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太晚的文武全才吴桥与明朝衰亡漫话之三

范景文:与大明共浮沉的后半生

纵观范景文的后半生,可以说是与大明王朝命运休戚相关的。虽然不能说范景文的半生坎坷影响了大明王朝的衰亡,但至少从他的沉浮际遇中,我们可以窥见明朝灭亡的一些必然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朝廷经济政策的失误、官吏的横征暴敛、大臣的帮派内耗、皇帝的反复无常等,这些因素最后叠加成为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崇祯二年),范景文任太常寺少卿,时年43岁的他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一心想的是为大明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十月,他率八千人入援京师,对比他所率军队的秋毫无犯,其他入援军队则是四处剽掠,搞的民不聊生。第二年,他便向皇帝建议核准边军与军资数量,并极力主张实施行之有效的一条鞭法,均未获皇帝的许可。这期间,他先后上了《计开疏》《备陈中州地方情形疏》《剔旧营积弊疏》等一系列兴利除弊的奏疏,均未引起皇帝足够的重视,甚至皇帝还因后金离间,杀了抗金大将袁崇焕。历史证明,崇祯杀袁崇焕绝对是一个大错。

时间到了年,此时的范景文因军务繁重,身体累垮了,而此时家乡的父亲也因年迈多病,卧床不起。于是范景文写了一篇告疏,想回乡休息一下,顺便看望父亲,哪知道朝廷压根不允许,皇帝说:“范景文奉命督镇,著遵屡旨安意料理,不得轻有陈请。”那意思别有事没事的就请个假。第二年,范景文父亲病重了,催他回乡见上一面,于是他写了第二篇告疏,“臣病调理日久,痊可无期,仰恳天慈,以祈矜怜允放。”不日皇帝回信,不许,且有责备之意,“督镇重寄,范景文宜用心任事,何得屡以病请。”此时,父亲的病已危在旦夕了,屡屡派人催其回家,望能见上最后一面,于是范景文又上了第三篇告疏。这次皇帝干脆懒得说话了,直接不允。

二月初七日,家书又至,范景文第四次上疏,“昨闻报时,恨亦不能缩地奋飞,而独以受命治兵,擅离有禁,宁忍痛茹悲,不敢稍一陨越明法。惟日夕长号,肠已断,心己碎,将吏无不见且怜也。”其实此时,其父已于初八日于家中辞世,最终也未能见到儿子一面。丧报传来,范景文五脏俱焚,连忙给朝廷上疏,这回终于有回信了,“范景文屡旨谕留,览奏情词甚切。准与回籍。”看到这些,直想把崇祯骂上几句。这也算是以德治国,以孝治天下吗?范景文请假告归,一不是战时,二不是逃避,三不是故意,为什么非要人家父子阴阳两隔才算了事?何以让人家连上四次告归疏直到父死才放呢?即便如此,范景文也还是要万分感激,马上写了《恭谢天恩疏》以表示感恩戴德之情。从此范景文自号思仁,其父为仁元,意为思念父亲。

三年守孝期满,范景文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于是他派兵“戍池河、浦口,援庐州,扼滁阳,有警辄发,节制精明”。但与南京户部尚书钱春因军粮问题产生了矛盾,并相互评奏,结果是皇帝各打五十大板,均予免职处理,于是,他又一次赋闲了。

年(崇祯十年),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烽火已遍燃淮扬,于是范景文又一次临危受命,任南京兵部尚书,他“治楼船,葺壁垒以固根本”,与御史王道直、总兵杨御蕃、安池道史可法固守各地,并与左良玉、刘良佐合兵一处,大破起义军。

尽管范景文取得了局部胜利,就全局而言,形势是岌岌可危的。讨伐的屡屡失利引发了朝廷上下的强烈不满。当时的复社(即继东林党之后的一个学派)就经常抨击朝政,朝中的一些大臣也与复社相应,当时就有黄道周、刘同升等批评主政的杨嗣昌“抚贼失计”,并且有不孝之罪(守孝期未满就出来做官)。皇帝对黄、刘很是不高兴,因为杨嗣昌是他叫来做官的,于是直接贬了黄道周等。这引发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其中就包括范景文。他们联名上书救黄道周,皇帝更是生气,问是谁的主谋,范景文很干脆地回答是自己,于是皇帝一怒之下,又把他削职为民了,时间是年十二月。

削职为民的范景文倒也乐得清闲,每天喝喝酒写写诗,南京的许多文人都以与他结交为荣。他还认识了当时很有名的说书人柳敬亭。但老天好像是故意与他为难,两年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妹妹先后亡故,给他的精神带来很大的打击。

年,李自成攻陷河南,福王朱常洵、前兵部尚书吕维祺先后被杀,李自成剑指北京,崇祯皇帝慌了,他又想起了范景文。年,范景文被召复原官,并在上任的路上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后改工部尚书,入见皇帝。崇祯见了他后说,“不见卿久,何癯也!”范景文只能苦笑。为嘛这样憔悴?难道你当皇帝的不知道吗?但范景文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既然国家需要,我就挺身而出,这是吴桥人的本性使然!

年,范景文最后一次因重病向皇帝请假,结果当然是不允许了。后面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年,李自成攻到了北京,有人劝皇帝南逃,皇帝问范景文怎么办,范景文回答:“固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不久城被攻破,这位悲摧的崇祯帝自缢身亡了。当时范景文仍以为皇帝南逃了,于是给皇帝写了遗疏,“身为大臣,不能杀贼雪耻,死有余恨。然力竭尽节,生平忠孝,自矢已尽于此,期上可见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而已。儿元绪具疏上控圣明,并以遗疏附奏,聊见孤臣一片忠赤耳。”之后,他为大明投井殉节。

纵观范景文的后半生,为了大明江山也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只是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假如他的那些奏疏能得到皇帝的重视;假如朝廷大臣都能如他一般一心为国,不计得失;假如皇帝没有那么反复无常;假如他的宦海生涯不那么坷坷坎坎,明朝的历史会不会重写呢?但历史没那么多的假如,历史只是记住了他,范景文,唯一一位为大明朝尽节的吴桥人!

素材来源: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儿童白癜风能看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xw/6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