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坛》编委会
顾问
查振科、胡宁
学术指导
邹诚、严希、唐佳
总编
叶如强
副总编
左会斌、周圣华、程志和
耿汉东、董万英、刘标
主编
董万英
副主编
孙正军、宋信群、贺云祥、程东升、柯其正
编委
程源红、操礼端、产金来、徐杰、陈学友
胡忠宇、李超、吴根甫、范安萍、方福乐
祝军、马杰、白忠民、牛应萍、阮毅民
钱叶芳、钱钟、王意中、程萍、张华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一斛珍珠,撒落神州大地;如一幅陈年水墨画,在山水之间舒展。尤其是徽州古村落,大多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形成“天人合一”之格局。马头墙、青石板、白墙黛瓦是其典型标志,精致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是其特色。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动情地吟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今天的诗人们,倘佯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历史文化天空下,会有怎样的感慨呢?请欣赏——
安徽省诗词协会第24次主题笔会
古村落
领衔畅吟:王意中收录分类:钱忠
律诗初审:操礼端绝句初审:陈学友
词类初审:李超新诗初审:阮毅民
散曲终审:程源红作品终审:贺云祥、程东升
执行编辑:孙正军
领衔作品
宏村印象
王意中
临水择佳地,粉墙深巷横。
开门饮湖绿,隔岸听书声。
牛赐弘村福,云悠月沼明。
人来此中境,更与俗何争?
访查济古村落
王意中
毓秀谁能及,人间此境殊。
门涵三塔影,水转四墙隅。
借景陈徽韵,缘桥构画图。
蓝田云种月,散落一盘珠。
总编作品
徽州古村落(通韵)
叶如强
泼墨丹青开胜境,明珠洒落五千村。
两山对峙鸶禽度,一涧环匝起雾氛。
茂茂绿林接水口,层层黛瓦入云根。
雕梁画栋刻遥迹,书院戏台流古音。
草木荣枯生气黯,祠堂兴废鲜回魂。
如烟往事残垣叹,向晚幽怀望印痕。
志士扬旗催器业,高贤击鼓竞忠勋。
桃花源里读佳句,春燕园中鸣玉琴。
文脉犹传淑景看,乡情可寄浅芳樽。
重游故地喜新雨,昔日骊歌今又闻。
西递宏村(通韵)
左会斌(庐阳真人)
曲径通幽梦,深闺寂寞春。
红杨白果寿,碧水藕塘纯。
礼乐家国事,诗书华夏魂。
儒商雕刻在,西递望宏村!
黄公酒垆
程志和
杏花村窖老,酒肆至今香。
太白眠秋浦,杜公裁锦章。
红醪添仕彩,绿醴映财昌。
品酎歌清世,时尝壮寿康。
临涣古镇行
董万英(清心)
古镇民风朴,休闲细品茶。
毗邻相与睦,庐舍不劳夸。
一曲丝弦鼓,满杯庭树花。
色香思太白,未省夕阳斜。
访黄土髙原古村落
邹诚
大河古道越重山,风色人家傍水湾。
茅舍千年成旧梦,塔楼数载换新颜。
时闻幽壑乳泉响,感遇朝阳玉露潸。
识得人间真境界,经天纬地欲登攀。
众友作品
朱家角古镇
李青(青琴)
乌篷烟水里,青浦上河图。
闾市临千阁,石阶通九衢。
禅钟声自远,尘事梦应无。
三十六桥下,一轮明月殊。
过石界牌
李德新(长山正德)
马岭峰头驻,云林或可藏。
东瞻新半塔,北椅旧高塘。
村屋苫茅草,人家乱石墙。
民风浑素朴,太古有遗庄。
注:
石界牌位于来安县杨郢乡。
宏村诗吟
陈桂枝
画里自然村,归人暗断魂。
白云依静水,深巷锁闲门。
携手章台柳,凭栏素竹园。
身逢皆旧识,今见已忘言。
六万寨印象(新韵)
李贤龙
曲径入山深,晴霞映古村。
篱边门卧犬,溪涧柳弹琴。
处处斛花美,家家茶叶醇。
犹如仙隐地,逸境远嚣尘。
利辛状元村
闫廷卫
乡村唱古谣,李黼状元骄。
屋后飘垂柳,堂前立小桥。
家家存律韵,户户育新苗。
汗水浇园地,遗风不寂寥。
注:
