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武部政委李光辉
某贫困村去年一年收到上级多个部门下发的扶贫工作文件多份,却鲜有领导干部入村一线调研,现场纾困解难,帮抓3年,仍不见起色。
与此相反,某单位领导一年之中到对口贫困村调研指导30多次,指定机关干部长期驻村帮扶,很快把村子带成了标杆村、样板村……
近日,某单位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先进单位介绍经验,后进单位亮丑检讨,这两则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天天发文,无非是用下一份文件督导上一份文件的落实,用这个文件解决那个文件遗漏的问题,甚至把领导的每句“口头”指示都变成“红头”法规。整天在纸上挥舞“指挥棒”,却不到一线真指挥;不想着下基层搞调研,仅满足于批发公文,脱离不了文牍主义的窠臼,势必效率低下。
马克思说:“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不解决问题的“红头”文件再多,吹的也是“瞎喇叭”,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的带头,才是最好的“红头”。领导干部带头去做,处处“看我的”“跟我上”,杜绝“看你的”“给我上”,自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前,一些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抓得不实,帮扶成果不好,难点问题解决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发文制规当作重视的体现,少了蹲下身子、扑到一线、脚底沾满泥的优良作风。一言以蔽之,说多做少、言行脱节,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末端变了形、走了样。
古人云:“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不到贫困村、不进贫困户,看不到群众的困难,圆不了群众的企盼,怎能找到“穷”根精准施策?怎能对症下药拔掉“穷”根?
当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多发文件不如多到一线,热衷“红头”莫若一线带头。须知道,工作落实的梗阻,“阻”在哪里。一线调研比听汇报、看材料更能看得清、拿得准;须知道,群众的现实期盼,“盼”的什么。以便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现场排兵布阵;须知道,解决问题的时间节点“节”在何时。工期倒排实施,责任当面压实……
总之,坚持一线带头干,把解决问题的想法思路当面说给群众听,少些舞文弄墨的“文气”、发号施令的“官气”,多些深入群众的“亲气”、贴近实际的“地气”,则对策无不实、工作无不细、事业无不成。
原稿刊登在《中国国防报》一版
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01宁夏银川警备区3月日上午,宁夏银川警备区和兴庆区人武部定点帮扶的滨河二村村民李小虎早早出门来到村里的养殖场,今天有0几只羊运回来,他得去现场盯着。羊圈里的羊群撒欢儿似地满场乱跑,李小虎站在圈舍边看着,脸上笑意不断,“这些羊养三个多月就可以卖了,今年肉价不错,一只羊差不多能挣上四五百元。”村民马军仁的羊圈和李小虎的羊圈相隔不远,去年6月份村里的养殖场建起来后,马军仁在警备区和村委会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买了几十只羊圈养,如今已经发展到10多只,他也于去年底成功脱贫。“以前自己在家养,数量少,只能维持日常开销,收入不多。”01年从彭阳搬迁至此后,马军仁一直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所以村上建成养殖场后,他早早就来报名了。两人所在的养殖场是在银川警备区牵头和参与下于去年6月投资40余万元建成,由村里成立的应红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占地面积60亩,共有59个圈舍,现存栏余只羊,目前吸纳了17户养殖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均于去年底成功脱贫。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滨河二村现有8户不稳定脱贫户,大多因为大病、缺乏劳动力等原因致贫,结合彭阳移民的养殖传统,村里在银川警备区的帮助下建起了这个养殖场。“主要是吸纳咱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他们协调贷款和补贴,让他们免费在这里面搞养殖,只要人勤快,不愁挣不上钱。”滨河二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帆说,今年村里还打算让村民入股参与养鸡,扩大产业扶贫辐射范围。脱贫致富靠产业。近年来,银川警备区投资80余万元,协调地方政府投入余万元帮扶该村,通过党建、教育、精神文明和肉牛养殖、种植花卉大棚和成立养羊合作社等,该村于去年实现全部脱贫。今年又着眼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预算资金万元继续进行产业帮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在“特”字上做文章,专门安排项目资金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加快扶贫产业由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让精准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变革,助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者:陈功0河北省衡水军分区
“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我一辈子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啊!”疫情缓解、春暖花开之际,河北省武邑县吕庄村五保户薛长根心情格外好。
