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年度“最美吴桥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第二期)
(按姓氏笔画排序)
21.李增民
男,47岁,中共党员,杨家寺乡张庄村村民。几年前,李增民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豪宅毅然返乡务农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他经过多次赴外地种植基地考察,成立了润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余万元,建成现代化温室大棚23个,春秋大棚18个。他带领村民定期到外地参观寻求致富途径,开拓蔬果市场,几年来,已累计向京津市场输送新鲜瓜果余万斤,带动周边户人脱贫致富。
22.张应芬
女,63岁,铁城镇梁中村村民。17年前,张应芬的公公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离不开人,丈夫要务农、打零工赚钱养家,她就担起了伺候老人的重任,17年如一日,她每天都要给老人擦脸、洗漱、喂水喂饭、吃药,为老人端屎端尿…村里人直夸她的公公有福气,张应芬用弱小而坚强的臂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用爱和孝心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的含义。
23.张雪超
男,32岁,中共党员,沟店铺乡沟店铺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的事他总是做到事无巨细,刚上任时,他发现村里的扩音器材坏了,村里没有钱,他就自己拿钱买了一套扩音器材,他发现有几处田间路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又自己出钱维修了这些田间路,他带领村民维修自来水管道、扩宽村里道路、维修田间小路,每逢过节都去慰问贫困家庭并赠予生活必需品,碰到生活中遇到困难的群众他还会资助一些钱,他的善行得到了全村百姓的高度赞扬。
24.孟献娜
女,44岁,中共党员,县新兴路小学教师。参加工作25年来,一心扑在教育上,勇挑重担。除了上课,每一个课间都会和学生们在一起,或指导或游戏,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她任教的班级优秀率达到了90%,曾在病痛折磨下,她依然不忘初心,继续投入工作。曾获全市青年教师评优课荣获二等奖、全市数学教师评优课荣获一等奖、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25.杨立新
女,53岁,杨家寺乡李自贤村村民。几年前,婆婆被检查出患了肺癌,生活不能自理,当时杨立新刚做完两次手术,她顾不上自己还没痊愈的身体就尽心尽力地服侍婆婆,她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婆婆穿鞋、洗脸,不分昼夜地守在婆婆身边,给婆婆端茶倒水、喂药喂饭、洗澡擦身、伺候大小便。为了让婆婆多吃点饭,杨立新还变着花样为婆婆准备各种吃的。四年来,她从来不叫苦、不喊累,无怨无悔地尽着一个为人儿女的孝心。
26.郑莲香
女,53岁,曹洼乡冯庄村村民。她诚信热情,敬老爱幼,乐于助人。她是婆婆公公的贴身小棉袄,一直悉心照顾,从无怨言,婆婆患有好几种慢性疾病,经常出现便秘、小便失禁、咳嗽之类的情况,她经常帮婆婆擦身、洗脸、洗脚,挑老人最喜欢吃的去做,公公年老体弱,瘫痪在床,她也不嫌脏不怕累,精心照顾老人,她善于从细微之处关心婆婆,孝敬公公,尽一切努力让老人开心,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27.郑瑞霞
女,29岁,沟店铺乡中心村村民。两年前,丈夫因意外离世,她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艰辛的撑起了这个家——悉心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婆。婆婆经历了失子之痛眼睛更加严重,几乎看不清东西,她便每天照顾着婆婆生活起居的点点滴滴,成了婆婆的“眼睛”。在郑瑞霞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婆婆走出了失去儿子的阴影,变的阳光、开朗起来,逢人就说自己多了一个好闺女,村里的邻居也都夸赞郑瑞霞是个好媳妇。
28.周书杰
男,60岁,沟店铺乡周家窑村村民。妻子离世后,周书杰担起了照顾患有脑血栓岳父的重担。天气好时,他就扶着岳父在门前走走,晒晒太阳。阴雨天气,岳父的关节不适,他就轻轻帮他按摩揉捏,为了老人不得褥疮,他每天都打来温水,为老人擦洗身体。岳父患上静脉曲张住院期间,周书杰每天打好饭菜,一口一口喂老人吃饭,给老人端屎端尿,从无怨言。作为女婿,周书杰行孝道、尽孝心的善行感动了全村。
29.侯海滨
男,37岁,县邮政公司邮递员。他负责40个行政村的投递服务工作,每日行程多公里,凭借热情周到、认真负责、兢业勤恳的工作作风,为辖区内广大用户提供了优质的邮政投递服务,深受社会各界用户的好评。多年来,侯海滨坚持将疑难信件“抢救”到底,各类邮件妥投率一直保持在%,并使40余封信件“死而复生”。在全县的报刊大收订工作中,连年被评为局里的“收订状元”。
30.郭长坤
男,29岁,中共党员,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特警。参加工作以来,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冒严寒、战酷暑,忘我奋斗在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稳定第一线,积极主动的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任务。他先后成功制止在全县影响恶劣的自残讨薪事件和与民警持刀对峙等事件。今年,他在北戴河参加暑期安保任务,期间成功救助被海浪冲走的保定籍游客,并冒雨帮助沙滩上的超市业主转移即将被海浪冲走的物品。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坚决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坚定决心。
