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时空》 《东台时空》 所有百科知识点均来自相关资料,如有出入,请反馈给本平台。谢谢!
民族文化类——中国民俗
1、长鼓舞是我国朝鲜族的传统舞蹈。
2、旗袍是我国满族发明的。
3、达斡尔族人喜欢把婴儿放在摇篮里。
4、大马哈鱼在我国的回游河流是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
5、鄂伦春族人的小船是用桦树皮制做的。
6、鄂温克族人用驯鹿拉雪橇。
7、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8、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
9、基诺族主要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
10、大理三塔是白族的标志性建筑。
11、摩梭人的家庭形式为母系社会。
12、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贵州省。
13、苗族男子头上戴的雉鸡翎,是狩猎成果的标志。
14、苗族妇女喜欢佩戴的饰物是银饰物。
15、布依族的蜡染织品大多以蓝色为底色。
16、风雨桥是侗族的特有建筑。
17、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18、蒙古包顶部开的小天窗是为了通风换气用的。
19、成吉思汗的本名叫铁木真。
20、蒙古语“那达慕”的意思是娱乐、游戏。
21、蒙古族的马头琴有两根弦。
22、松赞干布迎娶唐朝皇室文成公主入藏成亲。
23、藏袍的特点是无口袋,无纽扣,穿一只袖子。
24、藏族人对远来的贵客敬献哈达,它表达的意思是尊敬和欢迎。
25、藏族人将青稞和豌豆炒熟后磨成粉做主食,它的名称是糌粑。
26、壮族人的歌节在三月初三。
27、在我国传统节日的除夕夜晚,北方地区的习俗是吃饺子。
28、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29、传统食品元宵在我国南方又叫汤圆。
30、我国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象征月圆的食品是月饼。
31、我国古代历法中,纪年纪日用的是天干和地支。
32、我国古代历法中,天干和地支各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33、我国五大年画产地:(1)苏州桃花坞年画;(2)山东杨家埠年画;(3)天津杨柳青年画;(4)河南朱仙镇年画;(5)四川绵竹年画。
34、“结发夫妻”的由来:传说古时候有个皇帝在登基的头一夜,担心自己的胡子太短,无法入眠。因古代男人是以胡须长短来衡量人的学识的。怎么办呢?身边的娘娘计上心来。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接受臣子们的朝拜,好不威风!臣子们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乃“真龙天子”也!这情事传到民间,被人们称为“结发夫妻”。后来人们把原配夫妻称作“结发夫妻”。
35、“拍马屁”的由来。人们把阿谀奉承称为“拍马屁”。“拍马屁”一词最初来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牵马与别人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连声称道:“好马,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但在那时,也确有些趋炎附势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贵族牵的马,便不分好差优劣,总要跑上去拍拍马屁股,不断赞叹:“好马,好马,大人真有福气!”久而久之,“拍马屁”就变为谄媚巴结之意的贬义词,流传至今。
36、“露马脚”的起源:人们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称为“露马脚”。那么,“露马脚”之说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版本。一说源于唐代,每逢喜庆活动,人们有舞麒麟的习俗。其实世上没有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吉祥仁兽。为此,人们便把绘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马身上假作麒麟。马在翩翩起舞时,若麒麟皮包裹不严密,则会露出马脚来,于是被之为“露马脚”。另一说源于明代,那时妇女均是小脚,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未经缠裹的大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故马皇后终日用长裙掩饰,从不将脚露出裙外。一次,马氏乘轿游览金陵街头,不料轿帘忽然被一阵大风掀起,结果她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露了出来,故称“露马脚”。
