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一周要闻回顾年10月2

要闻概览

高层动态

雒树刚会见布基纳法索文化、艺术和旅游部部长

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学者论坛开幕

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拜会文化和旅游部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旅融合交流研讨活动举办

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开幕

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区域公共文化要闻

北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北京智慧文旅服务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

浙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实施传统戏剧发展“五个一”计划工作座谈会

河北: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推介会亮相瑞士日内瓦

湖南: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开幕

陕西:“一带一路”图书馆发展论坛暨陕西省图书馆建馆周年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

四川: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达州举行

云南:云南省年文化扶贫基层文化馆专业技能培训班举办

河南省公共文化要闻

年河南省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清园)现场会在汴召开

康洁巡视员到汝州市进行“寻找村宝”专题调研

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一期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在郑开班

第三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安阳拉开帷幕

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培训班暨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活动(省图站)在郑成功举办

省文化馆系统赴皖联合举办年皖豫文化(群艺)馆数字化建设培训班

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开馆

高层动态

1、雒树刚会见布基纳法索文化、艺术和旅游部部长

日前,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北京会见了布基纳法索文化、艺术和旅游部部长阿卜杜勒·卡里姆·桑戈,并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布基纳法索政府文化合作协定》。雒树刚表示,中国和布基纳法索复交一年多来,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领域交流成果显著。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将与布基纳法索文化、艺术和旅游部加强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布元首会晤精神的指引下,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布基纳法索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推动中布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桑戈对中囯文化和旅游部的邀请和接待表示感谢,希望双方加强沟通,促进了解,增进合作,共同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2、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学者论坛开幕

10月28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学者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出席论坛开幕式。张旭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本届论坛为期2天,以“保护人类文明遗产,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玻利维亚、埃及、希腊、伊朗等9个成员国和多个观察员国、国际组织的学者就“古代世界诸文明形态的异与同”“现代文明中继承的古代文明遗产”“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对于当下人类文明遗产处境的认识,探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遗产的有效途径。除部长级会议外,还同步举办了平行的学者论坛,旨在通过对话与交流,使历史文明和传统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活力,为促进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宗教间的相互了解和包容发挥积极作用。

3、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拜会文化和旅游部

10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京会见了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双方就深化中印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张旭高度评价中印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合作所取得的新进展。他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中印文化和旅游交流深入发展,成果丰硕。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在印度金奈成功举行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在人文领域达成诸多重要共识。文化和旅游部愿意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以年中印建交70周年为契机,办好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后续事项,推动两国文化旅游合作走深走实。唐勇胜感谢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他表示,中印作为亚洲文明古国,文化和旅游合作是两国关系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印方愿意与中方共同努力,办好年中印建交70周年文化和旅游领域活动。

4、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11月1日,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龙明彪,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等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展览。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同时举办各类论坛、对接会、推介会、项目签约等配套活动以及遍布厦门各个分会场的场专项活动。海峡两岸文博会围绕“省市名企、工艺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影视、文创旅游”五大板块打造十二大展区,首次设立两岸主宾市,特邀宁波与台中联动亮相;结合文旅融合理念,打造文旅融合展区和特色文旅展区等,推出了三大精选活动——文博大讲堂、文旅资本论和东方生活美学。此外,还有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全福游、有全福”文化旅游投融资合作暨重大项目推介专场活动及两岸文创人才专场对接会等实效活动。本届文博会还携手厦门市思明、湖里等各区打造28个分会场,涵盖厦门各大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重点文旅企业,凸显公共文化产业服务大平台作用。

5、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旅融合交流研讨活动举办

10月29日,“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新动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交流研讨活动在北京石景山区举行。本次活动是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区域联动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副司长白雪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陈冬等领导出席活动,国家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领域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京津冀地区示范区创建城市代表等参加了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发表讲话,随后北京市石景山区、上海市长宁区、江西省萍乡市文旅局结合自身国家示范区创建实践,将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方面的做法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在研讨中,专家们围绕新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专业、深入的阐述。当天下午,活动嘉宾还共同参观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郎园park艺术园区等文旅融合集聚地。当晚,三场文旅融合创新活动陆续开展。