李黼,字子威,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天官李村人,生于元大德二年(年),卒于元至正十二年(年)。
题鸠兹古镇
吴业荣
鸠鸟不兹生,留存千古情。
涓涓扁担水,代代富商城。
江岸繁华地,人间厚德名。
风霜添岁月,改革更年轻。
注:
扁担,指贯穿鸠兹古镇的扁担河。
初识召家楼古镇(新韵)
耿治国
日月同辉映,光波荡五亭。
诗词盘锦柱,字画舞屏风。
菊绽秋刚好,筝调曲正听。
平民淳朴韵,商贾士绅情。
忆游宏村
唐爱民
久羡宏村景,身临叹奥玄。
三雕融古宅,一井溢清泉。
钞票图形印,牛塘福寿连。
若能居此地,便是半神仙。
古村印象之元四章
张华(清河)
梨村城市外,久隐朴山南。
小瓦草微露,短墙藤半含。
砧声双水和,乡语隔田谈。
偶值归巢燕,绕祠嬉正酣。
龙川游
钱叶芳
青阴掩胜景,碧水绕龙城。
楼阁云天矗,亭台雾霭生。
庄严藏紫气,肃穆蕴幽情。
万代英才出,千秋誉美名。
注:
龙川,指龙川景区,位于皖南绩溪县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忆舅父胡家竹园村
徐杰
常记丘山后,炊烟又一村。
往来听笑语,斑驳见苔痕。
犬伏低檐巷,花开小院门。
放翁如有意,应惜古风存。
元四章村落风韵
章晋玉
宝地谁能及,人间难得逢。
层岚腾紫气,翠柳戏蛟龙。
秀脉云烟出,宗祠日月笼。
客游来此境,沉醉韵悠中。
注:
蛟龙,指元四章村落东西两条河。
古村石门高
周来枝(沐斜晖)
瑞霭随山合,幽居三里长。
青溪潜巷道,卵石筑垣墙。
俚语新腔伴,宗祠古韵藏。
名传缘李白,光大属高郎。
怀古青苗岭
王恒五
远郭徽州里,他年渡别乡。
环山龙覆地,向水虎威庄。
高树墟边茂,回溪竹外长。
我家门上店,谁造岭头坊。
福德村前社,观音寨后场。
东厢筛豆腐,西舍榨油郎。
北阜清茶厚,南坡旧酒香。
号银通市口,当铺入中岗。
婆媳孤灯泣,牌楼束发殇。
三城交古道,百屋步连廊。
阡陌农耕作,书斋课读忙。
青苗居太祖,九代一祠堂。
古村黄里颂(古风)
赵志刚
凤凰山南麓,新濉河东旁。
有村名黄里,千载山中藏。
其后天藏寺,声名响四方。
群岭三方拱,晨钟千古扬。
西土三贤供,梵音绕殿堂。
白云出远岫,甘泉泻石坊。
唐槐粗几抱,银杏数仞长。
土奇杏儿异,仁甜果肉香。
瞅瞅馋涎淌,尝尝忘故乡。
石榴为软籽,美名振八荒。
财源进内陆,产品销外洋。
三月杏花开,漫山落雪霜。
媛女频搔首,文人弄墨忙。
央视专题映,古村举世详。
黄里兮黄里,大美永无疆。
宏村印象(古风)
秦俊文
水土控南北,道佛镇东西。
宏村绵脉远,天地藏玄机。
九百年风雨,雷岗山未移。
南湖莲并蒂,禽凤戏西溪。
卧牛集瑞气,阴阳水汇奇。
枕山依势俯,朝水润村黎。
山映湖光底,水清自满堤。
临渊忆汪氏,泉涌无绝期。
风水可旺族,顺天智慧基。
五行蕴佳域,八卦坎坤离。
民居铸典范,华夏属唯一。
村巷有宽窄,沟渠同碧蹊。
徽韵结邻里,防灾携共体。
月沼纳广议,精气聚园篱。
旌表民居苑,自当问世遗。
西递宏村
宋信群
山色浑然傍水修,粉墙黛瓦竞风流。
传神雕饰龙飞舞,即景牌坊意窈悠。
祖训鸿威笺纸在,门联锦字石刀留。
丰华依旧沧桑尽,不负光名耀九州。
咏西递宏村
宋更宇
皖贾辉煌史迹留,人文胜境老徽州。
远山叠翠白云绕,近寨飞霞碧水流。
深巷高墙蝴蝶瓦,雕梁画栋木坊楼。
千年昌达承鸿运,历久弥香岁月酬。
西递宏村
胡勇(牧风)
溯史新安流远长,人文荟萃礼仪乡。
白墙淡染民居画,碧水交辉帝赐坊。
万世家风传孝悌,百年基业习文章。
小村隽妙园林景,徽韵遗存古色香。
赞安徽宏村
黄永侠(糊涂)
状若牛形今古传,桃花源里可居仙。
方塘顾影陪诗醉,碧水通溪伴月眠。
深巷灯笼迎雅客,茶坊香茗聚高贤。
宏村如画游人赞,当代骚朋共美篇。
宏村印象
李奕萱
清风柔婉穿堂巷,黛瓦飞檐生印苔。
北畔书童词赋咏,南湖鹭鸟舞姿徊。
轻摇团扇新茶焙,静看楼前嫩蕊开。
低首常思前度雨,回眸但见故人来。
宏村掠影(通韵)
宋平
