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年):
沧州都市区按照“一城五区五组团”的空间布局。一城:即沧州都市区;五区:即新华区、运河区、渤海新区,以及沧县、青县撤县改区;五组团:即主城区、黄骅新城、青县城区、临港新城、海兴城区五大组团。
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快推进沧州行政区划的调整,积极稳妥推动撤县设区、撤县并区,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市框架。推进统一规划和城市建设,将黄骅新城、主城区及渤海新区港城区统一纳入沧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范围,强化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承载能力。沧州主城区:对平方公里高速合围区域实施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海绵城市目标,突出抓好市政道路、供排水、防洪除涝、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园林绿化等相关设施,补齐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渤海新区:突出沿海特色,调整完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交通路网、水电气暖、信息通讯、商务服务、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商务往来和群众生活创造良好环境,逐步建成与现代化港口相适应、与产业园区同步发展、具备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的宜居宜业生态型新城区。
多星”即其他各县(市)城区和部分中心镇。在“一核”带动下,不断增强县域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县城和特色镇的产业发展水平、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职能,形成星罗棋布的城乡统筹发展的节点。
“一轴”即石黄城镇发展轴。主要是依托石黄高速公路,形成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三带”即沿海发展带、京沪发展带和京九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发挥区位、港口及土地资源等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加快城市人口聚集,形成全市城镇和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沪发展带以泊头、南皮联合片区以及盐山、孟村同城化地区为依托,发挥两县、市聚集优势,形成全市城镇化的南部增长极。京九发展带以任丘、肃宁、河间城镇群为主体,以建设白洋淀产业新城为抓手,加快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京津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最终建成全市城镇化的西部增长极。
在规划中,到年,各县(市)中心城区规模均达到15万人以上,泊头、河间、盐山、肃宁、献县、南皮发展为中等城市,东光、吴桥、孟村、海兴发展为高标准小城市,成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县域中心。
每个县(市)选择基础较好的1-3个建制镇作为重点镇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塑造特色,提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鼓励大量农村留守人口有序迁入,化解由劳动力外出所带来的各种农村社会问题。规划重点镇人口规模平均达到5万人以上。同时加快一般镇发展,力争规划期末一般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左右。
全面放开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本地农业转移人口有落户意愿的均可办理落户。以拥有合法稳定的职业或住所(含租赁)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各类人才落户限制,放宽投靠落户范围,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员其父母、子女均可投靠落户,对省外人员落户实行与省内人员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