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典型用真心做扶贫用真情感人心

唐海滨,汉族,省委党校研究生,铜陵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年3月20日出生,年10月参加工作,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6月,经铜陵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的选派,作为省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担任吴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唐海滨同志在吴桥村工作中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压实工作责任,做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确保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摸村情民情,制定脱贫规划

驻村后,唐海滨率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各个村落、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并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座谈会,拜访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及部分在外发展的乡贤,深入详细地了解村情民意,寻求富民强村之路和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查,工作队对村情民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找出了贫困的根源,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扶贫思路,并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吴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年度工作计划》和《吴桥村-年扶贫工作三年规划》,并切实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大力发展产业,实施产业脱贫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抓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走造血式脱贫之路,拔穷根,真正走富民强村之路。

做实农业产业项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唐海滨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梗糯稻、茶叶、小菜园、大棚蔬菜,养鸡、羊、牛、水产等农业产业项目,帮助申报产业成本补助和农产品销售,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年,为近户贫困户申报产业成本补助21.45万元;安排5人参加“三保两户”和10人居家就业。贫困户章义宽户和吴银贵户发展产业达到了一定规模,为宣传先进典型和示范带动作用,驻村工作队积极为其申报了家庭农场,为每户争取到补贴资金2万元。

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村实体经济。投资48万元(村集体16万、吴桥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32万)、流转土地亩种植无花果,该项目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主要从事无花果种植及无花果深加工,7户贫困户以小额贷款每年参与分红元,10户贫困户居家就业,村集体每年分红1.2万元。年共种植无花果1万8千株,年经济效益80万元。投资六百多万元,种植油茶.4亩,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年产值百万元以上。该项目采用资产收益模式,投入资金85万元,带动30户贫困户收益。

打造一村一品,发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为推进吴桥村产业发展,优化村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化推进,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驻村工作队积极吸纳对有意愿种植无花果贫困户,向贫困户提供无花果种苗、有机肥,保护价收购无花果,真正让贫困户种植无忧,销售无忧,享受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项目的实施,促进提高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促进村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成立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为达到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共同富裕,针对那些深度贫困户难以通过产业脱贫,驻村工作队帮助成立了枞阳县吴桥众力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万元,吸纳4家经营主体,户贫困户,村委会控股51%;资产收益专项扶贫投入40万元,贫困户投入万元,带动60户人,每人获得99.3元,50户特殊贫困户每户获得元,通过把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的方式,实现抱团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4.7万元和筹资1.12万元,建设全长米、宽3米、厚15公分吴庄村庄水泥道路硬化。开展大涧及两当家塘清淤。投入约20万元,建设一座80平方米为民服务大厅和扶贫驿站,目前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脚踏实地工作,落实扶贫政策

紧扣标准,推进村出列户脱贫。吴桥村是年枞阳县33个预出列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其中未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是7%,年拟脱贫户、人,尚余21户、52人明后年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时间紧、任务重,驻村工作队每位队员倍感压力。为完成目标任务,驻村工作队紧扣标准逐条逐项落实,走访贫困户、边缘户和部分一般农户,核算家庭收入帐,宣传相关扶贫政策,进行心连心交流,确保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如期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s/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