清晨薄雾锁岚山,野墅八维起灶烟。
曲径碧梧闻雀鸟,方塘丹桂染桥阑。
临湖书院揺红榜,隔岸春楼倚绿园。
水墨宏村成胜境,瑶台恍若落人间。
宏村游
马俊侠
游历宏村忆六朝,临街古巷掩吴桥。
白墙黛瓦飞檐角,碧水青山幽径迢。
陌上云深花雨露,绿畴广远论逍遥。
得封华夏闻名地,古镇从今不寂寥。
印象西递宏村
马静林
依山傍水似仙乡,青瓦白墙连碧苍。
画栋雕梁天井院,澄湖清圳月池塘。
兴商重教树宏志,建业规行举共襄。
风雨沧桑成美卷,桃源遗韵史留芳。
咏宏村
杨德来(谓我何求)
江南风景世人知,最忆宏村游历时。
精栋雕梁古门第,雀巢老树映清池。
院庭幽雅竹荫石,客舍书香画畔诗。
显祖忌来黄白地,徽州不到是真痴。
宏村初见(新韵)
吴荫恨
荫浓古树隐宏村,黛瓦白墙醉客魂。
几曲沟渠来活水,一塘菡萏挹清芬。
雕梁屋宇腾金碧,励志楹联惠世人。
最是民风淳古意,兴商重教亦农耕。
宏村印记
黄莲香(月在深秋)
画里乡村徽韵隽,粉墙黛瓦隐烟尘。
南湖春晓鸳鸯戏,月沼良宵凤鹤亲。
绿柳人家浮酒冽,青苔巷陌品茶醇。
亭前古树曾留影,一别四眸相顾循。
游宏村
王爱萍
粉墙黛瓦显徽风,雕画悬梁寓意丰。
民宅家家高院落,村庄户户大迷宫。
水塘荷绿池中漾,亭阁牛桥乡里通。
少壮奔波千万里,乡间尽是白须翁。
黟县宏村(新韵)
洪光明
依河傍岭神牛卧,银杏红杨古树幽。
轻浪南湖摇翠柳,微风堤岸望闺楼。
白墙黛瓦青石道,九曲十弯水圳沟。
回首门旁针线媪,写生少女笔难收。
过三河古镇
储余根
小镇嘉名天下扬,漪流映岸好风光。
户沾灵塔恢宏气,燕咏朱檐雅致章。
百姓家中书历史,万年台上演沧桑。
春来柳绿花争艳,阵阵游人醉画廊。
老屋葛公堂
操礼端
童年客住葛家庄,暗四明三大瓦房。
临水前门斑竹翠,依山后院桂花香。
搜星赏月登天井,看戏观灯坐画廊。
长幼尊卑皆友善,宗亲五世乐同堂。
咏古村拜相岭
侯启剑
一湾碧水一湾情,晓雨初晴相岭行。
瑞阁红廊流墨色,祥亭紫柱撰诗声。
千番霞染迷横笛,几度云飞醉古筝。
往昔英雄烟逝去,独留剑气振华城。
访谢家村
章万福
闲步一村又一村,寻诗再入谢家门。
风流轶事传千古,雨巷幽情别一番。
旖旎山川时代印,和谐韵致景观繁。
桃花井畔沧桑品,老树雄狮述寓言。
夏日古镇周庄
陈璟(心静观海)
榴裙惹尽百花香,桥下清凉绕古墙。
石板条条深窄巷,扁舟也可入厢房。
栈牌挥墨行流水,客密招来酒盏忙。
且醉迟迟归落处,抚琴吹动美人芳。
朱邸流芳
檀继升(木之)
断垣绿蔓玉阶斜,黛瓦青砖官宦家。
雕槛沉浮铨邑吏,花窗经纬谱年华。
廊桥月送涛声近,联柱日移山影遐。
幸得盛时朱邸在,始存古韵浩津涯。
咏周潭老街
周著久
古镇周潭有盛名,人称江北小南京。
飞檐店面流遗韵,嵌石街心引赞声。
前望沙湖千舸过,后临牛埠万车行。
几回梦见当年景,勾起丝丝惋惜情。
注:
沙湖、牛埠皆为地名。
赤滩古镇见闻
黄少平
青青石板践成槽,古宅飞檐浮木雕。
供奉财神躬揖拜,虔诚佛祖跪香烧。
春光草绿风筝舞,夏日河清皮艇摇。
叶挺音容今宛在,英雄浩气永垂昭。
泉水洼古寨
周陶胜
溪前岭后一排房,百户村庄五里长。
独立小楼连大路,敞开宽院垒高墙。
泉流不尽时时涌,野味无穷日日尝。
世外桃源最宜住,清幽环境胜天堂。
上海新场古镇
方庆建
海涂远遁盐花谢,悬布开炉馐味香。
跨水拱桥笼罩夜,推扉院落竹间墙。
奚厅吴栋明清起,石板青龙南北当。
老屋邻人叙长短,酒吧闲坐大姑娘。
访古村石门高(新韵)
阮毅民
龙须东溯上云端,开朗豁然见碧天。
屋顶青山屋下瀑,窗前明月耳中鹣。
元清兵火毁祠宇,汉晋遗民挺大千。
多难高家逢盛世,雄风重振著新篇。
注:
1.古村石门高,座落在贵池棠溪镇以南,其东南和西南分别与青阳、石台毗邻。
2.龙须,龙须河,发源于石门高深山,流至灌口境内注入秋浦河。
访贵池元四章古村
方晓舜
历尽前朝雪与霜,春风得意枕河旁。
小桥流水槐荫树,黛瓦雕窗薜荔墙。
三进层楼连叠院,四坡天雨入归堂。
儿孙绕膝农家乐,人寿年丰日月长。
咏南溪古寨
方晔
兵燹招延华夏愁,匈奴后裔南溪走。
山墙街弄成村居,碉屋箭楼防贼寇。
