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吴冷西[1]同志: 此件[2]很好,请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发表。看来,养猪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除少数禁猪的民族以外,全国都应当仿照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人民公社的办法办理。在吴桥县,集资容易,政策正确,干劲甚高,发展很快。关键在于一个很大的干劲。拖拖沓沓,困难重重,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这些都是懦夫和懒汉的世界观,半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雄心壮志都没有,这些人离一个真正共产主义者的风格大约还有十万八千里。我劝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将不正确的世界观改过来。我建议,共产党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以及管理区、生产队、生产小队的党组织,将养猪业,养牛养羊养驴养骡养马养鸡养鸭养鹅养兔等项事业,认真地考虑、研究、计划和采取具体措施,并且组织一个畜牧业家禽业的委员会或者小组,以三人、五人至九人组成,以一位对于此事有干劲、有脑筋而又善于办事的同志充当委员会或小组的领导责任。就是说,派一个强有力的人去领导。大搞饲料生产。有各种精粗饲料。看来包谷是饲料之王。美国就是这样办的。苏联现在也已开始大办。中国的河北省吴桥县,也已在开始办了,使人看了极为高兴。各地公社养猪不亚于吴桥的,一定还有很多。全国都应大办而特办。要把此事看得和粮食同等重要,看得和人吃的大米、小麦、小米等主粮同等重要,把包谷升到主粮的地位。有人建议,把猪升到六畜之首,不是“马、牛、羊、鸡、犬、豕(豕即猪)”,而是“猪、牛、羊、马、鸡、犬”。我举双手赞成,猪占首要地位,实在天公地道。苏联伟大土壤学家和农学家威廉氏[3]强调地说,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农、林业是发展畜牧业的祖宗,畜牧业是农、林业的儿子。然后,畜牧业又是农、林业(主要是农业)的祖宗,农、林业又变为儿子了。这就是三者平衡地互相依赖的道理。美国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我国也一定要走这条路线,因为这是证实了确有成效的科学经验。我国的肥料来源第一是养猪及大牲畜。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到了,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这是有机化学肥料,比无机化学肥料优胜十倍。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而且猪又有肉,又有鬃,又有皮,又有骨,又有内脏(可以作制药原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植物是动物的粮食,动物是人类的粮食。由此观之,大养而特养其猪,以及其他牲畜,肯定是有道理的。以一个至两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个光荣伟大的任务,看来是有可能的。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今年已经成立了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看来为期不远了。
毛泽东 一九五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1]吴冷西,当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 [2]指天津市畜牧局一九五九年九月《大干一年翻了身,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积肥改变贫困面貌》一文。这篇文章说,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公社魁星庄生产队由于土质沙性大,肥料不足,历来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贫困。一九五八年以来,他们不甘贫困,为了增产粮食,下决心多养猪。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干部带头,集资买猪,盖简易圈棚,并对公养私养、育肥打菜等统一领导,全面安排,采取“男女老少,人人动手,谁打归谁,多余出售,队里不足,现款收购”等办法解决饲料问题,大干一年翻了身。不仅解决了吃肉问题,而且解决了肥料问题。以猪为纲,“六畜”兴旺,粮食产量一年也翻了一番多,穷队变成了富队,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 [3]威廉氏,即威廉斯(一八六三——一一九三九),苏联土壤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著有《土壤学——农作学及土壤学原理》等。
(选自《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拓展阅读:
作者:林爱玥
林爱玥:为什么毛爷爷能“一句顶一万句”?
明天去见毛爷爷,大家有什么想对毛爷爷说的,我一并带到。毛爷爷是否“一句顶一万句”我们不知道,但我相信,饱含我们深情的一万句一定可以凝结成一句:毛爷爷,人民想念你!!!!!!!!!!
42年前,毛主席那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42年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位“历史上最后一位巨人”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以及世界的历史进程。时至今日,爱他的人愈来愈爱他,恨他的人愈来愈很他,怕他的人更是愈来愈怕他,不过,不管是爱他恨他怕他的人都不的不承认:毛主席是一座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高山。
毛主席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最直接的影响恐怕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时不时或有意或无意地引用几句毛主席的话。比方说,当印度在边境挑衅时,出现在我们口中的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当菲律宾在南海折腾时,出现在我们口中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当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时,出现在我们口中的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冥冥之中,似乎只有这些话才有一瞬间将中国人的心拴在一起的魔力,给国人以信心,给对手以压力,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句顶一万句”吧。
在这里,有个事实需要澄清一下,“一句顶一万句”这种说法毛主席本人是不认可的,当初提出毛主席“一句顶一万句”的人大抵上也是动机不良的。这句话后来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当作毛主席搞所谓“个人崇拜”的“证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反向且相当高明的议题设置,当某些人将“一句顶一万句”与“个人崇拜”划上等号后,很多人为了避免“个人崇拜”的“嫌疑”,自然而然也就慢慢地不再提“一句顶一万句”了。
其实,我一直认为所谓的“个人崇拜”根本就是个伪命题。马克思能不能崇拜?恩格斯能不能崇拜?既然能崇拜马克思、恩格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崇拜毛主席?何况,崇拜不崇拜不是靠嘴说的更是强迫不来的,强迫别人去崇拜某个人固然是错的,但强迫别人不去崇拜某个人难道就不是错?毕竟,崇拜总是需要理由的,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这些理由还不够?
当然,还需要澄清的是,说毛主席“一句顶一万句”并非针对毛主席的任何一句话而言。但是,毛主席一生深思熟虑又或妙手偶得的名言警句可谓不胜枚举,比方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实践与深思熟虑后提出的著名论断,而“世界是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就是在演讲时的妙手偶得的佳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名言警句已经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整整几代人的思维方式。
同时,毛泽东“一句顶一万句”的名言警句影响的不仅仅是热爱毛主席的人,当有可能是最反对毛主席的公知也能脱口而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候,当英国议员在政府会议上掏出《毛主席语录》念出“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的时候,你就该知道,毛主席是如何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
毛主席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实现了年轻时“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宏伟志愿,不过,尽管改变了中国和世界,毛主席却从未改变过自己,从未改变过自己“人民领袖”的本色,从未改变过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就像毛主席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没有私心”,事实也是如此,话说,一个有私心的人怎么可能不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女享受哪怕一点点特权,一个有私心的人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的子女留下哪怕一间房、一片瓦、一分钱?
我相信大多数怀念毛主席的人也是没有私心的,不过,说句实在话,如果失去了毛主席这镇山的巨石、镇妖的符咒,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没有人能够想象,因此,于公于私,我们都应该支持他维护他怀念他。
对于人民,毛主席始终是有深刻的感情的,否则也不可能说出“人民万岁”、“人民就是上帝”这样的话。毛主席看不得人民受苦,看不得人民遭罪,更看不得有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正因为毛主席一生将人民举过头顶,人民才会一直把他顶上天。42年过去了,如果毛主席在天有灵能够知道他的人民依然那么敬爱他崇拜他想念他,我相信,他的内心是宽慰的。
依稀中,毛主席正向我们走来,朝我们挥手致意,用他浓重的湖南话大声说道:“人民万岁!”那一刻,泪飞顿作倾盆雨。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