37、“马虎”的来历:人们把办事粗枝大叶称为“马虎”。宋朝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此时又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不假思索,居然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上了马的身子,成为马身虎头的“马虎图”。此时,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他的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岂料,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他误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一只虎,他误为是马,便跑上前去骑它,结果被虎吃掉。最后,这位画家痛心疾首,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并作诗一首引以为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38、我国的部分民族风情:①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②汉族元宵节的舞龙灯;③傣族的泼水节;④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⑤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⑥彝族的火把节。
37、“锅庄”和“弦子”是高原地区,尤其是藏民世代流传的大众舞蹈。
38、结婚纪念称谓:(1)1周年:纸婚。(2)5周年:木婚。(3)10周年:锡婚。(4)15周年;水晶婚。(5)20周年:磁婚。(6)25周年:银婚。(7)30周年:珍珠婚。(8)40周年:红宝石婚。(9)50周年:金婚。(10)60周年:钻石婚。
39、仲夏:指夏季中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40、启明星:也叫“金星”,早晨出现于天空的东方;又叫“长庚”,黄昏出现于天空的西方。
41、“望”:农历十五日。
42、“既望”:农历十六日。
43、“先生”一词最早出自于《论语》一书。
44、“东道主”一词最早出自于《左传》一书。
45、“巾帼”一词最早出自于《晋书·宣帝纪》。
46、“皇帝”一词是从秦始皇时开始对君主的称谓。
47、“公主”一词是对帝王女儿的称呼起源于周代。
48、《尚书?洪范》中对“五福”的解释:“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49、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50、五伦:封建朝代称君巨、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
51、24个气节中,最早形成的4个气节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52、相传我国古代有一位能做“掌上舞”的舞蹈家,她的名字叫赵燕飞。
53、唐代著名民间舞蹈家公孙大娘,她的剑器舞很有名声。
54、我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是《宝莲灯》。
55、在我国,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对北方少数民族称“胡”;对南方少数民族称“蛮”。
56、几种别称:(1)东床:女婿;(2)月老:媒人;(3)桃符:春联;(4)结发:夫妻。
57、古代用四种动物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1)东:青龙。(2)西:白虎。(3)南:朱雀。(4)北:玄武。
58、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59、书信问安语:(1)写给父辈及长辈:升安、觐安。(2)写给女戚:坤安、阃安。(3)写给商人:筹安、财安、贾安。(4)写给教师:教安、诲安、铎安。(5)写给医务人员:诊安、壶安。(6)写给病人:健安、怡安、豫安。(7)写给丧家:素安、孝安、礼安。(8)写给夫妻双方:双安、俪安。(9)写给文人学士:道安、撰安、文安、吟安。(10)写给一般朋友:春安、夏安、秋安、冬安、暑安、大安。
60、五行:金、木、水、火、土。
61、淮南八仙(蜀中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
62、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6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64、民间婚丧寿事送的幛轴上都要写字,如:婚轴写“吉夕合雹”;丧事写“千古逝世”;寿事写“诞辰华诞”;建房事写:“落成”。
65、以字词代人的年龄:两三岁的幼儿曰:“孩提之童”;十三四岁的女子曰:“豆蔻年华”;女子满十五岁曰:“及笄”;十六岁的女子曰:“碧玉年华”、“年方二八”;男子二十岁曰:“弱冠”;年纪很轻,大约十几岁到二十岁左右曰:“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曰:“花信年华”;30岁曰:“而立之年”;40岁曰:“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曰:“知命之年”、“艾服之年”;60岁曰:“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曰:“古稀之年”、“杖国之年”;80岁以上曰:“年登耄耄”“杖朝之年”。