古井水枯说汉青,歌谣声异唱田狩。
如今此地是花园,拴马墩兮情义留。
题故里垄上
钱义贵
垄上人家村落小,唐时风貌故园遥。
茶亭歇脚听书鼓,酒肆酬朋看客聊。
绕里古枫围石桌,环村修竹掩溪桥。
不输陶令桃源境,更胜东庄渔浦饶。
阜南焦坡古村
王兴昌
皖北焦坡名胜多,背依阜市面陶河。
子胥伍举住居地,苏轼醉翁游赏荷。
秋水鱼肥品佳味,奇泉酒美溢香波。
花园古寺今犹在,椒邑变迁尤可歌。
注:
椒邑是焦坡的古称。
咏龙潭寨
储少华
环村三面绕群峰,一水中分两岸踪。
黛瓦青砖涵竹韵,雕栏玉树隐花容。
春归五福宜鸣凤,潭静四时堪卧龙。
最喜香炉天地近,朝霞恰似玉芙蓉。
注:
龙潭寨村位于安徽省太湖县汤泉乡境内,年底,被国家三部委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境内有龙潭、胡氏宗祠、五福桥、香炉尖等景点。
山乡古村(孤雁格)
代文英(英夫人)
羊肠小道有来人,扶杖老翁依栅门。
溪水潺潺巡柳色,月光淡淡映乡魂。
禽惊树绕过邻静,犬吠山鸣接客尊。
袅袅炊烟莺语地,花香满路古稀村。
记忆中的江南古村落
吴根甫
雕梁厦屋兽环门,石径溜光穿古村。
水绕千家谁捣杵,花开各处客游园。
炊烟香袅横斜巷,夕照金涂上下屯。
翘角飞檐神韵足,民风质朴醉吟魂。
江塘风情
汪汉云
惊览太湖成就丰,江塘百业更兴隆。
古楼旧阁盈盈月,柳岸菏池爽爽风。
五代同堂亲切切,万民齐富乐融融。
围炉趣话古今事,家国情怀系酒中。
游池州四元村
何瑞霖
望处青山云叠翠,寻时村落迹怡情。
双溪抱子流新韵,雅阁飘歌伴古筝。
带雾山莺啼尚小,鸣晨云雀唱高声。
闲游仙境兴难尽?醉在诗乡忘返程。
清河太平古村
毕坤
青山绿水绕村行,四季花香百鸟鸣。
笔架峰峦含日丽,古泉河柳拂波清。
观音洞上神仙坐,野屋塘边楼影横。
开发招来八方客,农家乐里见光明。
登临涣古茶楼
蔡武汉(辰霜)
晴光趁好漫登楼,古色古香抬眼收。
云案几条人浅坐,棒茶数碗客长留。
耳闻远近三千事,心接江湖九十州。
历尽百年仍本色,舌尖味满笑王侯。
古镇叙怀
萧泉林(弋江闲客)
重临故地甚留连,青石都街结厚缘。
昔日商人行似织,而今游客绝踪焉。
吊楼阁下寻前梦,老店厅堂悬断椽。
繁盛已成伤往事,聊将怀念赋诗笺。
注:
章渡镇古称西来一镇,其吊栋阁声誉海外。我童年少年曾在此镇度过,昔日繁华虽已不再,仍不时萦绕梦里。
苏埠老街
李燕来
足踏长街青石板,倾心古雅意缠绵。
铁砧锤落吟新曲,商铺旗摇舞紫烟。
越径生风流玉韵,依轩放目结尘缘。
欲穷小巷繁华景,不是骚人也会颠。
石牌古镇
章河生
熙来攘往賈商留,风雅千年韵未休。
日绚临街尝顶雪,塘清纵目品双楼。
长堤同马风撩柳,碧水皖河浪遏舟。
多少急洪汹涌过,鲶鱼头立砥中流。
注:
1.顶雪:石牌土特产顶雪贡糕。
2.塘:石牌往西三五里有湖名“麻塘”。
3.双楼:京剧名伶杨月楼、杨小楼父子。
4.同马:同马大堤。皖河长堤之石牌段。
5.鲶鱼头:皖河石牌段中的一孤岛。
访棠溪石门高
江向鸿
北斗星形如栉摆,青砖黛瓦建房材。
潺湲泉水穿堂寨,突兀山门迎客孩。
高霁归田声绩在,诗仙挥墨九华开。
文昌楼上叹兴败,古道徽商积万财。
注:
高霁唐秋浦人,字暄之。隐居石门山桃花坞,工诗。李白游九华山,与霁等游眺,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古镇红庙
陈永龙(退休老玩童)
古承红庙现荣昌,林茂花奇稻荷香。
西矗七师英杰馆,北边银寺锦山庄。
楼台亭榭裁云铺,讯电交通织网张。
国授四星红景地,喜迎华夏友观光。
古镇独山
彭德和
古色古香惟独山,将军名镇矗其间。
粉墙黛瓦飞檐翘,流水小桥幽径弯。
瓜片芬芳弥万户,桂花馨气入千关。
老区今日换新貌,徽韵徽风耀靓颜。
注:
独山古镇曾是革命老区,一镇16将,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镇;六安瓜片的主产地,桂花遍布全镇。
游查济古镇
毕道成
四面环山古色庄,三溪倒影马头墙。
