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集东有个沟店铺乡五道李村,是因当初这里有五条通往外村的道路而取名。连镇东有个梁集镇五里杨村,是因为距离连镇五里而取名。吴桥县内还有一个五里王村,您知道在哪里吗?
吴桥县有运河、减河、岔河、沙河、龙王河、宣惠河,还有一条五里河呢,您知道在哪里吗?
下面让我一一道来。
老县城(铁城镇)往东且在钩盘河(现岔河)以南这个地方,年前有个王氏居住的百号人小庄,因距吴桥镇五里,故取村名五里王,后来归属于小王于村。
这里地势高洼不平,自然沟壕纵横交错。
年冬季,为解决杨家寺、城关局部的排水问题,县里组织多人开挖了一条从五里王到南头于仲举的排水沟,因为沟长一点儿,故称为五里河。称其五里河,这只是由五里王与老县城的距离而命名,并不是河的长度,这条河全长才十公里,底宽四米。年和年进行了两次清淤。减河扩建后,为了引水灌溉及封闭地区东部的排涝,于年6月12日分两期出动人进行了大规模扩挖,南起于仲举大桥南米(大桥对岸是岔河北村),并且在这里建了一座引水闸。
引水闸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结构,双孔,每孔净尺寸为2.5×2.0,洞底高程13米,坚固耐用。闸所离减河米,穿过大堤,直往北流。
绕过于仲举向北,经过王祥、李自贤、信庄、小葛村西、霸王庙东、张仙庙、后于村西、刘汉城村东、孙佛西,直到小王于(五里王)涵闸入岔河,它并不是太长。说它是河,其实比沟大不了多少。这是老城南减河与岔河之间的封闭交叉区,唯一的一条呈西南东北方向的小河,穿越杨家寺与铁城镇的15个村庄。
弯不大,离减河近一些。五里河是县级六条引水渠中的一条,它南高北低,于仲举海拔22,张仙庙21,小王于20,起点止点,落差2米,顺其自然,水往低处流,是能排能灌的一条小河。
想当年,杨家寺公社党委书记王金度在这里创立了“河井坑渠并用,排灌蓄泻结合”的经验。五里河作为当地一条主要河流,在农业生产中起了很大作用,功不可没。
年又对五里河重新治理,河底高程降低二米左右,老河段到孙佛村改道。在牟庄排灌站入岔河,全长12公里多。通过治理,使五里河由单纯的排沥涝功能,具备了引水、辅助蓄水的功能。
正是:
五里河,十里长,南高北低水不扬。
惠及大小十五村,灌溉排涝作用强。
(感谢尚兴磊、杨利民、孙亮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