66、名乡集珍:歌舞之乡:新疆库车县;山歌之乡:福建上杭县;排球之乡:广东台山县;绒绣之乡:山东烟台市;矿泉之乡:山东崂山县;烤烟之乡:福建永定县;毛竹之乡:浙江安吉县;桂花之乡:湖北咸宁县;武术之乡:江苏沛县;箫笛之乡:贵州玉屏县;花爆之乡:湖南浏阳县;国画之乡:安徽萧县;酒乡:浙江绍兴县;陶器之乡:江苏宜兴县;葵乡:广东新会县;玫瑰之乡:山东平阴县;杂技之乡:河北吴桥县;游泳之乡:广东东莞县;花边之乡:江苏常熟县;人参之乡:吉林扶松县;桔乡:浙江黄岩县;乌桕之乡:浙江兰溪县;牡丹之乡:山东菏泽县;红松之乡:黑龙江小兴安岭。
67、中国十大传说名花:①梅花(花魁);②牡丹(花中之王);③菊花(高风亮节);④兰花(花中君子);⑤月季(花中皇后);⑥杜鹃(花中西施);⑦山茶(花中珍品);⑧荷花(水中芙蓉);⑨桂花(秋风送爽);⑩水仙(凌波仙子)。
68、古代月令:(1)一月:正月、元月、冠月、端月、初月;(2)二月:令月、杏月、花月、仲春、仲阳、如月;(3)三月:桃月、季月、暮春、末春、晚春;(4)四月:梅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5)五月:蒲月、榴月、皋月、仲夏、超夏;(6)六月:荷月、季月、伏月、季月、盛夏;(7)七月:巧月、孟秋、初秋、新秋、兰秋;(8)八月:桂月、仲秋、正秋、壮月;(9)九月:菊月、玄月、季秋、晚秋、暮秋;(10)十月:露月、孟冬、初冬、上冬;(11)十一月:冬月、畅月、雪月、仲冬、中冬;(12)十二月:腊月、季冬、严冬、残冬、岁尾。
69、古代季令:(1)春季: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2)夏季:三夏、九夏、朱夏、朱明;(3)秋季:金秋、素秋、商秋、三秋、九秋;(4)冬季:寒冬、三冬、九冬、玄英、安宁。
70、古代节令:(1)正月初一:元日、元旦、元辰、元正、元春;(2)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灯节、上元;(3)二月初一:中和日;(4)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5)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节;(6)六月初六:天贶节;(7)七月初七:七夕、星节;(8)八月十五:仲秋节;(9)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10)十月十五:下元:(11)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71、三十六计:(1)、金蝉脱壳;(2)、抛砖引玉;(3)、借刀杀人;(4)、以逸待劳;(5)、擒贼擒王;(6)、混水摸鱼;(7)、趁火打劫;(8)、关门捉贼;(9)、打草惊蛇;(10)、瞒天过海;(11)、反间计;(12)、笑里藏刀;(13)、顺手牵羊;(14)、调虎离山;(15)、李代桃缰;(16)、指桑骂槐;(17)、隔岸观火;(18)、树上开花;(19)、暗渡陈仓;(20)、走为上策;(21)、假凝不癫;(22)、欲擒故纵;(23)、釜底抽薪;(24)、空城计;(25)、苦肉计;(26)、远交近攻;(27)、反客为主;(28)、上屋抽梯;(29)、偷梁换柱;(30)、无中生有;(31)、假途伐虢;(32)、美人计;(33)、借尸还魂;(34)声东击西;(35)、围魏求赵;(36)、连环计。
72、十二生肖记:
生肖
地支
纪月
纪时
方位
五行属性
性格
虎
寅
正月
3-5时
东北
水
威严自信
兔
卯
二月
5-7时
东方
木
温柔天真
龙
辰
三月
7-9时
东南
土
气势轩昂
蛇
巳
四月
9-11时
东南
火
聪明沉静
马
午
五月
11-13时
东南
火
沉稳刚健
羊
未
六月
13-15时
南方
土
慈爱体贴
猴
申
七月
15-17时
西南
金
敏捷灵活
鸡
酉
八月
17-19时
西南
金
坚强成熟
狗
戊
九月
19-21时
西方
土
忠心仗义
猪
亥
十月
21-23时
西北
水
安静厚道
鼠
子
十一月
23-1时
北方
水
精干好动
牛
丑
十二月
1-3时
东北
土
温厚固执
73、民间端午节去“五毒”指: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
74、《百家姓》的由来:《百家姓》是一本汉族姓氏的总集,载有个单姓和76个复姓。它是宋朝初年一个老儒生编写的。
75、首句“赵”、“钱”、“孙”、“李”的来因:宋朝皇帝姓“赵”(国姓);占据浙江的吴越王钱溆姓“钱”;皇帝的正妃姓“孙”;南唐后主姓“李”。
76、中国赛龙舟民俗起于何时、何地、何因,目前有四种说法:⑴祈雨说。意五月五日是夏至时节,农作物急需浇灌,龙舟祈雨之说出自《后汉书·孝女传》一书;⑵游戏说。意赛龙舟为民间之戏,此之说出自南北朝《述异记》一书;⑶纪念忠臣。说屈原投汩罗江而死,人们驾龙舟到江中寻救,此说出自南北朝《续齐谐记》及《荆楚岁时记》;⑷驱邪说。传说台湾宜兰礁溪乡二龙村,田间多溪流,妇女和儿童常落水,以为水鬼作怪,故以龙舟驱鬼。
77、在我国,人类认识最早的图像符号是八卦:即坤、震、坎、兑、乾、巽、离、艮。与其相对应的时节是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按传统说法,这八卦为伏羲所画,文王重之,演为六十四卦。
78、古人的自称:①名:婴儿生下三个月后由长辈取名;②又名:名以外又取的一个名;③字:男满20岁、女满15岁由长辈取的字;④改名:因某种缘故改称的名;⑤化名:为某种需要而临时用名;⑥号:由自己取的字号;⑦自称、别称、自署、别署,古人名、字、号以外的称谓,“称”是在口头上说的,“署”是写在笔下的。