小桥流水连千户,高塔凌云眺八乡。
百座祠堂书逸史,数尊庙宇咏沧桑。
牌坊林立莺啼柳,一幅珍图亮画廊。
胡家涝古宣纸厂遗址(新韵)
丁建国(中南山樵夫)
胡家古寨那时忙,涝启白宣纸故乡。
技术传播皆制造,科学奉献助弘扬。
曾经鼎盛因灾毁,往日辉煌依旧藏。
遍野屋基文物累,留得史证号沧桑。
过黄泥古镇
刘结根(安徽潜山)
皖国千年留古镇,山连水转唱如今。
青砖黛瓦三街远,斗拱飞檐六巷深。
漫说沧桑添野趣,久知风雨更高吟。
依然睥睨潜怀太,惹客徘徊幸见临。
注:
黄泥镇位于潜山、怀宁、太湖三县交界处。一帆通四海,百店贸三衢。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千年水埠,皖国古镇之称。
诸葛八卦村
陶柏林(深山秋林)
诸葛村庄玄妙藏,神奇建筑九州扬。
阴阳八卦鱼图巧,道巷九宫街口茫。
孤独造型超智慧,明清风格印砖墙。
身临其境穿今昔,古色沉香惊叹长。
高埠老街
张旭东
四十年前风水地,贾商云集货声牛。
三街连接繁华埠,百姓亲和隐逸楼。
普济慈庵神佑庇,拱桥畔岸路通悠。
光阴渐冉成遥忆,旧貌新颜岁月酬。
注:
高埠老街由上街,中街,下街三街组成。普济慈庵,普济庵,现称大王庙,普济桥,现称扬桥。
池州元四章村行
丁韶
车似飞黄剪烁阳,诗朋元四读华章。
双溪抱子怀慈爱,太朴藏龙衍栋梁。
古院参差徽韵载,贤祠高阔紫云翔,
几家锣鼓喧婚娶,满眼梧桐聚凤凰。
注:
元四乡是池州的几百年的古村落。
独山
童天明
一颗明珠天上降,九龙哄抢落民谣。
独山因此传佳句,竹马竹人听凤箫。
孤庙径深青石殿,飞泉自转霸王桥。
渔歌唱晚水乡乐,落鹜时而击汐潮。
生态温桥村印象
江菊生
白云溶洞自然成,道教灵源观上名。
千载乔枫迎远客,百年戏曲出精英。
龙池汩汩清泉涌,斗姆青青果木荣。
踏水桥横悠古道,宜人生态惠民生。
咏皖北名村蒙村
梁永坚
溽暑游踪不计劳,蒙村一睹慧光标。
石镌雕像威严立,砖砌祠堂婀娜翘。
村史馆中钤既往,尼姑庵内印今朝。
常常镜鉴开来后,每每青春竞弄潮。
注:
1.石镌雕像,指傅有德像。
2.砖砌祠堂,指张姓祠堂。
老关岭老街
黄爱玲(玲馨儿)
一块界碑分两城,残垣断壁乱墟横。
街头巷尾炉烟冷,栏外窗台藤蔓盈。
曾是繁荣商贸地,如今空寂竹林声。
沧桑百载后人忆,耀武扬威再执擎。
石牌古镇遐思
产金来
说起石牌谁不知,黄梅一曲惹人痴。
牛郎织女鹊桥会,董永仙姑窑洞离。
怀调南游奔浙演,徽班北上往京移。
东风正劲民欢乐,引凤筑巢欣有期。
游苏州古镇见闻
钱钟
漫步姑苏古韵飘,灰墙轩户挂龙绡。
涓涓雨点流青石,款款柳丝垂小桥。
水巷岸边深宅老,乌蓬船上丽人娇。
随波应橹姿婀娜,轻起丹唇昆剧谣。
合肥柘皋镇寻古
徐超
古镇千年名不虚,山川遗事几回书。
抗金利戟湮荒土,盟鲁高坛隐学庐。
月亮地中油菜盛,玉栏桥畔野花疏。
却看巷口斜飞燕,依旧衔泥巢旧闾。
古村感怀
丁宪杰
陶瓦烟村互用墙,多家共巷夏幽凉。
绵长石径通街市,远近亲邻尽嗣芳。
眼见楼台云起卷,耳闻宴会酒流觞。
难为昔日人情味,好在新程达阜康。
高炉古镇赋
张文岭
文明古镇岁悠悠,涡水蜿蜒日月稠。
老子讲经贤阁建,曹操炼戟锻炉筹。
荡舟范蠡兴商贾,吟会嵇康赋百秋。
道德圣书传世代,英才辈出竞风流。
古村南屏
许建荣(白雪仙子)
红杏碧桃春自开,南屏晴色照人来。
墙窥旧宅傍脩竹,巷转农家蹑绿苔。
祠阁瞻云深有致,乡风逸韵美无猜。
当年菊豆名遐迩,影视村行莫便回。
桃溪古镇
解明珍(腊梅)
商贾桥横南北通,货源广贸日天隆。
桃花盈水涨春浪,黛瓦飞檐载古风。
千里云帆时去远,满江渔火夜归红。
声轻不绝梵音绕,香刹寺前心念空。
注:
舒城县桃溪古镇,有“桃溪春浪”之胜景。
古村楼房湾
张世芳(疏影)
彩岭明珠第一楼,古香古色史悠悠。
青砖黛瓦存遗韵,天井飞檐吸眼眸。
三面环山生态美,双溪绕宅水波柔。
春秋数易豪华去,寒暑频更胜迹留。
注:
彩岭:村名。属于金寨县。
过故人庄。
赵心安(静心居士)
经年又过故人庄,怕我迷途候道旁。
