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艺海吴桥孙福有,世界现代杂技之父

他是世界现代杂技之父

孙福有被誉为“世界现代杂技之父”,不仅因为他超人的技艺和组织才能,更因为他有着一颗忠国爱国之心,解救国民脱离苦难的慷慨之意,弘扬杂技艺术传承国术经典的首丘之情。另外他发明的大盖棚和保险绳,使杂技自古以来撂摊演出走向舞台艺术,使传统杂技由危机四伏进入了文明和人性化时代。大盖棚和保险绳一直沿用至今,在成千上万名杂技艺人眼里它们是孙福有大师的化身,是杂技艺人的保护神。

《世界马戏史》主编莫克莱尔先生誉孙富有为“世界现代马戏之父”。

他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马戏团

孙福有,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人,6岁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精湛技艺;10岁随师外出表演,上京津、下高丽、闯关东辗转几十城市;20岁独自卖艺,出山海关一路闯荡到莫斯科,在一家杂技班当杂工,卖票、看房子、收拾道具无所不干。在繁重的工作中,他仍不忘苦练技艺,同时潜心揣摩俄国杂技艺术。经过两年苦心钻研,已经能够出演《飞刀》、《马叉》、《钻刀门》等十几个节目。他的演技既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又吸收了俄国杂技的精华,在莫斯科红极一时。后来他又回国招募演员,增加了《空中飞人》、《跳板》、《大车轮》等10个大型节目,在俄国引起轰动。

年,孙福有回到吴桥带走女儿孙玉香、侄子孙吉堂等人,以“孙家班”的形式在伊扎克马戏团演出,年,孙福有独立建班,先后辗转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演出。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年,他在国内正式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戏团——中华国术马戏团。同时仿照欧洲马戏团的样式首创了演出大棚,他的俄国妻子茄莉夫人帮助训练了一支铜管乐队,在我国马戏史上,第一次将西乐用于马戏杂技演出伴奏。年,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先后在沪、皖、赣、鄂等长江流域一带作巡回演出,当时“大鞍子马上丢球”、和“马背上火棒子”以及“空中飞人”等一批高难度节目令人瞠目,马戏团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中华国术马戏团成员照

年,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南下港澳和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声誉日高,曾被泰国国王邀请到皇宫演出,被授予金质勋章一枚。这时的孙家班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节目最齐全的马戏团,拥有14部汽车、名演员、6只老虎、9头大象、4头狮子、8只豹子、10只熊、30匹马,经常上演的节目达50多个,坐席容纳多人,铁路运输达16节火车皮,先后出国演出达18年之久,遍及3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影响很大。

宣传海报

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在国外演出时的外景

他是吴桥人的骄傲

年,黄河决口,数十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黄河赈灾委员会电请孙福有回国赈灾义演。孙福有率中华国术大马戏团经香港、汕头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演出。不到一旬收入二十多万大洋,悉数赈济灾民。此时的马戏团已有余人,马40匹,象12头,狮、虎、熊等50多只。在大世界对面空地上义演31天,72场,场场爆满,数以万计的票房收入全部上缴救助难民而轰动沪上。当时“为战区灾区请命”、“欲知中国国术之真谛、欲拯救东方难民于水火、欲唤起中华民族之意识、欲欣赏中国精深之艺术、不可不看”的大幅广告词,刊登在《申报》上。在此次演出期间孙福有结识了田汉、周扬、夏衍等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中华国术大马戏团演出之余合影留念

中华国术大马戏团的大红大紫,引起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眼红,千方百计讨好孙福有,挤进来当上前台老板管外交,还自恃势大,准备把节目拍成电影赚大钱。孙福有不同意,他就组织地痞流氓搅闹。孙福有惹不起撤离上海,黄仍不罢手,追到杭州、南京寻事,非置之死地而不快。这样常年在外漂泊的孙富有有了安身之意,年底,在吴桥老家精心设计兴建了一座洋式建筑,70多年过去依然光彩如初。

孙福有故居在孙龙村村东路北,一团大院,满园树木,绿阴托起一座灰色小洋楼,与村里其他红砖平房相比,真是羊群里跑出来一只骆驼。小洋楼是孙福有为他的俄罗斯妻子所建,水泥圆柱,拱门尖窗,门楣雕刻图案,房檐上有瓶形栏杆,三面木制回廊,一派十足的俄式建筑风格。年施工时花费1.4万块大洋,水泥从天津漕运而来,砖瓦石灰当地定做,工料讲究,磨砖对缝,据说落成那天,来看热闹的人山人海,风传杂技之王为他的俄罗斯妃子盖起了一座小“克里姆林宫”。可是这般豪华家宅自然引起一方眼红,不久便招来一次土匪绑票,结果孙福有的女儿被打死,母亲被劫走,赎资花了块大洋。年,他又在上海置地建屋。即今鲁迅公园西北隅,有着一幢现时并不显眼的欧式小洋房,假三层结构,上面腰头窗上钉有东体育会路弄(模范村)31号门牌,这成为他在第二故乡的永久性居住地。他的俄藉茄莉夫人一直居住到年逝世,他的第三位夫人余慧萍在剧团解散后回沪,与茄莉夫人共同生活至年辗转赴台,成为蒋经国的儿子章孝严的书法老师,他的五名子女从小生活在这里,一直居住到各自成家立业,因而孙福有是文化名人在虹口的又一个亮点。

精武体育会会长梁森南欢迎中华国术马戏团艺员暨精武义务职员及来宾参会拍照记念

从红极一时到日渐没落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福有率团从江西、湖南、广东到达广西,在日军空袭间隙演出,李宗仁、白崇禧都成为座上宾。年,中华马戏团开始走上逃难生活,年,在桂林结识了田汉,经田汉和桂林市长陈恩元的提议,将团名改为华侨国术马戏团。田汉与孙福有交上朋友,提议“中华国术马戏团”改名为“华侨国术马戏团”,利于各处演出。

八年抗战,损失巨大,马戏团从30年代“应有尽有、样样精彩”的顶峰而逐步垮了下来,年2月17日,一代杂技大师在重庆离开了人世,终年61岁,消息惊动整个山城,送葬队伍从校场口一直排到嘉陵江边,冯玉祥、田汉、白杨等著名人士参加了殡葬仪式。

孙福有一生从事杂技事业,他的过世意味着中国第一个大马戏团结束了,但他创造的剧团组织结构等形式被继承了下来,孙福有的弟子和传人在解放后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杂技团的骨干力量。

他用其毕生的心血,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是中国杂技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代宗师。

亲,这个故事您知道了吗?您的一键分享可以让更多朋友了解咱们吴桥的故事哦!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w/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