去年,了解到定点帮扶的武邑县吕庄村五保户薛长根房屋倒塌、居无定所的情况后,河北省衡水军分区为薛长根新建了一所3平米的住房,并命名为“军民连心屋”。
近年来,衡水军分区党委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军地桥梁纽带作用,聚力精准扶贫,取得初步成效。
俗话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子能不能顺利脱贫,有个好班子是关键。军分区党委把帮扶村“两委”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协调资金改善村“两委”办公环境,捐赠党建书籍,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到帮扶村“党员之家”上党课。深州市人武部机关党支部还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子,共研脱贫攻坚形势任务、共商脱贫致富真招实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军分区帮扶的武邑县武邑镇东王庄村已纳入整体搬迁规划,村内土地被征集,不论是修建厂房、种植大棚还是搞养殖,都面临无土地可用、无场地可建的尴尬境地。”衡水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殷志明说,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反复调研论证,为其量身制定产业规划,投入近30万元为其配备了大型拖拉机、配套打坑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开沟机等机械设备,使村集体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按照省军区统一部署,衡水军分区各级为8个贫困村建起了国防书屋,协调或依托地方建起了双拥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修建了13条10余公里爱民路,有效解决了“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刮风尘漫天”的问题,方便群众出行。同时,根据疫情期间贫困学生上网课难的实际情况,军分区协调驻军单位为帮扶村建立“网课教室”,助力贫困学生“线上不失学”;设置集中打印点,免费为贫困学生打印学习资料。
“不能因为疫情而影响脱贫攻坚成效,不能让脱贫群众的产业项目因疫情减产减收,甚至造成再次返贫。”衡水军分区领导在脱贫攻坚会上强调。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军分区、人武部动员民兵深入定点帮扶贫困村,采取分散式、错峰式的作业方式,帮助贫困户除草施肥、整枝疏芽、抢收蔬菜;发动民兵运输车队运送复合肥、大棚地膜等生产物资近10万公斤,外送生鲜蔬菜多公斤,保证了春季生产正常进行。
阜城县人武部了解到定点帮扶村深水机井损毁导致不能按时春灌,紧急筹措资金5万元,为村里购置3台深水机井泵,确保了春季农业生产不误农时。枣强县人武部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小麦长势,利用广播、传单、
河墩村地处苏北老区,村民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落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户。连云港警备区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后,邀请连云港农业委员会的农技专家到河墩村实地考察,发现该村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适合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水果。该警备区和村委会商量决定,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建设发展温室大棚项目,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程波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警备区帮扶的温室大棚建成后,他带头承包了5个,一年下来收入17万,第二年又承包了4个,还安排了10多个贫困户在大棚工作,收入也水涨船高。今年,警备区将帮扶村里再建10个温室大棚发展蓝莓种植产业,由专业的农业公司提供经营和技术指导,预计每个大棚产蓝莓3斤。村民李昌英算了一笔账,自家土地流转每亩每年元,在大棚打工一个月工资1元,“在家门口打工啥事都不耽搁,相信将来的日子更红火。”
“建温室大棚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帮助群众推荐大棚种植品种,继续把村里的大棚产业发展好。”该警备区领导说,他们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蔬菜大棚种植户越来越多,效益很难再有大的提升,而人们的消费水平正在逐步升级,高品质水果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找准种植方向,警备区便动员村民转种高品质水果,得到积极响应。去年,河墩村在大棚里种植了火龙果和樱桃,现在,10余棵樱桃树已进入花期,预计四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
作者:任忠、程福明
07山东省曹县人武部3月4日,山东省曹县人武部对标对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组织人员对定点帮扶的该县安蔡镇高集村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
活动中,他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照《脱贫攻坚“找差距、抓落实”到户帮扶工作手册》内容,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走访所有贫困户,逐户逐项逐条开展问题排查,全面查找尚未彻底脱贫的贫困户在脱贫稳定性、即时帮扶机制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兜底保障、行业扶贫政策落实、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汇总,统一建立问题台账,研究制定整改意见,进一步强化精准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落实。
