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站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城西侧,地处京沪线,隶属北京铁路局沧州车务段,车站为三等中间站。吴桥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近年来,吴桥站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杂技精神与“乘势而上、再攀高峰”的车站精神相融合,涌现出一大批岗位技能优和工作业绩优的先进个人,打造出一支敢打敢拼、能打硬仗的团队。
车站企业文化宣传片《乘势而上,再攀高峰》
一、注重理念文化引路,筑牢和谐小家的思想基础
车站把理念文化培育作为促进干部职工确保安全生产、提高服务品质和创先争优的思想基础,以加强车站“和谐家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使干部职工提升对“家”的概念认同,自觉产生对“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进一步转化为“管家”、“理家”的自觉行动。车站以车务段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百年老站的历史文化传承,提炼了“乘势而上、再攀高峰”的车站精神,并把“责任、标准、和谐、感恩”作为车站核心价值观,确立为车站文化主旨。同时,我们结合实际,积极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建议,还确立了“安不忘危、乐不忘忧”的安全文化理念等,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宣贯,引导职工积极践行理念。同时,车站将无形的理念文化注入有形的环境设施之中,处处彰显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职工在各个环节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企业文化理念,得到全站干部职工的认同,凝聚成全员共建和谐家园、争创示范车站的强大合力。
二、注重制度文化融入,筑牢和谐小家的安全屏障
车站坚持“制度体现文化、文化融于制度”的原则,将人性化、亲情式的关爱给予职工,将“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落到了实处。在落实段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车站完善了32项细化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同时,车站还集思广益,组织职工总结提炼的“客运三步接车法”在全段得到了运用和推广;在“两学一练”中,车站把讲案例升级为分析案例,有效提高了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车站共妥善处置行车突发应急情况4次,收到路局表扬牌2张。
三、注重素质文化提升,提升和谐小家的创优动力
车站把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作为防控安全风险的保障。一是强化安全风险教育。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剖析隐患,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意识。二是注重优良传统教育。通过邀请离退休的老领导和老职工讲述站史和光荣传统,极大提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凝聚力。三是大力开展“两学一练”活动。通过深化职工岗位练兵活动,形成了全站“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开展“两纪一化”和“四种方式”检查活动。通过狠抓两纪和作业标准的落实,以及“四种方式”的运用,极大提高了职工的作业水平和干部履职尽责能力。通过素质教育,我站有5人(李凤刚、陈勇、刘庆珠、霍新池、王永刚)先后取得了技师资格。今年1-8月份,我站行车排名在全段19个车站22个行车室评比考核排序中稳步靠前,保持了全段领先水平。
四、注重典型文化引领,着力构建车站人才梯队
在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车间过程中,车站大力选树职工身边的爱岗敬业、安全生产、学技练功等先进典型,从正面进行示范引导,集中展现了典型文化的魅力,让职工看得见、比得上,效仿有方向。车站先后选树荣获铁路总公司客运组第三名、全路技术能手王永刚,车务段十大服务创效明星马淑梅,车务段优秀共产党员梁静,优秀退伍军人刘正正等各类先进,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在此基础上,我们延伸典型引领作用,积极向《工人日报》、《人民铁道报》等报刊投稿做好宣传,同时,将以上各类先进事迹在党群活动园地进行揭挂,并以制作宣传册、拍摄宣传片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极大地延伸了典型影响的辐射效应,营造了全员学技练功、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环境文化改善,全力打造职工“和谐家园”
围绕车站小家建设,我们注重引领和着力打造车站“外美内实”的良好形象,使干部职工在耳濡目染的视听感受中,增强对车站的自豪感和温馨感。去年以来,车务段按照“花园式”车站的建设标准,下大力气对我站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了改善,将职工调休室打造成舒适温馨的“如家宾馆”。车站在办公区、作业区、生活区等处所张挂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内容的揭挂、标牌,加强常态展示和日常熏陶,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宁静的站区,整洁的站舍,婀娜的垂柳,绿色的菜园……环境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干部职工自然生成对“家”的归属感、亲切感和自豪感,进而转化为“管家”、“理家”的自觉行动。环境的改变,促使职工自我约束的意识明显增强,职工作业标准明显提升,有效地提升了车站整体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