79、古时的寒食节,是指每年的冬至到来年的清明节,共天时间。相传春秋时的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将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作为寒食不点烟火,以示纪念。到东汉末年发展到天。后来,曹操发现这样会危害人的健康,并废除了寒食节。
80、“磨洋工”一词的来历,始于年至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医院,建筑外观采用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的,因此,当时许多人把磨工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81、北京的八宝山的“八宝”:红土子、干土子、白土子、青灰、砂石、红干土、黄干土、马牙石。
82、第一个响应号召火化的国家领导人是林伯渠。
83、南京称“八朝故都”,是指:吴、东晋、宋、齐、梁、陈,以及南唐、太平天国。其中,前六国又称“六朝故都”。
84、北京称“七朝故都”,是指:燕、前燕、辽、金、元、明、清。
85、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西汉)、貂蝉(东汉)、西施(春秋)、杨玉环(唐)。
86、中国古代四大丑女:嫫母(远古);钟离春(战国时齐国无盐县人氏,成语“貌似无盐”出于此);孟光(东汉大名士梁鸿的妻子,成语“举案齐眉”出于此);阮女(东晋名士许允的妻子、阮德尉的女儿)。
87、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88、端午节时挂一张“恶鬼”的相,说能驱邪,这个“恶鬼”就是唐玄宗梦里的大鬼钟馗。
89、民间传说中的龙、凤就是动物麒麟。
90、十月为阳,“小阳春”即农历十月。
91、我国最早提出“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人是隋文帝时代(公元-年)的王梵志。
92、“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93、“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94、七曜日:日曜日为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火曜日为星期二;水曜日为星期三;木曜日为星期四;金曜日为星期五;土曜日为星期六。
95、清代称上江为安徽,下江为江苏。
96、“五花八门”:五花指金菊花、木棉花、水仙花、火棘花、土中花;八门指一门巾、二门皮、三门彩、四门挂、五门平、六门团、七门调、八门聊。
97、戒指戴法五信号:①戴在大拇指:正在寻觅;②戴在食指:求婚;③戴在中指:已在恋爱;④戴在无名指:已结婚或已订婚;⑤戴在小指;独身或已离婚。
98、代表“天下”的“四海”指:东海(指现在的东海)、“西海”(现在的青海)、“南海”(杭州湾及舟山一带海面)、“北海”(现在的渤海)。
99、“放寮”是海南黎族婚俗中一种古老的社交方式和恋爱方式。
、传说中的斑竹是由舜的妃子的眼泪染成的。
、“双喜临门”是我国重庆市名字。
、在24节气中,最能反映自然界生物现象的节气是惊蛰。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叙事歌曲。
、中国民间的“冬九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
、内蒙古人所说的“风季”是指春季。
、三十六计之说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约在明、清时期,才真正汇编成书。
、金婚是为了纪念结婚50周年。
、婚礼上放鞭炮最初是为了震妖除邪。
、先秦时,龙的形象和图案被普遍地比喻为君子。
、“三月街”是我国白族的传统节日。
、九九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菊花酒的风俗。
、藏语“扎西德勒”的意思是吉祥如意。
、中国的尼姑最早出现在南北朝。
、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名叫瑶姬。
、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六月。
、腊月二十三,人们通常用麦芽糖来“祭灶”。
、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为了推翻元朝统治。
、“知天命”代指五十岁年纪。
、“新郎官”最早用来指新科进士。
、88岁俗称米寿。
、中国民间吃腊八粥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
、我们常称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为“半老徐娘”,这个“徐娘”原是指王妃。
、“东床快婿”原本是指王羲之。
、珊瑚婚是指结婚35周年。
、春节时送火百合表示喜气洋洋。
、“新谷酒”是哈尼族的习俗。
、笄礼是古代女子15岁成年的插笄仪式。
、正月初一吃饺子这一习俗从明朝开始的。
、我国江南民间三月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
、NF一族,指的是在中国范围内,自由地选择工作、选择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人。
◆版权所有:东台时空(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比较好白癜风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