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助三农“农家乐”大舞台文化下乡活动走进灯明寺镇后马村邢荣峰白兰近日,由县文体广新局和县文化馆联合举办的“农家乐”大舞台文化下乡活动走进灯明寺镇后马村,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舞蹈、歌曲、武术、京东大鼓、黄梅戏等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轮番登场,后马村的广场舞舞蹈队也参加到活动中来,热闹非凡。灯明寺镇后马村是今年我县确定的精准扶贫村之一,县文体广新局驻村帮扶工作组自驻村以来,先后共出资8.6万元为村里新建了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帮助后马村硬化了长米的村主街道,并修建了排水设施,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也方面了群众生活和出行。在后马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驻村工作组还协助村两委为村里新上变压器四台,解决了村里部分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扶贫措施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沙土地长出万亩速生杨本台报道我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建设美丽家园。在位于运河东岸的氧生园森林公园里,有着约70万株速生杨树,森林面积达万亩,一年四季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向西,则有一条运河古道。在这里漫步,可兼赏历史与生态之美,而且各种娱乐项目也不断入驻,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而曾经,这里只是一片贫瘠的沙土地,孤立于国道和京沪铁路之间,加之灌溉困难,每年只能种一季大豆或花生,收成还不稳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引导下,人们把运河沿岸13公里的沙土地都种上了速生杨,涵盖9个自然村,植树约70万株,形成了速生杨集中片区1万亩,加上周边速生杨总体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目前沧州市最大的速生杨片区。树,一旦形成规模,就能改变气候。过去干燥闷热的附近村庄,变得爽朗舒适。徜徉林间,听鸟啼虫鸣、看风吹叶动、景美怡人。经专业部门测算,林中核心区域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超过1万个,最高达到个,高出一般市区约10倍,达到疗养级水准,被当地人称为万亩“氧生园”。不仅成为了我县及阜城、吴桥、泊头等周边县市百姓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还吸引了不少京津游客慕名而来。沙土地上种杨树,当地干部群众用十多年的辛苦和汗水,换来上万亩生机勃勃的森林,更换来了良好生态和优美环境。
东光广播电视台广告招商:企业商家宣传片录制、制作、推广。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