作者:赵鲁亚08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武部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西北部的何桥镇马行村,绿油油的蔬菜,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开,满载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希望。随着疫情的缓解,一群身穿迷彩服的民兵在区人武部的组织下,来到田间地头,帮助村民们收菜花、育苗培种、清理大棚,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过去,这里的人们过着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农耕生活,仍然种啥啥欠收。现在,他们用智慧和创新,让小土豆孵化出了“金蛋蛋”,不仅走进上海最大的江南蔬菜批发市场,还出口到号称“土豆王国”的俄罗斯。年,徐州市铜山区人武部与经济落后的何桥镇马行村扶贫结对,进行挂钩帮扶。地处黄泛区平原的马行村,农业发展缓慢,百姓较为贫困,一些地方被称“冬春飞沙扬,夏秋水汪汪,只长茅草不长粮”,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区人武部党委经过深入调研,根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土豆的传统,决定将土豆作为主打产业,并且在拉长产业链与创造品牌上下功夫,先后投入40万元加强蔬菜基础设施建设,从内蒙古引进高质量原种,如今已实现亩产斤,每亩收入万元以上。部领导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帮助确立土地承包权,推行流转土地经营,实行股份合作制,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帮助村民“抱团”成立土豆合种植合作社,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农户组织起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在种植前后各个环节,注意搜集各地种植面积、产量、销售量等情况,让农户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和走势。同时,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和农家乐项目,通过“土豆+创新”,开办“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于电商销售蔬菜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农业科学知识培训。作者:赵浩、贺维静09河北省吴桥县人武部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河北省吴桥县于集镇前梁村是吴桥县人武部对口扶贫帮扶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武部党委急贫困群众之所急、想贫困群众之所想,派出工作队做好帮扶村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人武部领导多次深入扶贫村指导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并及时送去慰问品。
农民的腰包鼓不鼓,春耕尤为关键。当前正值抢抓农时、备战春耕的时节,前梁村出现了农民备耕忙的喜人场景。人武部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有序开展春耕备耕、田间管理、农机维修等,为即将开展的农业生产做足准备。田间地头的“大喇叭”将音频版的疫情防控知识与春耕备耕知识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惠农支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驻村工作队队员介绍,干活前村里组织现场消毒,给群众逐一测量体温,大家戴好口罩,有序进地,分散干活。为了减少人群聚集,驻村工作队协调农技专家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全天候技术咨询,在线指导他们调整种植结构。人武部还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为村民讲解小麦田间管理相关知识,协调农资部门储存尿素化肥15吨。人武部在去年为村里打好3眼井的基础上,又及时为该村购置抽水泵、水管3套,铺设农田灌溉地下管道1米,有效解决了春耕浇地成本高、浇地难的问题,保证了帮扶村农田春播灌溉顺利实施,为今年圆满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黄子岳、李鹏飞、李光宇
10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人武部当疫情的阴霾日渐消散,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人武部立即吹响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深入贫困村调研扶贫帮困工作,跟踪了解贫困户脱贫返贫情况,筹划安排新年度扶贫工作,开足马力,按下扶贫攻坚“快进键”。自年挂点麻斜村委会扶贫工作以来,该人武部已帮助8户56人脱贫,目前仅剩户5人未脱贫。尽管胜利在望,该人武部仍紧绷脱贫攻坚这根弦,丝毫不敢停顿、不敢大意、不敢放松。近日,坡头区人武部主动与村委会对接,召开脱贫攻坚专题推进会,群策群力,细化“一户一策”方案,压紧压实“防疫扶贫”责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坡头区人武部结合麻斜村靠海、地广的实际情况,与当地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探索送技上门、送学上门的扶贫脱贫之路。