陌上枝头群鸟唱,园中花底众蜂狂。
晴驱屋后青杨暗,风送门前芍药香。
老友重逢无限意,品茶谈笑话农桑。
江苏同理古镇怀咏(古风)
熊丰运(百味人生)
卌九虹桥伴人家,富土古镇尽物华。
五湖环抱天宝地,七岛映水嵌珠花。
潺潺流水漾轻舟,黛瓦白墙沐紫霞。
江南水乡千载盛,举世无双谁不夸。
古村新象(新韵)
罗辉
美好新村省榜名,今朝后寨怎昔同。
楼房幢幢花香漫,大道条条宝马行。
岸柳长河凝翠玉,亭台轩榭掩芳丛。
儿童晨读震林樾,老叟暮拳广场中。
墨客群游各献韵,画家独至暗抒情。
赞皖南古村落
祝军
神州最美古村落,当数皖南颜色多。
黛瓦白墙青石路,灰桥碧水绿兜箩。
虬檐翘角出才俊,画卉雕花飞玉娥。
和睦自然天造化,骚人雅兴抒心歌。
肥西县三河镇
范安萍
幸逢三月好阳春,恍若徽州古迹巡。
举炮长鸣惊鹊岸,推车温语助乡邻。
远山叠翠桃花俏,青石流香米酒醇。
天籁为何声不息,缘来庐剧在怀亲。
咏亳州花戏楼
张丽华(平安幸福)
千古流芳花戏楼,名人轶事美声留。
华佗医术歌无尽。曹氏功劳赞不休。
精巧雕工奇趣现,辉煌史册韵风优。
青砖黛瓦皆成剧,如意馨香荡九州。
重游齐云山
汪邦根
齐云故地喜重游,丹壁摩崖越万秋。
绿水虚怀藏画卷,青山着意叠泥楼。
螺蛳峰上亭台望,登步桥头舸转悠。
尚忆青春残夜读,半生痴绝梦徽州。
过呈坎
彭庆辉(半盏茶)
村前碧水映天光,八卦迷宫矮石墙。
设坎平安堪得正,系绫幸福自维长。
知文守洁闺楼宅,识理为贤燕翼堂。
应接不闲徽建筑,小街短巷乐徜徉。
开城古镇(古风)
许锦先(严吾)
闲暇同题聊古镇,由衷即兴话开城。
永安河畔痴相守,都督山旁喜傍生。
实业传承留杰作,千秋史论颂嘉名。
青砖黛瓦寻常见,窄巷飞檐遍处呈。
猎猎招旗迎贵客,亲亲吆喝送温情。
雕楼商铺排排立,车辙匾纹凿凿惊。
三孔石桥欢过往,百年老店笑亏盈。
民居错落存遗貌,曲径通幽达昌明。
恬静沧桑流岁月,富饶美丽现峥嵘。
藏经洞内藏经典,报国寺中报梵声。
水上行船闯天下,田间擂鼓享和平。
吉祥如意黎人乐,幸福康宁世道清。
尚礼崇文扬盛誉,尊师重教育精英。
潮流顺应谋规划,政策扶持展旆旌。
协力同心豪进取,集思广益巧耘耕。
高歌迈入新时代,快马加鞭奔前程。
注:
无为县开城古镇有千余年历史,始建时有城堡而无城门,故名。
江南第一村呈坎
盛薇含
玉带穿村过,天成八卦图。
枕山人近月,抱水一尘无。
注:
玉带指龙溪河。
镇远古镇
张晓明
门户黔东滇楚钥,丝绸古镇达南疆。
一经薄雾穿山脚,两峡溪流入寨忙。
注:
镇远古镇被称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
古镇风韵
樊晓华
黛瓦青墙柳似烟,飞檐翘角绘屏前。
绩溪美景浑如梦,太极湖村聚众贤。
汪家大湾(新韵)
王茹
历史变迁追溯远,民风淳厚小山村。
诗寻千载存遗梦,时代潮头奏雅音。
东至南溪古寨
叶祥征
千载南溪远古村,匈奴部落嫡传孙。
黄巢之乱避山地,家谱碉楼见烙痕。
游宏村
笪先明
粉墙朱户自奇葩,傍水依山百姓家。
此处江南真胜境,游人来后竞相夸。
宏村印象
周伶俐
三思三水九堂楼,石木砖雕千百秋。
小院书香关不住,宏村徽韵尽风流。
注:
1、三思:思齐堂、思济堂、思成堂。是宏村保持较为完好民居组成的木雕楼。
2、三水:水圳、月沼、南湖。是宏村拥有的古水系。
古村元四章
章新最(新曲醉歌)
北水南流人气旺,古村千载史悠长。
人文遗迹含深义,家训传承美誉扬。
注:
古村元四章坐落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境内,为全国文明村之一,章氏家训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
乌镇
张震
戏坞茶亭水巷幽,月牙桥下过轻舟。
桨声灯影春宵里,舣岸门前问酒楼。
苏家埠老街
邢梅虹(文虹)
青石板中车辙延,斜阳一缕袅炊烟。
悠悠隧道三千梦,飘出明清香更绵。
查济古村
王成志
青砖黛瓦马头墙,碧水横桥石做梁。
淡定从容千百载,雅清灵秀若娇娘。