31.郭春林
男,63岁,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在其42年的教育工作中,曾被评为吴桥县十佳校长,省市优秀校长,连续12年荣立三等功,立大功一次。退休后,他加入了县志愿者协会,退而不休,让余热生辉,多次受聘于私立学校任校长,先后在吴桥县新乐学校、东光理想学校、景县育英学校任校长,被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五老”先进个人。他热心公益,曾为多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32.徐志芹
女,49岁,曹洼乡后李村村民。近年来,徐志芹种植了6亩地、0余棵景观树苗。曹洼乡后李村被确立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徐志芹积极参与,在听说村里要种植大量景观树时,她无偿捐献景观树苗白蜡棵,徐志芹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乡、村领导及村民们的普遍赞扬。
33.梁福珍
女,86岁,中共党员,曹洼乡后李村村民。年初,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后李村需要打通一条村西进村路通往健身活动广场的道路,但是要想修通这条连接路,唯一的办法就是拆掉梁福珍老人老宅凸出的院墙、大门、影壁墙和一间东房,让出部分宅基地。梁福珍听说后,主动提出不能因为自家的宅子路就不修了,积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梁福珍老人一番话感动了包村干部和全村的老百姓,也良好促进了全村百姓的创建热情。
34.梁桂芬
女,69岁,铁城镇梁东村村民。她是家里的独女,丈夫过世后,家里家外的事情更是全落在她一人身上。三年前,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瘫痪在床,生活上更离不开人,梁桂芬自己也患有心脏病、腰间盘突出症,但她依然尽全力照顾母亲,家里条件虽不富裕,但她省吃俭用,为母亲花心思、巧做饭,每天为母亲擦脸擦手、喂饭喂水、伺候母亲解大小便。10余年,梁桂芬演绎着一段古稀老人悉心照顾近百岁母亲的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35.梁雪梅
女,36岁,中共党员,县住建局华西社区职工。从事社区工作以来,她热心为民、任劳任怨,积极走访社区内每一户了解情况,对社区内的老、弱、病、残、贫心里都有一本帐。目前已帮助20多名下岗无业人员走上再就业之路,华西社区内有户一家三代挤在老父亲的老房子里,梁雪梅得知后,为其申请了廉租房,细心为社区内空巢老人填写各项申报材料,帮他们享受到每一项惠民政策,她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扬,被誉为最美社区干部。
36.梁彦明
男,60岁,中共党员,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前些年,继母生病,医院楼上楼下看病,回家后,为继母熬汤煎药,老人的中风奇迹般的痊愈了,去年冬天,82岁的继母不慎摔折了腿,瘫痪在床,梁彦明悉心照顾老人,为老人端水送饭,端屎倒尿,从不嫌脏嫌累,就连尿布都洗的洁净如新,继母一度严重便秘,梁彦明就用双手帮老人排便,感动的继母热泪盈眶,他父亲的同事见了都夸他不是亲儿却胜似亲儿。
37.韩小娟
女,35岁,梁集镇双庙村村民。她为带动村民致富,在家人的支持下,修建了鹌鹑养殖场,她一门心思钻进了养鹌鹑养殖场里,通过摸索,韩小娟掌握了养鹌鹑技术,经过一番努力,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致富不忘众乡亲”,村民们看到她通过养鹌鹑致富后,也想养殖鹌鹑,她就把自己养鹌鹑的本领手把手地教给村民,在她的帮助下,全村及周边邻村养殖户也迅速发展了起来,韩晓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更为广大农村妇女勤劳致富树立了榜样。
38.谢红梅
女,38岁,中共党员,县农业局科员。具体负责政务信息反馈、综合文字资料的撰写、新闻宣传工作,共撰写上报综合文字材料余篇,信息余条,被采用新闻、摄影稿件余篇,在县电视台、吴桥微在线发稿80余篇。其中,撰写的《科技助推夏粮生产实现“九连增”》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举办的“中国知网杯”强科技促发展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连续三年荣获县政府三等功,曾被沧州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通讯员”荣誉称号。
39.谢荣新
女,38岁,桑园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她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诚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她带领九年级老师们为本校创造了重点高中升学率第一的佳绩,辛勤的付出换来了领导和家长们的信任,在家长会上,她提出家长与孩子通过书信方式沟通交流的做法,在全校得到了积极的推广。谢荣新多项课题获国家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带动引领作用。
40.薛燕凤
女,36岁,医院医生。参加工作以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医学技术,恪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每位患者,做到认真检查、精心施诊,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看完患者再下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曾获县“三等功”嘉奖、团县委“优秀青年”、市“医德标兵”等称号。
注:本次投票活动在“文明吴桥”和“吴桥微在线”两个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