张文友一家属因残致贫家庭,人武部于年帮助他购买鸭苗0只,并提供1万元饲料款,协助其筹建养殖场。为了让他安心养鸭,人武部专门请来委托农业农村局请来养殖专家,跟踪他的养殖情况。今年张文友的养殖场将扩大养殖规模。“虽然疫情对养殖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疫情过去之后相信还是会卖得很好的呀!”张文友对今年的扩建信心满满。“今年我们人武部将继续引导内生动力,强化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扶贫队陈福昌介绍道。今年,坡头区人武部计划追加扶贫经费0万元,启动软红米规划化种植,推进合作社养殖场扩建,着力打造一批适合当地实情的扶贫龙头企业,提高麻斜村的经济状况和带贫能力,推动贫困户特别是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落实扶贫脱贫长效帮扶机制。据了解,自结对帮扶麻斜村委会以来,坡头区人武部先后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5余万元,为贫困户赠送种牛15头、鸭苗0只、电器17台,改造危房10间,引入软红米种植、家禽养殖等产业项目,并协调地方职能部门、爱心企业、辖区驻军合力参与精准扶贫,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作者:零子刚、孟繁心11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武部近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武部专题召开党委会议,分析助力联系丰登镇润丰村脱贫攻坚工作形势,研究细化帮扶方案。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和宁夏军区、银川警备区两级督导检查要求,采取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对接地方扶贫部门、现场办公商议扶贫项目等方式,及时掌握辖区扶贫工作总体形势和相关扶持政策,认真听取地方职能部门意见建议,组织帮扶工作开展和项目落实自查评估。着眼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围绕润丰村设施农业产业园集体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帮扶和基础薄弱边缘群众就业扶持力度,持续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使集体经济红利惠及更多贫困群众。作者:陈超1吉林省临江市人武部
3月的吉林临江断断续续的下了几场大雪,雪过即化,气温回暖,疫情趋稳定,为了更好的在疫情期间解决站前村贫困户们的实际需求,临江市人武部政委朱大维在雪过之后立即对站前村的贫困户进行慰问走访,深入了解其疫情期间生活状况。
在入户交谈时,朱大维最关心的就是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对于疫情的防护措施。每到一户都会细心的告知对于疫情的防控措施,以及询问疫情期间久在家中,身体是否出现一些不适?李秀英大娘则表示:“疫情现在也稳定了,商家店铺也都开门了,我偶尔也出去活动下筋骨,可能年龄大了,就是腿脚不那么灵活了”。随即朱大维组织人员将院内的柴火搬至厨房内,以方便大娘烧火做饭。在交谈时,朱政委还不忘叮嘱大娘,虽然疫情已趋于平稳,但是防护措施还是要做好,出门时还是要带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第二天朱大维又拿着蔬菜和肉类来到了李秀英大娘的家中,朱政委说道:“大娘啊,昨天走的时候看到您厨房里没什么新鲜蔬菜了,我这给您带来一些”。随即又把准备的口罩给了大娘“领导真是处处为我们着想,这样一点小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在疫情期间,人武部主官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军人对于人民的热爱与担当,在任何时刻他们都会勇冲一线,打好疫情阻击战,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者:孙鹏、关昕
13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人武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国务院《关于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根据河南省军区、郑州警备区《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年,管城回族区人武部在郑州警备区统一调配下,跨区域帮扶登封市石道乡王楼村。王楼村是省级贫困村,位于登封市区西南0公里处,该村多数家庭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留守老幼妇女众多。另外,该村地质情况较差、无产业、交通不便利,出行难。天气久旱,农作物收入较少,导致该村贫困。脱贫前有贫困户11户人,占该村总人数的将近三分之一。自结对帮扶以来,管城区人武部党委坚持贯彻落实省军区、警备区首长指示精神,着眼扶贫总体目标任务,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四帮一建”爱民工程经验做法,按照“建强支部、理清思路、注重民生、解决难题、协调军地、狠抓落实”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军委明确的“10项任务”、国防动员部“16条要求”以及省军区“9项任务”,积极研究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参建援建,为贫困村早日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管城区人武部党委接到警备区下达的帮扶对象任务后,4年来部领导先后30余次专程到王楼村实地考察,调研了解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和需要帮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积极的为帮扶对象谋划脱贫致富的方法和出路。