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基层党员干部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农村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怎么建?具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怎么做?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又该怎么干?吴桥镇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树好牌、搭好台、用好人”的
“吴桥模式”
吴桥镇是扬州市和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试点镇,该镇积极探索出以“树好牌、搭好台、用好人”为主要内容的“吴桥模式”:非遗志愿服务享誉全国,党和政府的声音得到有效传递,各类文明实践工作全面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树好牌:三大志愿服务品牌叫响全国
“赌博害得我倾家荡产,我再也不赌了!”夜色降临,在吴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灯火通明,不时传来排练对台词的声音,刚刚忙完田里活计的“吴桥社火”非遗传承人沈亭匆匆赶来,又忙活起下一场演出的排练,“我们是农村人,田里的事不能丢;我们又是文化志愿者,宣传新时代文明的义务演出也不能放松。所以,排练就放在晚上,人才能凑齐。”吴桥镇的志愿服务品牌早已“名声在外”,文化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和扶贫志愿服务有声有色地开展。以文化志愿者协会为载体,“欢乐村村行”“文化进城”和“公益国学讲堂”等志愿服务活动已开展了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超过十万人次,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被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叫响全国。党员志愿服务落地落实,以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党员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推行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模式,及时收集汇总群众需求,组织党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扶贫志愿服务更具“精准”,成立了扶贫志愿帮扶队,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摸底调查,根据收集的信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贫困户设计服务项目,量身定做帮扶对策和实施计划。搭好台:声音传到位,服务全方位
好风须借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该镇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服务、卫生健康服务、文明乡风服务、法治服务等六大平台,有效实现了“既要声音传到位,也要服务全方位”。吴桥镇党委书记王关海介绍,以“学习强国”APP、“我是党课主讲人”为抓手,宣传党的声音,引导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依托镇社区教育中心,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依托镇文体中心,深入开展“欢乐村村行”“乡韵走四方”“科学健身讲座”等文化体育服务活动;依托镇卫生医疗部门,定期组织义诊及卫生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由镇宣传科牵头,强化群众道德建设,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服务,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由镇司法所牵头,开展普法宣传,定期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用好人:打通宣教服务“最后一公里”
吴桥镇现有志愿者近人,主要有党员、干部、医生、教师、律师、企业家、致富能手、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九类人群资源,并将这九类资源进行整合,组建起了志愿服务总队。通过道德讲堂、创业讲堂、法律讲堂、“能者为师大讲台”等活动形式,邀请文艺、经济、种植、养殖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能人走进农村,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提升了群众的知识技能水平,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其实就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文化志愿者吧,都是义务的,但许多活动还是要花钱的,我是区政协委员,做过两届区人大代表,我当然责无旁贷,应该出点力。”有着20多年扶贫经历的资深扶贫志愿者、扬州引江篷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忠感慨地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都能够力所能及地搭把手,那么,许多事情就简单了。”来源:江都日报
传播思想实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