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点击

金鼎古籍   书之所以命名为“天工开物”,正体现了宋应星这样一种科学思想,它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工的配合,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的协调,人类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出产物,以为人类生存和生活之需要。也就是说,“天工”是与人类行为相对应的自然界行为,“开物”是根据人类生存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含的种物由人工开发出来。书中所说:“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油脂)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借木石(木榨与石磨),而后倾注而出焉。此人巧聪明……”(《膏液》卷)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书贯穿了人工与自然界的调谐、统一,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中国传统文化   全书除文字叙述外,有插图幅,展示了有关工农业生产的工艺过程。书中除个别章节引用前人著述外,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宋应星在南北各地进行实地调查的资料。在叙述生产过程及具体工艺技术的同时,宋应星还“穷究试验”,力图给予理论性的解释。   除了记述以往的传统科学技术外,书中还记述了不少当时先进的科技成果,并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解说。例如:   《乃粒》卷中,提出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又提出早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等,这些数据对水稻生产有着指导作用,为以往农书所未记述。同时,还论述了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外界环境变迁对作物物种变异的影响,指出通过人工选择可培育出抗旱的稻种。此外,还介绍了用砒霜作农药拌种防病虫害,以石灰中和酸性土壤等技术成就。   《粹精》卷中记述的水碓,以水力为能源,通过立式主轴带动各机件,同时具有灌田、脱粒和磨面三种功能,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农业机械。   《乃服》卷中记述的关于利用人工杂交培育新蚕种,为当时的新发明,是生物学的重要成就。   《五金》卷中,关于生熟铁冶炼法的记述,是当时对传统冶炼方法的革新。该法把冶炼生铁和熟铁的设备串联在一起,使所炼得的生铁液直接流入炒铁炉,炼成熟铁。这种连续作业的冶炼方法,降低了成本和炒铁时间,提高了工效,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熟铁冶炼工艺。而关于炉甘石提炼金属锌(“倭铅”)的记述,以及所附的“升炼倭铅图”,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炼锌记录,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炼出金属锌的国家。

《天工开物》“生熟炼铁炉”图   正是由于《天工开物》内容极其丰富,故被视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英国李约瑟博士甚至因此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

End

文字及图片摘自网络

吴桥金鼎古籍线装

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是一家由中国新闻出版署首批批准设立的印刷古籍图书的生产企业。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金鼎古籍的线装书工艺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邮箱:wqgqs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s/12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