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乡愁沧州吴桥80后小伙儿手绘记忆

了解国家政策本地消息最全便民知识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下面是一组由咱沧州吴桥80后青年李保旺绘就的简笔画小绘本,内容主要围绕着作者儿时在姥姥家生活的记忆展开……话不多说,大家先睹为快!

故乡是什么?

  著名作家莫言曾说过:故乡并非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自己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鲁迅有他的“鲁镇”,沈从文有他的“边城”,肖洛霍夫有他的“顿河”……我的故乡在我的姥姥家——吴桥。

  “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黄鹄还故乡”。借助手中的画笔,再次回到记忆中那亲切又遥远的故乡,重温那无忧无虑的童年,不知这些记忆中的画面,是否可能唤起你心中似曾相识的片段?

——李保旺

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冀鲁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让我魂牵梦绕。这个叫做单(读shan)家店的村子是我的母亲出生、长大的地方,我也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幼年、童年时期,在姥姥家的日子,终生难忘……

村南有一条宽阔的黄土路,这条林荫土路,便是梦开始的地方

经过一户户人家,来到姥姥家的胡同口,每每走到这里,我都会跳下妈妈的自行车,飞奔向姥姥家的大门。

每当跑到这里,我便兴奋到了极点,因为马上就可以见到我久违不见的姥姥了。

每次跑进院子里,姥姥总是在忙活着,不是在筛豆子,就是在晒被子,仿佛总在准备着我和妈妈的到来。

姥姥家的土坯房可是你童年梦的承载体?

夏日的午饭开始了:竹椅子,小方桌,桌上经常出现的是馒头稀饭,地里种什么菜就吃什么菜,是各农家的午饭标准。

午睡的时候,我知道了姥姥还有一招过人的功夫—她会睡着觉扇扇子,为我驱赶讨厌的蚊蝇。

年纪相仿的表弟们,成了我的最佳玩伴,他们总在我回到家的第一时间到来,这久违的友谊,在一场场游戏中建立起来。

脱鞋上炕,打扑克、拉火车、贴纸条…那时候用电还不方便,每家的土炕上,都会有一件家用电器---手电筒。

正值盛夏,胡同里,树荫下,几颗玻璃球,就可以让小伙伴们玩儿上一半天。

胡同里的水枪大作战--夏日乡村的午后,是多么宝贵的玩耍时间!

几个人一起,一边玩儿一边去“执行公务”---割草、赶鸭子、放牛,不怕晒也不怕渴。

跳棋、军棋、象棋、五子棋……

一窝蜂地到小伙伴们家去串门。

跟着姥爷去邻村买烟,沿途要经过村庄,穿过河流,经过铺砖路土坡路和成片的庄稼地,对于我来说仿佛探险一般。

姥爷那辆28自行车,总是懒惰地呆在偏房里的草堆旁,每次骑车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打气。

当然,也正是用它,我们学会了骑高高大大的自行车。

姥爷总是叼着烟、踱着步,瘦高的个子扛着锄头走在田间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姥姥家住的是土坯房,每每到雨季,都要上房盖塑料布(薄膜)以防屋漏,小家伙们往往都是姥爷的好帮手。

雨渐渐停了,姥爷点上一只烟,踱步出门了。因为雨天路滑,望着姥爷远去的背影,幼小的我却大人一般的牵挂起来。

姥爷的那块手表,曾让我们好生羡慕!巴不得自己马上长大,也能戴上它神气的潇洒走一回~

夏日的农活多是锄草、捉虫、喷洒农药。农田里的天地是多么广阔!可就是那太阳太毒,晒得我黝黑黝黑。

在我们四处游荡的时候,在田间地头或者树荫下玩儿杂耍的孩子们却在刻苦的训练

箩筐、水缸、板凳、大碗……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民间耍杂技,各个有一手

傍晚到了,暑期渐渐褪去,我们跑来大街上捕蜻蜓。

到树林里捉金蝉,回到家用盐水泡净,下锅一炸,便是一道天然美味,外酥里嫩口感十足。

或者,你也可以不吃掉它,扣到一只碗里,等看它第二天一早“金蝉脱壳”的蜕变。

在院子撒上一小片小米或谷子,用一尺多长木棍儿支起的铁筛子的一边,罩在大部分谷子的上方,木棍的另一头系着一根长长的细绳子,当然绳子的另一头就在“猎人”的手中。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就藏在室内微敞的门后,等待与前来猎食的鸟儿僵持、对峙、谈判。

“贪吃鬼”被捉住了,可别看它小,咬起人来还是蛮疼的!

