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这些人要涨工资了,快看有你吗

点击指尖上的吴桥   按照《河北省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从年7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

  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每月元至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每月元至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降低(各职务层次。各职级纳入额度见附表5)。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件2)。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降低(各技术等级纳入额度见附表5)。本实施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这样涨

  按照《河北省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办法》,从年7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每月元至3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

  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元至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

  工人由现行的每月元至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

薪级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每月元至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

  工人由现行的每月元至元分别提高到每月元至元。

  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后,绩效工资水平相应降低。

  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和护士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提高10%。

这些人的退休金也涨了

  按照《增加离退休人员离休费实施办法》,从年7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每月按下列标准增加离休费:

行政管理人员

省部级正职及以上元

省部级副职元

厅局级正职元

厅局级副职元

县处级正职元

县处级副职元

乡科级及以下元

专业技术人员

教授及相当职务元

副教授及相当职务元

讲师(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元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享受原工资%退休费的退休老专家、起义等人员每月按同职务离休人员的标准增加退休费;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每月按元标准增加退休费。

附表1: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附表2:机关技术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工资标准表

附表3:年7月1日后各类学校毕业生录用为公务员试用期和试用期满后工资标准表

附表4:年7月1日后机关新参加工作的工人工资标准表

附表5:机关工作人员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额度表

附表6:公务员和机关工人规范津贴补贴减少前后水平及减少后各职务(技术等级、岗位)标准表

2第二部分

个税要减咯?国务院最新政策关系每一个人!特别是年收入超过这个数的……国务院近日发文明确,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实施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另有媒体称,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高收入阶层未来多元化的劳动所得将作为增量因素考虑纳入综合所得,并由此统计个人所得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这类人群是重点调节的人群。不过,真正的方案出台仍需时日。

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意见同时要求,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

国务院确定的目标是,到年,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继续提高;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意见》表示,要拓宽居民财产投资渠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向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理财产品,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法治保障。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和透明度建设,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财务管理和分红制度,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依法保护公民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意见》提到,合理调节财产性收入。平衡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税负水平,着力促进机会公平,鼓励更多群体通过勤劳和发挥才智致富。完善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征管机制。

《意见》强调,规范现金管理。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意见》明确,扩大基本保障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加大国有资本收益补贴社会保障力度,化解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等长期风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年收入超12万被称为高收入群体

上述《意见》提及的"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此前已有风声。

有媒体9月24日披露,业界对个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达成共识,即从高收入阶层入手实施增量调节,“渐进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渐进过程主要分为短期(1~2年)、中期(3~5年)、长期(5~10年)三个阶段。

其中,短期和中期目标要求对年应税所得12万元及以上或者收入来源多元化的纳税人实施综合计征,同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长期方案则是要建立各个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自动汇总的机制。

按照现在的税制设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年应税所得12万元的阶层是重点调节的人群。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高收入阶层实施增量调节

媒体援引税务系统人士透露信息称,对高收入阶层调整的核心是从增量入手,对一些经常性劳动所得要纳入综合计征,逐步扩大纳入综合计征范围的所得类型,适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

资料显示,每年的1月1日~3月31日,年所得超过12万元个人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然而,对于12万元的设置标准,并不能达到个税调节高收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对于普通薪酬阶层人士来说,个税起征点从元提高到3元以后,其税负支出减少了几十元,同等条件下,高薪酬人群的减税效果却有几百元。对此,上述税务系统人士认为,在短期和中期阶段,要实现从个人到家庭为单位的申报纳税,并实施调整税率结构,促进税制公平。

减税已成共识

税负问题一直广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复方蜂胶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baozx.com/wqxyw/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