年先期投入了元在该村主要路面两侧安装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夜晚出行难的实际问题。在帮扶实践中,管城区人武部一班人调研发现,种桑养蚕产业,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吸纳贫困劳动力多,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明显,自年开始,为做到精准扶贫,着力发展产业助力群众脱贫,管城区人武部联合河南省蚕桑养殖院帮扶该村成立了一个种植、养殖、加工的蚕桑公司,现逐步发展成村集体经济、农户经济,三年内已经发展栽种桑树面积达亩。年和年该部先后为扶贫村投入30余万元,用于购买桑树苗,助力该村发展蚕桑养殖业。年新年伊始协调15万元专项资金继续扶持该村蚕桑养殖业,用于该村改扩建蚕桑养殖厂房和设备。经过3年发展,王楼村的蚕桑养殖业已经初具规模,该村人均年收入已经由帮扶前的元,增长到现在的人均年收入元,王楼村也成功地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管城区人武部政委张学东介绍说,尽管王楼村已经成功脱贫,近两年着力发展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收效明显,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强扶贫常态化机制。坚持既要帮扶项目、帮建设施,又要帮抓党建、帮带支部,帮助帮扶村建强基层组织,打造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作者:闫登科14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武部初春时节,内蒙古乌拉特大草原,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阿日齐嘎查(村),崭新的农用三轮车,优质的米面油发放到贫困牧民手中。牧民们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让他们更开心的却是新建的“党建学习室”里崭新的桌椅音响和“牧民活动室”里新添的文教器材,自己手中那一本本农牧知识手册和技能书籍。“旗人武部的官兵不一般。钱、物,我们只能用一时,可这些致富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用一辈子!”该嘎查(村)党支部书记阿木看着忙碌的官兵,竖起了大拇指。乌拉特前旗人武部的扶贫做法,真正“扶”到了农牧民的心坎上。但在之前,对于今年的扶贫工作如何开展,10万元扶贫款项如何分配等问题,在该人武部党委会上却经过了一番“争论”。“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最终,我们人武部党委决定在准备必要生活物资,保证贫困农牧民过冬的前提下,重点为农牧民送学习器材,送农牧书籍,送脱贫知识。”人武部部长周德海介绍。他们按照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的工作办法,坚持走街入户,宣讲党的扶贫好政策,推介农牧业发展新知识,并邀请农牧业专家现场指导,把汇编的种植养殖手册送到了农牧民手上,也把脱贫致富的信心立在了农牧民心头。作者:幸树矿15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武部3月4日上午,由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武部干部职工、埔前镇民兵、区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到对口帮扶村埔前镇杨子坑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协助该村环境整治、消杀防疫,助力打造杨子坑村美丽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提升村容村貌,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以村文化广场为中心,辐射周边村道及贫困户家庭进行清理,帮助清理垃圾、淤泥,疏通水渠,进行防疫消毒,分别到村室、贫困户家中、乡村道路两旁清扫,填土铺坑,方面群众出行。“第一党员小组负责村文化广场,第二组负责村道,第三组负责五保户家庭防疫消毒。”在区人武部部长周李锋的指挥下,大家迅速投入行动。“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你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了我们贫困户很多帮扶,今天又帮助我们打扫卫生、防疫消毒。”74岁的五保户温暖妹竖起大拇指说道。作者:江红、黄宇波16湖南省洞口县人武部 “阳光斑驳好,林影轻婆娑。农家饭菜香,磁砖红瓦楼……”阳春三月,湖南省洞口县江口镇脱贫后的群众用一首自创的歌谣唱出如今的幸福生活。月7日,洞口县人武部部长陈天文再次来到江口镇敬老院督查疫情防控工作时,66岁的肖乾贵老人亲切拉着陈天文的手激动地说:“解放军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人……”江口镇地处武陵山片区丘陵走廊的核心地段,全镇交通出行情况的滞后,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制约着当地老乡的脱贫。 年,县人武部与该镇结对帮扶后,多方筹集资金,全镇陆续修通了乡村简易公路。与此同时,该镇的水利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全镇共新修水坝3处,新建电灌站4处,大小抽水站6座;完成水利清淤防渗条,修复挡水坝8处,山塘清淤处。 年,江口镇红桥村、田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江口镇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了全覆盖,1.3万江口人全部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出行,这个曾经困扰着江口镇的老大难问题,经过近些年县人武部精准扶贫,以及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村村通工程硬化完成率达95%以上,通组公路完成率达65%。