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沧州作为一个国家,紧随其后的有

沧州年地区生产产值亿元,相当于.7亿美元

如果沧州作为一个国家,在全世界又会是一个什么排名呢?也不差,请看___

排名靠前的国家有

如果沧州作为一个国家,紧随其后的有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十二五”回眸成就斐然抒壮志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五城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顽强拼搏,合力攻坚,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沧州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

综合经济实力晋级升位

“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成功突破亿元大关,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9.5%,总量从全省第四跃居第三;全部财政收入连续突破亿元、亿元,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突破亿元、亿元,达到.9亿元,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年均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年均增长14%。

沿海开发建设提速推进

黄骅港口岸正式开放,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20万吨级航道、20万吨级矿石码头、邯黄铁路同步建成投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1.67亿吨、集装箱突破50万标箱,跻身中国20大港口之列。中重高端冷轧薄板、神华机车检修、正元化肥等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世原汽车零部件、北交大综合研发实验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

重点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五年来,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竣工和在建项目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其中超30亿元项目34个、超50亿元18个、超亿元8个。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全面开工建设;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去年4月3日正式开工,主体已经竣工,预计今年10月实现量产;北汽黄骅60万辆微车一期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项目48个,10家企业入驻开工;总投资1亿元的海兴核电项目扎实推进,一期投资亿元的核燃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1.5∶50.7∶37.8调整为10.1∶49.4∶40.5。全市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达到家,全省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全省第一。以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激光装备研发制造与应用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规上服务业企业由年的59家猛增到家,增长5.3倍。粮食总产完成88.9亿斤,建成青县、中捷、孟村三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渤海粮仓”农业科技示范园晋升为国家级园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4万户,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2%。

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沿海高速建成通车,环城高速成功合围,京沪高速冀鲁界工程加快推进,开通京沪高铁沧州到北京首发班列和朔黄铁路沧州到黄骅港客运专线。南水北调中线保沧干渠、石津干渠建成通水,万人喝上长江水。城市建设全面升级,中心城区黄河路快车道、维明路立交桥建成通车,打通了东西向交通大动脉;昊天热力投产运行,改变了东部城区没有集中供热的历史;沧州体育场、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游泳馆、高铁西站、名人植物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县城建设全面提速,功能日益完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建成美丽乡村个。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

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市本级审批事项由项精简到项。“四个清单”“三级平台”“两个代办”制度全面建立。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推行“六个零”企业登记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6.8万户,是年的3.3倍。新增上市企业92家,达到家。对接京津成果显著,合作项目达到个,总投资亿元。全市累计利用外资18.88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亿美元,境外投资5.33亿元,分别为“十一五”时期的2.2倍、1.8倍和4.3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如期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PM2.5平均浓度比年下降31.4%。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11条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比年下降32.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1.3亿立方米。绿色行动三年计划扎实推进,完成造林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5%。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投入财政资金亿元,办成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元和元,比年增长63.5%和86.2%,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9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比年提高64%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比年增长3.2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5万套,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4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河北工专成功升本,新一中建成投用。成功举办第十四届省运会和第十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主会场。“好人之城”温暖沧州,名沧州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精彩之笔

刚刚过去的年,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出击,齐心协力稳增长、真抓实干促发展。全市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生产总值增长7.7%,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2%,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8%,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全省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十三五”展望宏伟蓝图催跨越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率先、转型发展要求,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把握又好又快发展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五城建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补短板、惠民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沧州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总体目标是“三个率先、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即:经济增长在全省率先、质量效益在全省率先、生态环境在全省率先;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年翻一番以上;到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定不移推进率先发展

确保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梯队,确保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到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到年总量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推进生态环境率先,力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省降低最快、空气达标天数全省增加最多、综合环境质量全省改善最明显,确保环境质量全国排名逐年提升,PM2.5浓度较年下降40%。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到年突破00家。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年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三年内设立支基金,上市企业达到家以上。深入实施管理创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全新的城市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人才创新,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来沧创新创业。

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由“沧州制造”向“沧州创造”转变、“沧州产品”向“沧州品牌”转变;培育壮大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激光研发应用、再制造等“七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健康养老等九大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模式推进农业。

