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论道middot精彩回顾丨让教育

1月15日,由北京·京师杏坛教育中心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学科思维导图操作指导培训会在吴桥教体局五楼多功能厅隆重举办,现场余人参加,座无虚席。

尽管数九寒天,尽管北风呼啸,但依然阻止不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

南京心智文化研究院的院长、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创建人、学科思维导图概念提出者及绘制标准制定者、心智发展模型创建者刘濯源教授为吴桥中小学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和来自周边县市的教育同仁献上了关于学科思维导图的饕餮盛宴。

“请你说一说什么是效率,什么是效能?”培训在这样的提问互动中展开,儒雅又不失风趣的刘教授从教育现状出发,让大家认识到思考的重要,并引领大家启动思考。

在刘教授的启发下,大家时而蹙眉,时而微笑,时而开怀,时而沉思。“我也学习着反思着:纵观自己近20年的教育生涯,我所进行的教育是不是“坏教育”?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我创造了多少价值?我有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也在干着“强其技而堕其心,增其识而弱其智”的事情吗?”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问题在惊醒着我们:我们的课堂该如何改变?对!引入学科思维导图,教学中一定要有思维的含量,深入思考,要让教育看见思考的力量。脑海中的这个声音越来越响亮!刘濯源教授循循善诱、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揭开学科思维导图的神秘面纱。原来学科思维导图与博赞的思维导图不是一回事,他们形似而神异。构建学科思维导图的“九字真言”:提要素、理关系、建结构。从小学学科到中学学科,从片段到整篇,从《静夜思》到《出师表》,从中考命题到高考考题,刘濯源教授用大量的实例开始了学科思维导图的深入解读,引领着大家走进学科思维导图的丛林深处。理论武装头脑,实操训练思维。看看我们的“作品”,是不是已成雏形?小试牛刀的我们敢与专家相PK,是不是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我很喜欢刘濯源教授对我们的称谓:“学习的小伙伴”。每天清晨早早地赶到多功能厅,跟学习伙伴们一起认真聆听刘教授看似浅显实则“烧脑”的讲座,厚厚的笔记记录着三天来满满的收获与感悟。三天的培训时间很短,或许我们刚刚认识了学科思维导图,又或许我们仅仅掌握了学科思维导图的皮毛。但我相信这定是一次美丽的遇见!因为我们已听到了思维成长的声音!非常感谢县局领导和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为大家创造的这样一次美好的邂逅。把学科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让教育看见思考的力量,让学生养成主动性人格。思维在图里,功夫在图外。让我们远离习得性愚昧,不断补“概”,让深度思考真正发生,不断追问:是什么?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到底为什么?让思维可视化的明灯照亮你我和孩子们的人生之路。我愿与君一起努力,期待更美好的遇见。撰稿:谢荣新单位:桑园第一初级中学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最新研修班安排(不断更新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w/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