村里广场上来放电影的,其实每次放映的都是那几个片子,人们却总是乐此不疲。其实,那些或在银幕前疯跑、或在银幕背面看电影的小孩子们才是最捧场的观众,是他们让夏夜里的整个小广场充满生机,热闹非凡。

刚步入九十年代的农村偶尔还用到油灯。煤油灯下,姥姥把珍藏在“宝箱”里的香蕉拿给我吃,可我总觉得那长满了黑斑点的香蕉并不算什么好吃的东西。

每逢初秋的打枣,意味着离别时刻的到来。终于有了甜脆的枣子吃,可暑假即将结束,该开学回城了。

秋去冬来……

当寒假开始的时候,又能再次回到姥姥家了!这无忧无虑的假期,真是让人期待了许久!

村南的空地,是村里人谈天说地晒太阳的地方,这里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新闻。靠着土墙晒太阳,任凭北风吹也不会觉得冷。

寒假来到姥姥家,映入眼帘的还是那间老房子,家具陈设一切照旧,唯一变化的,是炕上的凉席换成了厚厚的被窝卷。

腊月底了,赶集备年货;套车赶路,同去凑热闹。

赶集买回来的麦芽糖粘在牙齿上甜又腻的感觉,现在想来也竟是那么的难忘。

清冷的冬夜,天空中一弯形单影只的月亮,远处传来几声狗吠,令出来撒尿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提上裤子迅速跑回屋里去了。

寒冬夜里,屋里热烘烘的土炕和小蜂窝煤炉,是整个温暖冬天的核心。粗布棉被透着一股太阳的味道,盖在身上的感觉舒服极了。

冬日里姥姥家的午饭,饭桌摆上了炕头,两岁的小表弟逗得全家哈哈大笑,一顿朴素的午饭也能吃个肚皮圆圆不愿动弹!

那时候,大年夜的饺子是包进了硬币的,估计每个孩子都企盼着能吃到这枚象征吉利的饺子吧!

过年时的姥姥家,院里屋里一扫往日的冷清,大妗子二姨父小舅妈,你一言我一语,家长里短的好不热闹!老屋里的欢笑声夹杂在袅袅的炊烟里,升到天空,飘出去很远~~~

女人们要稍晚一会儿才开饭,因为她们还要准备饭菜酒席。老中青几代人各有各的话题,掺杂在一起忙活一顿饭,忙得不亦乐乎,年味儿浓浓。

趁着大人们喝酒聊天正热闹,小伙伴们也可以名正言顺跑出来痛痛快快地放各种花样的鞭炮,想着法子把鞭炮塞进各种洞里然后点燃,听着啪啪的爆炸声,或许是男孩子寒假里最过瘾的事了吧。

日子一天天滑过,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又该开学了,当我和妈妈已经骑车出去很远,回过头却看到姥姥仍然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那里,手搭凉棚,向着我们远去的方向……

后来的十多年里,我多少次梦回姥姥家,回到熟悉的老房子里探望二老。可梦中的我都是从后窗进去,妈妈告诉我说,这是因为老家已经没有了我们回家的路。

辽阔的原野上,一望无垠。一队小伙伴结伴而来,他们嬉笑追逐着,走向我记忆的深处。

作者简介

李保旺,36岁,吴桥县桑园镇人。从事汽车(造型)设计行业,平时爱勾画两笔,只爱画些交通工具。这是他初次尝试画人物和故事情节,创作灵感来自在一次给孩子选故事书的时候,被一本《爷爷变成了幽灵》的书感动,里面的情结让他不禁想起了已去世二十余年的姥姥。后来利用业余时间,花费半年绘制了这本小绘本。

大家都在看

电脑族和手机党注意,别忘了补充这7种营养!

END

来源:吴桥微在线

■■■■■









































白殿风症状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xw/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