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让我们相约吴桥,带上你的ta,让我们感受一下中国杂技的魅力!
游玩景点吴桥杂技大世界介绍:
吴桥
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在国内外杂技界被称作杂技艺术的摇篮,年吴桥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杂技之乡”。“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在吴桥这句流传千年至今的民谣生动反映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截止目前,吴桥30万人有近10%的人从事杂技旅游或与其相关的产业,并且包括一处国家首批4A级杂技旅游主题公园,40个杂技团体,44所杂技学校,50多个杂技专业村。
另外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江泽民总书记、曾庆红副主席,分别出席了第八届、第九届闭幕式,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已成为世界三大杂技赛场之一。
游玩景点江湖文化城
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占地平方米,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让人们充分领略吴桥杂技艺人的奇招绝活,漫步城中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身着清朝服饰的吴桥艺人们,说着当年卖艺求生的语言,把过去艺人四海为家的生活情景展视的淋漓尽致,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市井社会百相的文化氛围。
游玩景点魔术迷幻宫
吴桥杂技大世界—魔术迷幻宫: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有魔术宫综艺剧场,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魔术的魔幻魅力。同时以历史神话传说、传奇故事为展示内容,以历史和现代魔术的经典技艺为手段,向游人展示千年魔术的神奇玄奥,魔术大师们靠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魔幻般的变出奇妙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大变活人、龙宫探秘、捆绑逃脱等20多个节目展示了魔术的瑰丽和神奇。杂技奇观宫:建筑面积平方米,突出反映中华民族自远古黄帝时代至现代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有黄帝战蚩尤、魏晋椽樟、水转百戏、南园庙会等十几个场景。
游玩景点红牡丹剧场
吴桥杂技大世界—红牡丹剧场:以展示集现代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综艺性杂技晚会。
游玩景点马戏游乐园
吴桥杂技大世界—马戏游乐园:建筑面积平方米,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马场上奔驰,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您目不暇接,同时还可翻身上马,亲自试骑,体验一回做草原英雄的感觉。
游玩景点滑稽动物园
吴桥杂技大世界—滑稽动物园:以各种动物表演为主,如老虎骑马、非洲狮穿火圈、大象按摩、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钢。
江湖八大怪
第一怪:王宝合——俩手三球跟鬼赛
王宝合5岁学艺,7岁登台,擅长表演:三仙归洞、口中吃针引线、软功缩骨,人送绰号“快手王”。
在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一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点仙风道骨之感,他的右边摆着一张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
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表演者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王宝合已年过六旬,他3岁丧母、6岁跟着父亲王福春(著名老艺人,五十年代曾任吴桥县群艺联合会主任)早年在北京天桥卖艺。五十多个艺术春秋不但使王宝合学会了一套杂技绝活,还练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吴桥杂技大世界表演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但这对王宝合来说似乎驾轻就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年他应邀到香港演出,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誉为“鬼手”。
第二怪:高福州——白肚皮上切青菜
当你走进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你能够亲耳听到江湖八大怪之一“小钢炮”高福州在表演开场时拿着个破啰为你卖口。他以滑稽的表演形式,来表达杂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小钢炮高福州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肚皮却毫发无伤。他一身硬功夫,只见他运气——下蹲——扭胯——举掌,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视若等闲,间或加一些幽默逗趣的语言动作,让人看得亦惊亦喜,成为大世界第二大怪。老人自幼练铁砂掌,18岁那年曾在一小时内,把三百块砖劈成碎块,如今,人老了,但雄风依在,快乐依在,豁达依在。当天他表演的是肚皮切白菜和脖子卷钢筋。
擅长表演:头顶开瓶、肚皮切白菜、单掌劈砖等节目,人送绰号:“小钢炮”。
第三怪:李印怀——眼里扎出骨针来
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铁蛋子,说要吞下去。大家鼓起眼睛,生怕老人家一时负气出意外。他将铁蛋子放入口中,只见铁蛋将他的嘴撑得老大,吞了几次都没有下去。大家正说算了时,老人一仰脖子,“嗝儿!”滚下去了。
擅长表演:吞铁球、吞宝剑、二龙吐须等节目,人送绰号“皮包骨”。
第四怪:何书森——鼻奏唢呐震中外
何树森10岁随父学艺,15岁开始练习鼻奏唢呐,人送绰号“吹破天”。
口中吐烟雾,鼻子还能吹出声乐来,这种鼻口齐用的绝活,极是少见。
第五怪:魏春华——千斤大缸蹬得快
“吴桥女儿真厉害,千斤大缸蹬得快,嫁个郎君不如意,一脚踢出大门外”。这是吴桥当地一句流行语,真是一语道破了吴桥女儿蹬缸的高超技艺。
一个娇小的少女仰面躺在一张长条凳上然后由四个壮汉将一口公斤的大缸抬放在少女的双脚掌上,四个壮汉离开,少女开始表演。她运用灵巧的双脚“翻滚”大缸,正转、反转、侧转、竖转,大缸在少女脚掌上旋转如水。少女绝妙的蹬技表演使观众目瞪口呆,刹时间观众场上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导游小组说,蹬大缸的少女叫魏春华,她的蹬大缸表演已被收进世界吉尼斯大全。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魏春华说:“我可以蹬一千多斤呢!”
第六怪:郭树桐——老鼠提水碾荞麦
郭书桐跟从著名驯化大师张凤楼,深得大师真传,绝技惊人。他先后到北京、南京等地演出,人送绰号“老鼠郭”。
郭树桐的“训白鼠”是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的开场戏,在郭大师幽默语言的引导下,小白鼠的旅游故事开始。白鼠四五只,附会民间故事如刘全进瓜、李三娘坠井、洞房花烛等,演得精彩,说得漂亮,常常逗得游客捧腹大笑,撰联曰:爬上爬下一群鼠辈有悲有欢百态人生。郭大师讲得头头是道,观众听得、看得津津有味。
第七怪:李亮——刀山爬到云霄外
李亮出身于杂技世家,15岁登台,擅长表演“上刀山”等节目,人送绰号“怪腿李”。
李印怀与李亮是父子俩,李亮在表演这个节目时,父亲在下擂鼓助阵,并从语言上密切配合,不时还咛嘱几句。李亮的这个节目很危险,在刀山上,还要做很多高难动作,让下面观者也不禁要为其捏一把汗。
第八怪:廖鹏——双手书法唱梅派
廖鹏6岁登台,擅长双手书画,演唱的评剧:“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钟馗”和梅派京剧令人叫绝,人送绰号“六岁红”。更令人惊奇的是:两手会写梅花篆字,字体洒脱自如,正如其本人。而那一挥而就,更让人钦佩。
看完了吴桥的简介,是不是有小小的心动呢?
让我们跟上国旅,相约吴桥!
发团时间:12月5日
报名费用:89/人(一价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