6、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开幕

10月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主办的“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等出席了开幕式。据介绍,展览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评选及展览的方式,为发掘、培养、推介更多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作出积极贡献。据悉,展览自今年4月面向社会征稿以来,各艺术类院校师生、书画创作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及广大青年书画艺术爱好者踊跃投稿参展。经评审,最终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等28个省区市送审的作品中精选出余幅优秀作品。入选展品涵盖书法、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等门类。

7、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张旭代表文化和旅游部致辞。他表示,吴桥杂技节是加强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平台,相信杂技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继续推动中国杂技艺术的创新发展,继续为中外杂技界搭建展示交流、切磋技艺的舞台,为世界杂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本届杂技节在石家庄主会场和沧州市、吴桥县2个分会场举办,主要包括开幕式暨开幕演出、闭幕式暨闭幕演出、国际杂技比赛、国际马戏嘉年华、第十一届国际马戏论坛、杂技商演及文旅协作项目洽谈会等活动,以及分会场的系列活动。本届杂技节将持续至11月7日,届时将有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的29个节目分A场、B场进行比赛。

区域公共文化要闻

北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北京智慧文旅服务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

10月29日下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旅游大厦组织召开了北京智慧文旅服务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关宇同志主持,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14位智慧文旅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北京智慧文旅服务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北京智慧文旅项目应以提高游客信息获取效率效益,服务于北京文旅实体经济为目的,突出文旅融合,突出北京特色,呈现北京亮点,建设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强化入境游客服务等宝贵意见和建议。

浙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实施传统戏剧发展“五个一”计划工作座谈会

10月30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绍兴召开全省实施传统戏剧发展“五个一”计划工作座谈会。会议旨在全面贯彻浙江省传统戏剧发展“五个一”计划,切实推动浙江省传统戏剧的保护振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等出席,10个拥有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设区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会议。褚子育在讲话中强调,要抓住重点,积极推动“五个一”,解决平台问题、团的问题、人的问题、内容问题、生存环境或文化生态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重视创新,重视市场的开拓。并要求,要重点抓四个平台:展示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合作平台、考核平台。会上,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就贯彻“五个一”计划作交流发言;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作为专家代表发言。与会代表还观摩了29日晚举行的“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绍兴专场演出。

河北: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推介会亮相瑞士日内瓦

10月29日,“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文化旅游推介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文化参赞薛亚平,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那书晨等各界代表近人出席活动。那书晨表示,近年来,河北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了产业大融合、质量大提升、市场大发展的文化和旅游大格局。为了让到场嘉宾更加深入了解河北,推介会期间播放了河北省情宣传片《充满希望的河北》和旅游宣传片《遇见河北》,并举办了河北旅游图片展、河北文化旅游资源专题推介。此外,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与日内瓦旅游和会展基金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向欧亚联合发展中心进行了授牌,“河北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在瑞士正式设立。

湖南: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开幕

日前,由湖南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等单位主办的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本次文物博览会旨在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文博资源优势,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1月,包括唐代长沙窑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论坛、文物交流会、“湖湘民间收藏精品展览·陶瓷篇”、岳麓书院讲坛·文博讲座、艺术品拍卖五大主题活动。其中,文物交流会吸引了全国30家国有文物商店和境内外余家文物艺术品展商参加,全国各地5万多名收藏爱好者前来长沙交易交流。自9年4月起,湖南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文物国际博览会,截至今年3月,已连续举办21届,总参展单位达3万多家,客商人数达48万人次,总参展商品万件,总销售额43亿元,实现带动效益亿元。

