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辅警长期奋战在接处警的第一线,坚守在巡逻防控的最前沿,承担着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等主要职责,工作性质决定要24小时值班备勤,尤其是基层所队,因值班备勤任务需要,长期吃住在单位。吃饭、洗澡、休息、洗衣、锻炼,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对基层值班备勤民辅警来说,却是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再苦不能苦民辅警,一定要把改善基层民辅警生活环境和条件,作为推动新时代公安队伍高质量发展、激发民辅警内生动力的抓手!年5月22日,刚履新的吴桥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威深入各基层所队走访、调研后深有感触,他表示要把建设小食堂、小健身房、小浴池、小洗衣房、小理发室“五小工程”作为从优待警的“暖警工程”、作为落实省厅市局提出的体恤关爱民辅警各项决策的“硬杠杠”,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帮助送到民辅警身边。
年6月初,吴桥县公安局把“五小工程”建设摆上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打造从优待警的“一号工程”。成立了由吴威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五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由警保、政治处等警种组成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各项暖警项目建设。
贴近民辅警需求是保持暖警活力的不二法宝,围绕民辅警需求出发、一切按照便民利警设计是推进“五小工程”建设的宗旨。在“五小工程”项目设置的初期,局党委广泛征求各警种部门民辅警的意见建议,各项暖警项目和机制得以不断完善,为全体民辅警提供全心、贴心、暖心的服务,然后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工作动力。
如何形成“全局一个调、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如何步调统一?是吴桥县公安局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年6月以来,吴威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所队调研,通过局党委集体研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要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基层所队的软硬件保障问题,让民辅警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五小工程”带来的变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统筹考虑场地、人员、资源等因素,整合现有资源,确保“五小”设施建设适宜、规范、简朴、实用,真正发挥作用。
一是改造小食堂。在局机关改建了接待间,增设了餐具、蔬菜等清洁、消毒设施,更换了厨房排油烟设施和消毒柜,添置了餐桌和餐具。对10个派出所、交警大队、看守所、拘留所的小食堂进行改造提升,小食堂内达到了环境整洁、工具齐全,配置了冰箱、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器;餐具、厨具、消毒设备设施齐全,食堂卫生和消毒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不仅做到了让民辅警有热饭吃,还定期更新菜谱,菜品力求做到色香味俱全,让民辅警在温馨的就餐环境中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开心。每逢谈起小食堂七天不重样的菜品,民辅警们倍感骄傲和满足,更加心怀感恩,万分珍惜。
二是新设置了小浴室、小洗衣房、小健身房、小理发室。在县局机关五楼专门置换出一个楼层,集聚布局洗浴室、洗衣房、理发室、健身房,新添置了热水器、排气扇、浴霸等设备;新购置全自动洗衣机、挂烫机、自动晾衣架,改造了供排水系统,极大满足民辅警洗衣方便;聘请在县城内专业水平较高、民辅警普遍认可的理发师周一至周五到局机关为民辅警开展理发服务;在原有室外篮球场、乒乓球台的基础上,新添置了杠铃、哑铃、握力器、台球桌、羽毛球、象棋等健身休闲器材。小健身房为民辅警提供了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强身健体、缓解工作压力的场所,丰富了民辅警业余生活,使身心得到释放。每天中午、晚上,器具齐全的健身房里都会出现民辅警锻炼的身影。
三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五小工程”设施建设投入使用后,制定了餐饮安全、内务卫生、洗衣理发锻炼相关的管理制度12条,有效缓解了无就餐接待场所,无休闲娱乐场所,无舒适工作休息环境的尴尬境地,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节约了资金,为民辅警营造了温馨如家的氛围。
新一届局党委班子从着力从优化实战单位和基层所队值班备勤保障入手,加快建设内务整洁、管理规范、功能齐备、保障有力、值班备勤工作环境,确保做到了“五有”,即有可口饭吃、有热水洗澡、有备勤室休息、有条件洗警服、有场地设施学习锻炼训练,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民辅警值班备勤保障,确保了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逐步了实现无盲区、全覆盖。“五小工程”体系建设实施以来,民辅警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公安机关庆祝建党周年安保维稳扎实有效推进,“燕赵—砺剑铸盾”专项行动打击质效不断提升,全县可防性案件、“两抢一盗”、黄赌毒等案件同比下降10%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