游黄田古镇有感
张志强
群山竞秀绕黄田,花壁依溪路水连。
自古书香薰雅士,孝融船屋驶千年!
注:
一名常年出海的孝子为解母亲思儿之痛,为母建造的船形房屋。
琴溪
贺云祥
东出泾川十里余,山横水曲隐樵渔。
琴高昔日飞仙处,百尺琼楼入紫虚。
注:
琴溪古镇,在安徽省泾县东北八公里处,传说琴高在此炼丹羽化登仙时,于溪中投丹炉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浣溪沙周潭古镇
许周宗
百镇周潭是一家,明清建筑说繁华。依山面水景清嘉。
新厦巍峨文物毁,老街衰落雨风斜,每临其境憾无涯。
注:
一九九五年省建设厅出版全省内百家集镇,周潭镇是其一。
生查子北门老街
李淑琦
黛瓦灰墙楼,铺石为街道。已是客流稀,但见闲翁媪。
犹记车马喧,商贾行情好。世事历沧桑,物是人非了。
点绛唇徽州印象
金波(庐州醉羊)
水秀山青,遥看黛瓦衔朱户。牌坊不语,静守儒商路。
小院雕楼,徽韵民风古。斜阳暮,溪桥月浦,梦里桃源处。
卜算子宏村
徐尧林
八百载民居,千百人常住。欲问宏村在那边,黟县城东处。
有幸昨前来,但怅今离去。犹恋江南一宝珠,择日还重聚。
踏莎行长临河古镇
徐惠君
入望长临,寻幽古意。湖呈碧色增奇丽。青砖小瓦映明霞,长街曲巷连庭砌。
土俗深淳,民风粹美。老街邮驿情相寄。小桥流水绕亭台,浑如想象蓬莱地。
喝火令宏村印象
俞爱情(愚者)
古树遮衢路,青砖砌黛墙。百年烟雨古村庄。泉绕好音流淌,甘泽润柔肠。
世代徽商地,英才仕宦乡。小楼幽巷着沧桑。笑也风流,笑也醉红妆,笑也逸情飘荡,丽日照芬芳。
南乡一剪梅木渎古镇
吴文燕
千户枕清波,柳拂船娘小酒窝。两岸参差多酒肆,情满溪河,韵满溪河。
吴地已沉戈,越女当年故事多。莫议吴王成与败,成亦如歌,亡亦如歌。
鹧鸪天九八年游西递村记
杨吉刚(淮北愚叟)
四面青山霞彩稠,桃花源里水西流。李胡宗族迁居旺,街巷岑楼行景幽。
明清貌,誉春秋。三雕三绝近鳌头。世遗名录荣登载,桂馥兰馨逸五洲。
注:
1、西递村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2、三雕为砖雕、木雕、石雕;三绝为民居、牌坊、祠堂。
鹧鸪天山村向晚
张朝海
林木青幽隐鹤仙。几人耕种几人闲。粉墙藏韵家风厚,黛瓦盘诗祖业延。
情切切,意绵绵。清溪野陌水含烟。山村向晚霞光照,胜似瑶池醉暮天。
鹧鸪天古村新貌
游佳驹
依岭傍湖云里家,高山幽谷太平茶。门前杨柳润春色,阡陌黄莺唱野花。
迎风雨,沫朝霞,乡亲正遇好生涯,回眸百姓新楼影,世外桃源谁不夸。
鹧鸪天春赏徽州古村
季学兰(幽兰一束)
黛瓦飞檐驾粉墙,东风助力菜花黄。层层金浪追红日,缕缕馨香袭锦裳。
欢声竞,纸鸢扬,儿童嬉逐蝶儿慌。唯祈雨顺农家乐,坐爱丰年笑满仓。
一斛珠宏村
胡雪梅
云烟缥缈。江南三月春光好。深流静水村庄绕,婉转莺歌,付与金杯倒。
世外桃源闻古道,青山叠翠萦怀抱。自然遗产人文诏。入眼真真,绝胜临蓬岛。
临江仙周末游漫园
孙泓(秋风)
白墙灰瓦清香注,紫藤静守流年。亭台楼榭水云间,楹联妙句,随景入心田。
徽风掩翠无人处,黄猫逗趣廊前。绿荫底下好成眠。幽篁深处,曾锁几婵娟。
蝶恋花元四章古村落
柯其正
抱子群山千叠翠,天地生精、引脉双流馈。利族养丁曾显贵,垂名几为光阴废。
数进宗祠牌匾味,馥郁陈香、飞鸟犹能醉。恍若琐窗人未睡,相迎倒屐挥衣袂。
蝶恋花赞三河古镇
王立新
楼阁亭台杨柳树,一巷长街,不见回归路。穿越牌坊犹漫步。振宁府地欢心趣。
山水相连难易去,早有船家,好似浮云渡。万佛湖中多壮举。龙河口上倾心语。
满庭芳古镇开城赋
王明志
柳影扶疏,钟声隐约,小桥流水斜阳。粉墙黛瓦,紫燕绕轩廊。小巷谢王旧事,梦犹在、书拾寻常。长安旅,凭栏遥望,愁绪入愁乡。
老街曾相忆,客商云集,爆米盈香。看鸬鹚,永安河逐鱼忙。临水而居老屋,石板道、烟雨沧桑。春秋赋,诗怀古镇,新月枕吟窗。
满庭芳采风吕辉村
孙正军(敬亭山风)
狮象争雄,凤凰展翅,烟岚萦绕山梁。古松罗汉,苍翠共修篁。奔泻龙宫响水,涌银瀑,辉映霞光。藏林海,白云禅寺,钟鼓远悠扬。
