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演前,马戏团把十四头老虎放进表演场里走动,适应场地。“给它们时间拉屎撒尿,正式表演时别影响观感。”驯兽师说。(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文
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
南方周末实习生韩钰泽
一阵阵焦躁的虎啸嘶吼,不只是动物园特有的声音,在“马戏之乡”安徽宿州埇桥区,走进农家也可以听到。
至少有头东北虎、只非洲狮常年蛰伏于此,像慵懒的大猫一样,在农家院内十几平米的笼舍或更小的笼子里绕圈。
在马戏团动物驯养场的院子里,饲养员带着2个月大的小老虎出来晒太阳。(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
它们曾在天南海北的动物园里表演,如今都“宅”起来了——近几年来,政策叫停、动物保护主义者抵制,马戏团数量锐减,经营惨淡。
在一些马戏团开始“赊账”给老虎买肉吃的窘境下,年3月,全国家马戏团长联名给国务院、住建部写公开信,恳求修改政策。
“给濒临灭亡的千万只珍稀动物重开生路!”这两份附有每位团长的手机号、盖了签名红印的公开信中,不只是马戏人的呼喊,还有对动物的无奈救赎。
他们还给动物保护组织写投诉书,言辞极为激烈。那种困兽犹斗的绝望情绪,正从笼子里的猛兽转移到马戏人身上。
他们、它们都在痛苦地寻找出路。
“都到了存亡关头了”
年春节过后,有“马戏大王”之称的于金生拟好了公开信的草稿。
他是河北吴桥杂技世家的第十九代传人。“住建部禁止动物表演后,马戏团已经流浪六七年了。”年4月4日,他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声音高亢而急迫,“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行为,严重干扰了马戏团的正常经营。我们这些团体必须联合起来反抗了!”
年,住建部下发《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动物园“严禁动物表演”。年9月1日,广州动物园宣布园内经营24年的马戏表演停止营业,但马戏团拒绝搬迁。这次事件也成为马戏表演的标志性事件,马戏团们逐步从城市动物园搬到了野生、私营动物园,或转为流动性短期商演的“跑团”。
于金生希望联合更多人,他找到了宿州市埇桥区马戏协会会长杨志远。宿州马戏几乎占据了全国近70%的市场,一些注册在外省的马戏团,也大多出自宿州。
此时的杨志远,也刚刚遭到志愿者投诉而停演了45天。
年近七旬的杨志远人称“中国第一虎”。他现在带领的表演团能让14只老虎同时登台,其规模在国内十分少见。退休前,他在国内唯一一家国营动物表演团体——宿县动物表演团(明星马戏团前身)当了近30年的团长。
于杨二人一拍即合,当即拉了一个白癫疯怎么治疗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