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

推动沿海经济跨越发展,促进要素聚集、项目聚集、产业聚集,力争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一番。推动中心城区突破提升,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不断提高城市首位度。推动县域经济增比进位,支持各县(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到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围绕沧州市区和黄骅新城“双城”建设,加快发展大沧州都市区。按照“小县大县城”的思路,推动县城建设上水平、上品位。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邯港、曲港、任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启动实施、国道绕城改线和青沧快速路工程;突出抓好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建设,力促年内开工、早日投用,结束沧州到省会没有直通铁路的历史。围绕打造“文化之城”“好人之城”,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治霾攻坚战。加大河流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持续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推进高效循环利用资源。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立环境污染追责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领导干部责任制,完善属地管理、企业主体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等各领域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民营经济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加强与京津的对接合作,让更多转移项目在沧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建立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争取渤海新区成为天津自贸区政策延伸区。充分发挥黄骅综合大港欧亚大陆“桥头堡”的纽带作用,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交流合作,全力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定不移推进共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支出稳步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健康沧州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实施脱贫攻坚行动,确保率先完成脱贫目标。精心培育武术、杂技两大节庆品牌,积极争取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回归沧州。深化平安沧州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精彩谋划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6%以上,其他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定范围内。

九个方面实施攻坚突破:

在推进沿海经济率先发展上攻坚突破。加快提升港口运营能力,力争全年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万标箱,确保黄骅港综合保税区申报成功、封关运行;加快“九大功能园区”建设,精心打造汽车、石化、生物医药、冶金装备、现代物流等五个千亿元园区;加快提升港腹联动能力,进一步扩大以集装箱为重点的海铁联运、多式联运,推动黄骅港由现代集疏大港向国际贸易大港转变;加快提升港城承载能力,为入区企业提供一流服务环境。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全力抓好三次产业项目的谋划与实施,以项目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牢牢抓住总投资亿元的36个战略支撑项目,确保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竣工投产,河北京丰电力高压传输设备开工建设,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核燃料产业园快速推进,力促海兴核电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泊头数控机床、东光包装机械等重点园区建设。重点运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围绕港口、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洽谈对接,加大资金引进力度。

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攻坚突破。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做强存量;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增量;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增加体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提升质量。

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攻坚突破。高水平建设中心城区,以建设全国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总投资亿元的重点城建工程,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促进县城扩容提质,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促进产城教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完成个省级重点村的建设任务,力争每个县(市)建成1-2个新片区。提升城镇人口规模,加快区划调整,积极推进乡改镇、镇改街、村改居;深化户籍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人地钱”三挂钩机制。

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上攻坚突破。突出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年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企业采取自办或校企共建方式,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协同创新步伐,深化与京津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产业园区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打造承接京津科技资源转移、转化的集聚区。培育壮大金融市场,大力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加强与域外大型投资机构的合作,年内基金数量达到25支以上。深度激发“双创”活力,让创新创业遍地开花、“草根”经济枝繁叶茂。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攻坚突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四级平台”“两个代办”机制。建立网上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市属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产权多元化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市县公务用车改革,统筹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实施领导定向招商、产业精准招商、园区特色招商、主题推介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沧州。抓好综合保税区和中欧、中韩等国别产业园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攻坚突破。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计划,推进燃煤治理和清洁型煤替代,加大料场、煤场、混凝土搅拌站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扬尘专项整治行动,保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网格监控、追责问责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绿色沧州攻坚行动,大力开展绿色廊道、成方连片造林和城郊森林公园建设,构筑绿带成网、“森林围城”格局。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5%。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攻坚突破。深入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品”发展计划,突出抓好“牧、菜、菌”三大产业,扶持发展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脱贫,抓好教育医疗帮助脱贫,用好政策扶持脱贫,确保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重点实施就业促进、收入增长、社保提质、住房保障、教育提升、医疗健康、幸福养老、文体惠民、饮水安全、平安沧州创建十大民生工程,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来源:沧州发布、沧州日报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wh/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