蜿蜒清洁径,串联琼阁,衔接亭廊。不时有,新鲜腊货飘香。更仰吕辉塑像,凌霄汉,气宇轩昂。冬临此,山村美景,岂止壮吟囊?
注:
吕辉村,是以抗日烈士吕辉名字命名的古村落,位于宣州区溪口镇。狮山、象山、凤凰山、高峰山等山峦,古松罗汉、龙宫响水等“高峰山十景”如星落棋布。
[南吕·四块玉]查济村
程源红(润物细无声)
都姓查,祠堂码。翘角飞檐古村葩,依山傍水园林画。四进门,三座塔,万户家。
[正宫·汉东山]水乡古镇
张信旨(清风十八)
沿河筑碧波,随路懒云窝。环环茧抱着,此境也么哥,绝胜棋盘数婆娑。船接荷,桥映娥,客穿梭。
●春光明媚之秀里
秦德林
打开尘封的印迹
我似乎曾经来过这里
皖南的春意
倒映在这秀色斑斓里
古朴中含着羞怩
青砖黛瓦
廊坊厅堂
都沉睡在
徽文化的意境里
我默默地巡视
捕捉每一神秘的瞬间
一条条幽深清静的小巷
每一块神灵质朴的路石
都记录着沉甸甸的往事
我似乎又看到
那婀娜多姿的身影
踏着石板小道
在幽静的巷子里沉思缓行
那春雨落地的声音
是白墙黛瓦下的叹息
而今我在默默的凝望中
将自己久封的窗开启
明媚的春光里
廊桥流水中
却倒映着空荡荡的小巷
●皖北皇家古村落遗址大庙村
刘虎
看见你
就想起西汉的酒旗
那木门上的门栓
看惯了
醉了千年的风月
我说不清你有多么厚重
金戈铁马已化为云烟
花与花在废墟上对话
麦子与麦子在地里漫话当年
青荷在水中轮回开花
昆虫在诗页里呢喃
那声音
仿佛是古寺里悟不透的禅
一切都老了
村庄里没有古老的皇冠
草根都在自我展示
我看了许久
一切都带着我的乡愁
比如
狗尾巴草
断壁残垣
我拿起笔
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诗人
皇家古村落遗址
在唐宋诗词里继续吟唱
人可以忘记所有的不幸
而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名利是浮云
故乡的泥土才是自己的珍宝
●忆宏村
章银萍
你象大自然的流韵,
将黛瓦灰墙,
融入绿水青山。
像一曲悠扬的琴声,
欲为你,
我的亲人啊,
细细弹唱。
象时光细细在打磨:
端凝仁爱,
玉般温润,
月般高洁,
打磨出你君子般坦荡情怀。
你将一曲清欢,
献给世人,
献给子孙,
献给天地四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往期回顾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新年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感恩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家园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友情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乡村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咏春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清明篇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劳动者之歌
安徽省诗协同主题笔会:学子之歌
安徽省诗协同主题笔会:故乡的山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夏韵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访友
安徽省诗词协会同主题笔会:咏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