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镇的她用大爱诠释了ldquo长嫂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在吴桥镇红河村有这样一个好嫂子——孙丽君,自24岁出嫁以来,在婆家不仅操持家务,还精心照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小叔子50多年,给了小叔子温暖而又有尊严的生活,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长嫂如母”的古话。早在21岁时,孙丽君就与长她两岁的丈夫吕如山订了亲。不幸的是,小叔子吕如海18岁那年意外跌进粪坑受了重伤,家中四处求医花光钱财后,吕如海只能拄着拐杖勉强走路。看到这么一个贫困家庭,花样年华的孙丽君也曾犹豫过,结果还是选择了嫁给吕家。“我嫁过来时,他家只有两间平房,很穷!”孙丽君回忆说,她和吕如山结婚时,公公已经去世多年。“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我和丈夫,以及婆婆、小叔子一起生活,没把小叔子当外人。”嫁过来的孙丽君与婆婆、丈夫一道照顾小叔子的生活起居,虽忙忙碌碌但从无怨言。30多年前,孙丽君婆婆去世了,在婆婆病危时,特别不放心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儿子,孙丽君说:“妈,您老放心吧,小叔子我们管,我一定让他好好活着。”当着病危婆婆的面,孙丽君郑重作出承诺,婆婆最终含笑离世。这以后,她和丈夫撑起了小叔子的一片天。九年前,厄运再次降临,孙丽君的丈夫因病去世,次年小叔摔伤后瘫痪卧床,双手异常抖动。面对病重的小叔,年过花甲的孙丽君抹干眼泪,毅然承担起照顾小叔的重任。从此,孙丽君没出过一次远门,为小叔洗衣做饭,帮他清洁床铺,连上厕所都是她帮助扶上扶下,而小叔子的马桶一年四季也都是孙丽君倒,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为了能让小叔更方便如厕,孙丽君找人定做了一张床,在臀部位置做了一个机关,需要方便时,把机关打开,露出一个洞,方便后再把洞填上。“如海,饭好了,吃饭吧”孙丽君把一碗菜饭端来,一口一口喂给吕如海吃,眼神中透着关切。“一天三顿饭,我每次做好饭后总是先端给小叔子吃。”孙丽君说,她会及时清洗吕如海的棉袄、内衣、被褥,经常给他擦身,还花钱定期找人带吕如海去洗澡和理发,“有的卧病在床的人的屋里、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儿,但我小叔子身上没有任何异味儿。”虽然因瘫痪常年待在床上,但是吕如海的脸总是干净的,衣服总是整洁的。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孙丽君已到了75岁的高龄,同样70多岁的小叔子遇人总说,嫂子对他好呢,不是嫂子他早就死了。生活中,只要是认识孙丽君的人,都清楚她对家庭的付出,吴桥镇红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月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对这个女人发出由衷赞扬:“很不容易,对她的小叔子,那真的是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她是这个村的榜样。”

当别人询问孙丽君是什么支撑着她,这么多年坚持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叔子时,孙丽君说,能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是一种缘份,只要她活着一天,她就会照顾小叔子一天,“我是他的嫂子啊,我们都是一家人。”

孙丽君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照料瘫痪小叔子半个世纪,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长嫂如母”,年孙丽君被评为“十大江都好人”。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的贤惠、坚忍和大爱,让我们为吴桥的这位“好嫂子”点赞!

来源:扬州广电新媒体编辑:张大宝子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xw/8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