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舞龙邀请赛暨兴化市第十届新春舞龙表演大赛圆满落幕,江都区吴桥镇女子舞龙队,喜获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舞龙邀请赛最高奖--“最佳表演奖”。
吴桥巾帼志
腾挪舞龙魂
“舞”出健康生活
走近吴桥镇女子舞龙队
说起舞龙队,大家想到的一般是由一个个身强体壮的男子组成,但在吴桥镇,却有一支独具特色的女子舞龙队。这支舞龙队不仅是“娘子军”,还是由一群平均年龄50多岁,大多数已当奶奶的中老年巾帼志愿者组成。
舞龙表演的时候,队员们都穿着独特的服饰,高举舞龙道具,个个精神抖擞,伴着锣鼓声不断变换着各种造型:叠龙、荷花开放、穿越龙门等。48岁的倪梅是舞龙队的队长,谈到这支舞龙队,倪梅特别自豪,“我们的舞龙队出去表演,没有人不鼓掌叫好的。”据了解,这支舞龙队是在年组建的,目前有队员15名。别看她们年龄偏大,但舞起龙来可不输年轻的小伙子。
困境中奋勇向前
起初,由于不熟悉舞龙,不了解舞龙的技巧,她们曾吃了不少苦头,因为举不起彩龙而摔跤、扭伤脚踝、擦破手掌的事情更是常常发生。不仅如此,在刚训练时,就受到不少人的打击,曾经还有村民在她们表演时起哄说,“这舞的什么龙,赶紧下台。”不过,后来大家互相鼓励,把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在之后的排练中,队员们格外注重气势、脚步、鼓声的配合、协调。她们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训练,现在这支女子舞龙队的舞龙技艺越来越高。
舞龙队的队员中有在家当家庭主妇的、有在家种田的,也有自己家开工厂的,因为拥有同样的爱好,她们不计报酬,聚在一起训练,扭伤脚、摔破膝盖也从不叫苦。
去年10月,在训练中,负责“龙尾”的李粉琴不小心被路牙绊倒,手臂骨折,虽然医生叮嘱要休息至少三个月,但她为了演出,坚持参加训练。这次为了备战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舞龙大赛,春节刚过,气温还比较低,在路灯故障的情况下,队员们在露天的场地上坚持下雨天摸黑训练;还有好几位队员,为了训练主动放下自己家中的事务……
虽然每次排练、每次义务演出都累得腰酸背痛,但大家毫无怨言,队员们都说,舞龙,既是文娱活动,又能锻炼身体,而且用汗水换取大家的快乐,值。舞龙也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活,“龙头大姐”孙权兰虽说年过半百,但训练比赛毫不含糊,勇扛龙头重任。队员张美琴在比赛前一天训练时,爱女突然患病住院,医院草草安顿女儿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比赛的征途。
“大家聚在一起舞龙,既锻炼了身体,也充实了业余生活。”担任舞龙珠角色的队员左金花是人寿保险业务经理,今年已经50多岁的她为了参加这次大赛,不仅推迟了有关客户活动,一直腰疼的她,在上场前依靠服用止痛药,较好地完成了开场和结尾部分的肢体动作。吴桥镇文化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瑞芳向记者介绍,舞龙队员们个个都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感人故事……
阳光总在风雨后
近6年来,舞龙队的龙皮破了换,换了又破,现在已是近10张了,而这一张张被舞坏的龙皮凝聚着她们的汗水,见证了她们的成功。如今,吴桥的女子舞龙队现在名气不小,常常受邀参加在市、区举行的大型活动,不少企业、单位也竞相邀请她们去表演。就在刚刚过去的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舞龙邀请赛暨兴化市第十届新春舞龙表演大赛中,她们荣获了该大赛的最高奖——最佳表演奖。
吐露心声
大赛结束后,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文联委员、江都区吴桥镇女子舞龙队领队张正才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一些感受:
1、这次到兴化市参加舞龙大赛,首先感受到的是兴化人的热情、好客、谦逊,接待我们的文化志愿者孙文燕等同志办事认真,细致周到,使我们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从初到兴化到返程回家,我们整个行程都感觉非常愉悦。如果有机会,我们期待下一次的重逢。
2、兴化的文化真的做得很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一踏上兴化的土地,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板桥故里、中国小说之乡的公益宣传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舞龙大赛的举办,更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兴化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兴化人有一种海纳百川的雅量。首次参加此类大赛并获得“最佳表演奖”,有点出乎我们意料。这里除了评委公平公正评判因素外,还有就是兴化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尊重。作为外地业余参赛团队,在我们表演精彩之处,兴化观众丝毫没有吝啬他们的掌声和欢呼声。
来源:吴桥文化志愿者
传播思想实践理想长按指纹识别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