陕西:“一带一路”图书馆发展论坛暨陕西省图书馆建馆周年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

日前,“一带一路”图书馆发展论坛暨陕西省图书馆建馆周年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陕西省图书馆与全国多家图书馆一起,以“鎏金丝路筑梦陕图”为主题,举办“一带一路”图书馆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合作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文创产品联展等系列活动。“一带一路”图书馆发展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来自全国多个省区市的40家公共图书馆、陕西省内家公共图书馆和18家高校图书馆馆长及代表近人,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相关传统文献的收集整理、数字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沿线地区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等议题。同时,“一带一路合作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与文创产品联展也在陕西省图书馆展出。

四川: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达州举行

10月29日晚,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文艺演出在四川省达州市举行。参加演出的10余个节目精心编排,用声乐、舞蹈、器乐、小品等多种形式唱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令现场观众大呼过瘾。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包括开幕文艺演出、第九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达州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展、巴山杯第二届全国乡土诗歌大赛和首届全国新农村诗词大赛、“欢乐乡村行”——分会场文艺演出、新农村龙舟大赛、闭幕演出暨首届大巴山民歌会7项子活动,聚集来自全国各地富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的新农村文艺节目,其中不乏各地的非遗项目。记者了解到,本次展演突出“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乐农民”的宗旨,以亿万农民为主角,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宽视野地集中展现在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业绩、新成就和新气象。

云南:云南省年文化扶贫基层文化馆专业技能培训班举办

日前,由云南省文化馆举办的云南省年文化扶贫基层文化馆专业技能培训班在昆明举办,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文化馆的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以基层文化馆灯光、音响、LED设计技术人员综合实操为主题,旨在提升基层文化活动中舞美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云南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本次培训班邀请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宋杰等现场进行理论讲授。同时,此次培训还有实训环节,学员们将前期学到的理论知识现场运用,进而有效促进业务水平的提升。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以使用、实战为导向,采用课堂讲授、实地教学、事例分析、研讨交流等方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点面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舞台美术创作和科技运用水平,强化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志智双扶”的作用,在文化扶贫中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

河南省公共文化要闻

1、年河南省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清园)现场会在汴召开

10月28至29日,年河南省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清园)现场会在开封市清明上河园隆重召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副厅长朱建伟,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等出席了会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主持现场会并讲话。姜继鼎指出,要勇于在思想上开疆拓土,要深度挖掘自身文化,突出地域特色,不断创造和打造新产品,提升品牌,从前期的策划、规划到升级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景区的品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现场会上,清明上河园董事长王爽详细介绍了清明上河园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变化,宋城演艺总裁助理俞枫、乌镇古北水镇总裁助理张晓峰等也分别作了主题分享和经验交流。参会代表还实地观摩了清明上河园“中华巨马”、“岳飞枪挑小梁王”、“宋廷梦乐”等文旅项目,参观了清明上河园信息化指挥中心,并在晚上乘船体验了《新汴梁八景》、《大宋?东京梦华》等夜游项目。

2、康洁巡视员到汝州市进行“寻找村宝”专题调研

10月28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寻找村宝”志愿服务办公室、河南省文化馆等单位承办的汝州市“寻找村宝”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蟒川镇赛宝展演在蟒川镇隆重举行。省文旅厅巡视员康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汤雁、省文化馆馆长冯莉一行和现场近千名观众观看了赛宝展演活动。康洁巡视员还为12位“村宝”颁发了证书。康洁巡视员一行到汝州市对河南省“寻找村宝”大型文化志愿活动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中康洁巡视员详细地询问了各村群众文化开展情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寻找村宝”活动开展情况。调研结束后,康洁巡视员一行与汝州市同志进行了座谈。在听取了汝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寻找村宝”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后,康洁表示希望汝州市继续发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四项改革”的具体要求,创新发展,打好原有品牌,让“寻找村宝”活动成为汝州市创新乡贤文化,丰富基层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有力举措。

3、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一期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在郑开班

10月29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年度第十一期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豫皖鲁片区)”在郑州正式开班。一百多名来自豫、皖、鲁三省的基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培训。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闫敬彩,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彭正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孔榕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魏玮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闫敬彩在仪式上致辞。她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具有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操作性的重要业务工作。此次培训班的开办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提升非遗保护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据悉,本期培训班特邀了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领导及国内知名非遗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涵括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公约与非遗法的解读、等诸多方面。

