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80年的无锡
你能说出是哪里吗?
锡惠公园门口的自行车,
有没有点现在共享单车的架势
公园里喝茶看报的老人
“航拍”鼋头渚
位于古运河、新运河交汇处的黄埠墩
繁忙的运河
醉虾
渔人撒网
南长街
现在很少见到自行车上清明桥了
妙光塔经过几次失火,又经过几次重建,至今保留到今天。
这个角度的黄埠墩,你见过吗?
锡山大桥
以上这些截图
来自于央视年出品的纪录片
《话说运河》
全片共33集,无锡出现在第十一集
看图片不过瘾的可以点击下方视频
也许能看到你的回忆……
↓↓↓
视频:运河上的无锡景
建议收藏欣赏!
无锡老照片还有这些,哪些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呢?
无锡老火车站
长长的队伍,不知道大家的目的地会是哪里。
或许,是回久别重逢的家乡;也或许,只是因为公务出趟远门罢了。
△美国访问团到锡时拍的彩色照片(摄于年)。
△排队上车,秩序井然,瞧那绿皮火车,显得多有味道和年代感~
△年的中山北路,与现在繁华的中山路无法相比,但在当时已经是长三角繁华地段了。
△学前街(摄于50年代中期),那时的公共汽车也独具特色。
△著名的西河头(现在的县前西街),从照片上看,是不是显得尤为古色古香呢?(摄于年)
△惠山直街,三三俩俩的人走在路边,倒也显得清净(摄于民国)。
△惠山直街,远处是著名的古华山门(摄于50年代)。
△90年代的运河东路,弯弯的河流和沿着河流蜿蜒的道路,从高空远看就像一条游龙。
△50年代三阳南北货商店,最老的三阳百货。
△摄于60年代的无锡大东方百货前身——东方红商场。
△东方红商场(摄于年,年老楼拆除)。
△昔日著名的三凤桥肉庄——慎余肉庄(摄于50年代末)。
△迎宾楼菜馆和新华书店,摄于60年代。
△老法头里过了胜利门就算出无锡城啦!
△胜利门,摄于年,拥有最经典的红绿灯。
△无锡一副,应该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50年代末期的第二百货商店。
△无锡第一副食品商场,仔细看图片的人会发现:那时候商场楼上就已经有KFC了~
△80年代后期无锡一百的样子,当时风格很简朴。
△80年代后期,无锡东方红商场更名为无锡商业大厦,远处可以看见电信大厦。
△无锡市工农兵影剧院。
△著名的解放电影院,小伙伴们,你们在这儿看过电影吗?
△90年代的无锡大戏院。
△锡惠公园
△惠山泥人店(摄于民国)
△惠山滨口
△惠山龙头口
△天下第二泉
△80、90年代,中小学生春游时最爱去的还属梅园。
△三里桥米市,位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摄于年)。
△三里桥和三里街,50年代就已经彰显其商业点密集的程度。
△通运桥(摄于年前后),右手边是新世界旅社(年毁于战火)。
△看看年的吉祥桥,根本难以想象现在的样子。
△吴桥
△宝善桥
△七十年代的宝界桥。
△火车站附近的工运桥,是无锡当时最大的桥,桥面有80米宽,无锡人俗称大洋桥。当初之所以会被叫作大洋桥是由于当时人们把水泥叫成洋灰,而建桥的主要材料用的就是水泥。(摄于60年代)
△亭子桥
△南吊桥
△莲蓉桥
△西门桥
△年,自行车也是少数家庭才拥有的大件。图为五爱广场,当时的城建已初具都市规模,远处是工农兵影剧院(后来的无锡大戏院)。
△中山河(现在的中山路)大市桥段(年),现在都已经没有了。
△年的无锡,还是相当闭塞,美国访问团到无锡新风饭店(即聚丰园)就餐,引来围观。
△人们的穿着,男女都是藏青、军绿为主。
△年,新风饭店的顾客。
△新风饭店后厨的师傅们。
△鱼米之乡的船民,小时候妈妈有没有说过:“你是木船上抱来的”这样善意的谎言?
不行了,小淘姐已泪目
部分来源:无锡发布、无锡规划局
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
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