多年来,江口镇农业生产都以种植水稻、油菜、茶叶与饲养家猪、鸡鸭为主,虽有矿产丰富、木材优质等有利条件,但农副业生产方式落后,且缺少农药等生产物资,生产力相当低下。 县人武部结对帮扶的三年,正是江口镇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他们立足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山坡种油茶,旱上种猕桃,谷地种水稻,林地育树苗”的新思路指引下,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引进洞口县汇万佳油茶种植公司在花溪村发展亩的油茶种植基地,成立油茶、茶叶专业合作社17个,全镇共新种植油茶亩,集中连片栽种茶叶90亩,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收益实现贫困农户全覆盖。 田胜村的金银花、猕猴桃,江口村的水稻、中药材,高山村的大棚蔬菜,大马排村的牛羊等种植养殖业规模持续扩大,通过持续精准脱贫,江口镇传统农业正在一步步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作者:陈文立、谢定局、付利勇、周后明17湖南省绥宁县人武部3月18日,湖南省绥宁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小分队在乐安乡大冻村种植地里,帮助10余家贫困户种植中药钩藤,成为劳动力中的主力军。当前正是村里种植中药钩藤的时节,但因为疫情影响,大冻村许多年轻劳动力在外务工没返乡导致村里劳动力不足。绥宁县人武部得知情况后,积极组织民兵前往种植基地帮助搬运中药钩藤苗并进行栽种。在大冻村9组中药种植基地里,10余名身穿迷彩服,佩戴民兵标识的基干民兵,与前来帮助贫困户种植中药的村乡党员干部、群众在栽种过程中,个个熟知挖土的坑深度及栽苗填土方法,拿起锄头、钩藤苗子,就有条不紊地分布在田里栽种。“我们大冻村年已经脱贫,今年主要的扶贫产业是中药钩藤种植。作为大冻村联点干部,更有责任出力,使贫困户生活的更好,稳定脱贫,奔向小康。”乐安乡副乡长沈满娥介绍,这个中药种植基地有40亩,“大股东”是大冻村农作合作社,七名脱贫户不仅入了股还能分红,整个基地可种植中药钩藤约0余株,今年9月可收成,预产量可达至0公斤,市场价为5元至30元,这个产业从种植管理到销售过程,不仅容易实现扶贫产业创收,还很适合解决妇女在家带孩子的就业问题。据悉,乐安乡大冻村是绥宁县人武部的定点帮扶村,5年来,该部在军分区、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领导下,协调行业资金多万,全部投入扶贫与乡村建设。经过各级通力协作和贫困户自身努力,绥宁县人武部在持续推动扶贫及乡村建设工作中,不断改善乡村两级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了扶贫产业和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稳定了该村每年油菜种植80亩、绞股蓝亩、中药钩藤40亩;以整合乡村两级扶贫产业资金的办法现实了土地流转种植、养殖基地的形成;以招商引资的办法,实现了乐安乡喇叭厂、扶贫车间(鞋厂)、耳机厂,由总公司送原材料到企业,再由企业生产成品交由总公司进行销售的发展模式,解了决全村00余人留守就业问题。作者:赵明、熊巍、梁厚连18湖南省涟源市人武部湖南省涟源市位于湖南省几何中心,0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年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涟源市人武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着力抓好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截至年底,涟源市人武部帮扶的新园村、同心村、仙洞村等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户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深化健康扶贫,帮扶贫困人口和边缘户参保率及补助到位率、受病签约服务率均达%。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协调专项资金余万元,对8个贫困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乡村医生全部入驻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全科医生驻村覆盖率达到80%。对各村所有疑似危房进行全覆盖鉴定,并综合采取危房改造一批、新建修结一批、强制拆除一数、督促搬迁一批、标识保护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办法,确保住房安全解决到位。累计协调资金10万元,完成3户危房改造和住房安全巩回提升工程,年底全部搬迁入住。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依据涟源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主推中药材、湘山茶油等全产业链重点扶贫项目。8个贫困村村民入股娄底高新区扶贫产业园,为每个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通过“扶贫产业园+贫困村+贫困户”“扶贫产业园+合作社+生产某地”等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了“产业集聚到园、基地建设到社、利益联结到人”,做到每个乡镇有扶贫主导产业,大部分村有产业扶贫项目,每个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都获得稳定收益。目前,中药材种植余亩,油茶林种植余亩,带动.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几年以来,市人武部上下众志成城、尽锐出战,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决胜战役,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成效有了明显提升。作者:张彦中国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