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是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吴桥人家喻户晓的传统面食,无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儿育女都要蒸上一篮花馍以示庆贺,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盛行,这一饮食文化与悠久的杂技文化、运河文化等一起,孕育了代代吴桥儿女。
相传,吴桥花馍的由来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曹洼乡石佛寺村有一巧妇自家媳妇生孩子满月,作为奶奶,为庆祝孙子满月又苦于没有钱买蛋糕,便用巧手自制“蛋糕”,用自己种的小枣点缀,和家里仅有的几斤白面做出了五花八门的花馍。
有的像花,有的像小动物,还有的一层比一层高,当时人们称“糕馍(高)”。众多乡亲看了纷纷回家学着做,从此,只要过节,只要有生儿育女的庆贺,亲戚朋友就会蒸一篮花馍庆祝喜庆日子。
经过多年传承发展,花馍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民俗技艺。近几年,百盛面点师梁红军将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了很好的传承,更结合了吴桥的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她在花馍制作上增加了杂技元素,将花馍赋予杂技外形,并添加了蔬菜汁调色,粗、细粮搭配,使花馍色香味形、健康俱全,并独具杂技特色。
当你把兴趣与梦想融入工作,就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明天。
她利用民间雕刻沧州铁狮子磨具制作全麦花馍,外观威武雄伟,栩栩如生。她设计制作的老虎、兔子、刺猬等造型的花馍也是憨态可掬,形象逼真。
做杂技花馍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每个花馍的制作,工艺都相当讲究,需要发面、上碱、用蔬菜汁调色、做造型、上笼蒸制等多道工序。一团面经过梁红军轻巧灵动的双手,再借助必要工具,就变成了一件件活灵活现、造型精致、赏心悦目的花馍。
近日,吴桥杂技花馍成功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梁红军将推出更多杂技造型的花馍,让入住百盛的游客品尝到这一吴桥美食。这与百盛假日酒店倡导吴桥土生土长绿色健康原材料做吴桥自己的特色小吃,弘扬杂技文化十分契合,为以后杂技文化集美食于一体发扬光大做出了努力。
杂技花馍,指尖上的艺术,舌尖上的文化,此馍只有百盛有,他处难得几回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