蔬菜为主的“三线两区”运行良好,产品主要有苦瓜、吊瓜、芦荟、酱菜以及大棚蔬菜,特种水产养殖5千亩,特水产品闻名遐迩;“建筑铁军”征战上海、北京、东北、西部等大中城市;“江苏钣金”遍及全国各地;猪鬃产品是苏中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镇内已形成猪鬃、机械、工具、针织、床上用品、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有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商人的独资企业,有荷兰、斯里兰卡的合资企业。

建设中的郭村镇新镇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现已开发近1平方公里,正在按照生态园林特色的要求,逐步把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学校、医院、餐饮、娱乐、休闲和各类市场,正等待多元化投资新建。与新镇区遥相呼应的国道北侧为工业集中区,一期规划面积亩,现已有18家企业进园。

吴桥镇

吴桥镇位于扬州市东郊,隶属于江都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吴桥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扬州港,北接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扬州泰州机场,西傍京沪高速,省道(安大公路)贯穿全镇。全镇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已形成“轻工纺织、车船配件、机械冶金、精细化工”四大支柱产业,高效农业蔬菜园区是全省知名、扬州一流的农业园区。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吴桥镇属革命老区,有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集镇,陈毅、惠浴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过。相传吴桥为吴氏、李氏、陆氏等三大家族聚居,大都以种田为生。因交通受困,需要建桥、造桥,李氏、陆氏因无钱建桥,于是吴氏家族独资承担费用,因此定为吴家桥。解放后简称吴桥。镇人民政府驻吴桥通扬北路。东邻郭村镇,南至大桥镇,西南与浦头镇交界,西为白塔河,北依老通扬运河。辖小荡、李桥、红河、金阳、进化、世元、小袁、陆庙、长庄、高扬、季刘、万寿、王河、五庄、宝塔15个行政村和西桥、谢桥2个社区。

历史上的吴桥人文荟萃。东晋时谢安在此筑芙蓉别墅;唐顾况造访白塔寺,写下《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一诗;清初著名学者宗元鼎吟诗著术,筑草堂,栽梅花,植玫瑰,种杨柳;《桃花扇》作者孔尚住三次过访宗元鼎;刑部尚书王士祯专程拜访并赠“天府名元”一匾。

wc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xw/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