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匠人指尖上跳舞的影雕传承大师

匠人也称工匠,一般指在某一领域技艺高超的手艺人。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机具等,被中国人视为工匠的典范。而在石影雕艺术的范畴里,方士英女士用真情和汗水刻下了匠心不灭,初心不改的工匠印迹。她的作品栩栩如生,山水、花鸟、动物、鱼虫以及人物照片无不能塑造,且作品独具神韵,深受各界人士欢迎。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参展作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士英)

方士英,年出生于山东,现住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年开始从事石影雕艺术,现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影雕技艺传承人,沧州十大能人。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参展作品——毛主席)

方士英从小酷爱美术,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在不断钻研、雕刻的过程中,把作品融入艺术灵魂,作品由“形似”到“神似”,自成一家,创作了堪称一绝的石影雕艺术。其作品完全颠覆传统的“相似”概念,经过千万次不同力度、不同方位的纯手工敲凿,使石材表面出现一个个圆形小点,点连成线,线连成面,通过点的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及疏密各异,充分体现画面的明暗、层次结构,达到了形神兼俱的极高境界。每幅作品均经苦心构思、精雕细琢,其独特的神韵、黑白摄影艺术的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人过目不忘,见者无不震撼。

自述

作为河北省石影雕艺术传承人,回想二十多年的艺术追求之路,真是五味杂陈,但我始终相信我与石影雕是有着前世今生的缘份,我非常庆幸,也非常愿意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在河北省、甚至全国,石影雕艺术始终属于一个小类别艺术,从事的人群不过千人,而将其真正视为艺术创作的已无几人。石影雕艺术起源于清代石雕圣手李周独创的针黑白工艺,用重达一公斤的铁簪子不断敲击黑色花岗石板,完全靠创作者腕力的大小控制千万个点形成不同深浅的的黑、白、灰色,达到作品的立体感,被誉为“中华一绝”。在山水风景、飞禽走兽、花卉鱼虫、古今人物四大类中,我最擅长的是人物肖像,这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类,完全能与摄影相媲美。因此,我的作品多次在国内获金银奖,被数个博物馆、艺术馆和国家领导人、艺术家收藏,为加拿大总理哈伯创作的肖像被总理本人收藏,总理为我亲笔写下了感谢信,送给了我荣誉证书,我为中加艺术交流尽了一点儿绵薄之力。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参展作品——周恩来)

成就的背后是我一个人默默的坚守,要忍住孤独和经济压力,要忍住身体的每况愈下,要抵得住利益的诱惑。学习之初,我只能用别人用过的下角料实验,常常把人物眼睛做的向上看,脸部表情僵硬。我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停的敲击,不停的琢磨,忘了吃饭,舍不得睡觉,因此也落下了右边身子时常发冷的毛病。也正是这种痴迷,才让我的艺术创作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准。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参展作品——观音)

石影雕是老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而如今在金钱的驱使下,大多数从业者依靠机器制作,以次充好。加之手工石影雕创作需要有绘画基础、数年的潜心琢磨、创作时间长、市场接受度小,还需要长期体力的付出,很多手工创作者纷纷转行,能坚持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说实话,看到这些,我常常恐慌,难道这门艺术真的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了吗?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参展作品——齐白石)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河北省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给予了我非常大的支持,让我有信心担起这份责任,去展示石影雕艺术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真正把艺术传承下去。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活动现场图)

素材来源:不言堂







































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s/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