4、第三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安阳拉开帷幕

10月28日下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第三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安阳市中原影院安阳大会堂正式拉开帷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闫敬彩、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玲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及非遗保护中心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开幕式。闫敬彩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四省展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新时代传统戏剧艺术发展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部门保护传承传统戏剧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采取措施,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努力把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当代精神价值生动艺术地展现出来,为传统戏剧艺术保护传承,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据了解,此次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为期9天,来自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的10个剧种,10个剧团,17场剧目将在安精彩上演。展演期间,同时举办与传统戏剧保护传承相关的系列活动。

5、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培训班暨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活动(省图站)在郑成功举办

10月28日至30日,由河南省图书馆主办的“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培训班暨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活动(省图站)”在郑州成功举行,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孔德超、副馆长刘杰出席了开班仪式。来自全省各市、县(区)图书馆,以及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名公共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此外还特别邀请了中原工学院原图书馆馆长张怀涛教授作为会议的主持嘉宾。此次培训班以“资源建设”为主题,邀请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王波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肖希明教授、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曹宁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资源管理处琚存华处长分别就《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助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等开展培训。会议间隙,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资源管理处琚存华处长,还考察了文化共享工程河南分中心的工作。此外,本次会议还设置了《微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文化河南APP的介绍》、《国家公共文化云专区的申请及运营》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期间,同步开设数字资源体验区,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数字资源。

6、省文化馆系统赴皖联合举办年皖豫文化(群艺)馆数字化建设培训班

日前,河南省文化馆与安徽省文化馆联合举办的“年皖豫文化(群艺)馆数字化建设培训班”在合肥成功举办,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群众文化处处长、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长赵保颖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河南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仝光辉和安徽省文化馆馆长李晓东作动员讲话,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钱梅、中国文化馆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金武刚和来自河南、安徽各市、县(区)的百余位馆长共同参加了开班仪式。赵保颖强调,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在这个时候,举办公共文化数字化培训十分必要。她希望,参与培训的各位馆长抓住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契机,加强沟通交流,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把公共数字文化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在动员讲话中,仝光辉书记和李晓东馆长先后介绍了河南省文化馆和安徽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此次培训准备充分、安排妥当、成效显著。金武刚教授、阮可教授等专家的讲课精彩纷呈,帮助参训学员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7、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10月30日下午,由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法学与社会学院共同协办的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洛阳师范学院逸夫教学楼G5-举行。出席本次颁奖仪式的有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文献、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明德、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书记曹嘉、图书馆馆长刘绍武、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秦永超和获奖师生60人,相关院系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颁奖大会。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秦永超代表各协办单位讲话。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书记曹嘉宣读了此次征文和摄影大赛的获奖名单。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文献作总结讲话,他表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丰富和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让乡村更具魅力。他鼓励大家用文字和图片展现乡村文化之美,保护好乡村文化之“根”,并希望持续开展这项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一份力。

8、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开馆

10月30日,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集趣味性、互动性、探索性为一体,为广大小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梦幻般的读书空间。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项目是洛阳市惠民实事之一,新馆位于洛阳会展中心三楼B区,现有藏书35万册、报刊多种,设置0多个座席,日接待能力0人次。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少年儿童的特点,整体装修风格色彩绚丽,采用塑胶地面,设置了自科阅览区、立体阅读区、国学馆、数字体验区、特色阅览(玩具)区、特殊读者服务区、家长阅览区、城市书房、阅读+文创区等15个对外服务窗口,可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阅读辅导、信息咨询服务。同时,新馆专门设置了一个余平方米的家长阅览区和一个余平方米的城市书房,配备了一批党建、育儿、文学、哲学等适合成人阅读的各类书籍。

责编

马艳霞

编辑

王依

校对

刘传悦

来源

中国文化报、各地市文化网站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s/7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