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吴桥杂谈吴桥古树探寻旧吴桥两棵古

白癜风初期的症状 http://m.39.net/pf/a_4721404.html

金大定二年(年)前,吴桥镇(今铁城镇)还属将陵县。就在这一年,改为吴桥县,属河北路景州管辖。这时的吴桥县面积是比较大的,为现在面积的1.16倍。单说东和南两个方向。东起刘朝士庄(保店西南方向,年改西刘朝村,今属宁津县大曹镇)。南起阎王张、避雪店(今属赵虎镇,位于德州市北外环高架桥南)。年11月,河北、山东两省以漳卫新河为界,左岸为河北省,右岸为山东省,将原来吴桥县大赵、张敖、西塘三个公社的75个自然村划归宁津县,又将赵虎、赵宅、赵芙蓉、刘汉4个公社75个自然村划归陵县。年6月,赵虎乡和赵宅乡合并为赵虎镇。

年7月,由德州市天衢新区管辖有74个行政村多口人的赵虎镇,驻地为赵虎村。赵虎村是有故事的,明洪武二十二年(年),由赵喜芳、赵喜龙由即墨县最早来此建村居住,借赵公明骑虎之威,取褒义命村名为“赵虎”。赵虎镇最北边,减河对岸是李自贤村,南边减河对岸是小天罡村。吴桥县通过减河去赵虎镇有两座中型桥,北边桥是于仲举,对岸是岔河北村。

南边桥是王杠桥(桥西堤下这一片地方海拔23.0,是吴桥县最高点),对岸是大高家店村,有多口人。

站在大高家店河堤东望,就发现不远有一棵大树,行百米,沿街朝南有一大门,是崔氏人家。院中有一古槐,根深枝壮。主干完整,无有伤疤、窟窿,高约四米多,近两搂粗。冬日里风骨傲然,着实好看,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多只喜鹊登枝,喳喳喳喳叫个不停。相传这棵树是明朝中期种植的,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如今它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古槐无言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听说我们是桑园的,主人很热情,忙递烟、倒水,介绍说:“这里原先就是老吴桥地界,娘家人来了,亲啊,咱们是一家人啊!”南边邻村王英也有一棵更古老的槐树,我们又开车南行二里,到了有着1多口人的王英村。相传该村始建于元太祖三年(年),村里有名叫王英的英雄好汉,因武艺高强,而名震四方,久而久之四方八庄村民随之呼为王英。因村大人多有财主,为防匪防盗,曾建有土城。经老人们指点,在十字街西50米道南边,我们发现了这棵大槐树,树身两搂粗,高三米,因四周宽敞,树枝向周围伸展,树形优美。

茂盛依旧,历经风雨沧桑,年古槐见证王英村古往今来。树上搭有喜鹊窝,树干朝北有一上宽下窄、高约一米有余的树洞,能容一个大人,树堂并不腐朽。树上有人用红布包裹,过年时还有善男信女来到这里上供、烧香、叩拜,这里成了人们纳凉、怀古的好地方。

顺着古槐大街一直往西行米,来到了减河大堤,对岸南边是小天罡,北边是大天罡。

无巧不成书,成书在吴桥。赵虎镇沿减河有两棵古槐,对岸的杨家寺乡也同样有两棵。南边一棵明槐在西潘村。

北边一棵清槐在杨家寺村张志良家院里。

河东的两槐与河西的两槐,村庄方位(东北西南),距离(二里多),树龄(南老北轻),可以说似乎相同。就像上天提前巧妙安排的一样。

正是:

赵虎镇,地广阔。老吴桥,没有错。

河一条,桥两座。去那里,来回过。

看古槐,有两棵。展雄姿,显气魄。

论沧桑,它诉说。寻故地,有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wh/1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