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
年11月“河北好人榜”发布
我县“庄稼卫士”韩玉芹荣登
11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
“庄稼卫士”韩玉芹
在吴桥田间地头,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脸面黝黑、身材单瘦的中年人,有时站在棉田里检查病虫,有时蹲在蔬菜旁查看茎叶,有时为农民指导农作物防病灭虫技术,这就是大家口中的“庄稼卫士”农业局植保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韩玉芹。
农技推广的急先锋
年,刚从河北农大毕业的韩玉芹,被分配到原仓上乡农技站,为推广地膜棉技术,她在仓上村租了2亩地种试验田,当年,她的地膜面棉比一般棉田每亩地增产了50%,长期习惯于传统种植模式的农民都服了气,开始大面积推广播种。
让农民增收节支是韩玉芹的不懈追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口复合肥比国产复合肥每吨贵出多元,农民为此每年要支付高额成本。国产复合肥真的比进口复合肥差吗?带着这个疑问,年,她在八里韩村进行了国产复合肥与进口复合肥肥效对比试验,早晚两季经测产表明:施国产复合肥与施进口复合肥的产量差异不明显。这一试验为农民使用国产复合肥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20多年来,她不惧风吹日晒、雨雪冰霜,把新型实用的农业科技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把科技引进田间地头,把收益装进农民口袋。
农作物的“保护神”
近年来,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盲从跟风喷药,不但起不到防治效果,且白白浪费钱财。韩玉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给农民提供准确的防治信息,引导农民合理用药,每次她都要提前跑四五个乡镇,仔细查测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结合实际制定防治预案。她常说:“俺们是农民种地的‘谍报员’,假如向农民提供了不实的情报,造成的损失会不可估量。”在药物选用上,她总是坚持现场诊断,综合考虑价格、效果、毒性等多种因素开具药方,供农民选用。每年的小麦灌浆、乳熟期她和同事们便忙的不可开交,因为这正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吸浆虫的关键防治期,由于这种害虫个头小,不易发现,危害大,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减产,严重地块甚至绝产。为防早衰、增粒重、保丰收,她通过课件演示与详细讲解,让村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这种害虫的危害性提前防治,每天她都要去麦地里转一圈,否则她心里不踏实。
据统计,韩玉芹向农户推荐高效、低毒、新特农药多达18种,其中亲手主持新药试验就达16次,并在同事的合作支持下撰写病虫情报多期,病虫适期防治面积50多万亩,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多万元。她被当地农民称为农作物的“守护神”。
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无论我在不在家,韩技师每个月至少三次到我的棉田!”安陵镇姜阁村的姜建波说,“去年8月的一个晚上,她给我来电话说,赶快喷药,棉花有虫了。我不信,她说从第几行开始仔细看看。”第二天一早,一看果然,立即打药才避免了损失。
去年,在韩玉芹的指导下,姜建波还种了错季黄瓜、西红柿等,全家增收近万元。人家来问“秘诀”,姜建波快人快语:“要发财,找老韩;学几招,更实在。老韩是我们的贴心人!”
寒来暑往,记不清农民朋友多少次前来求助,无论是上班还是假日,每一次她都耐心解答;春去秋来,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只要农民朋友需要,她都骑上自行车、电动车匆匆赶往。二十多年来,在韩玉芹的直接帮扶下,有多农户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支持吴桥好人,为好人点赞!
素材来源:县文明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