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籍音乐家系列之四---吴光锐
他是一位敦厚和善,精神矍铄的长者,也曾是一名视音乐如生命的军人;他曾随着联合军乐团参加过开国大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也曾饱含激情,创作出享誉海内外的《运动员进行曲》。他就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打击乐学会会员,中国少年先锋队鼓乐团顾问,原总政军乐团的演奏家、作曲家吴光锐。
吴光锐年10月生于河北省青县赵辛庄。青县北依京津,古老的津埔铁路和千年大运河在这儿穿越而过。始建于年的马厂兵营,是近代中国新军事练兵的源头。虽然饱经战乱,但这儿的民风淳朴,乡村节日的民间文艺很活跃。吴光锐自幼喜爱音乐,小小的年龄便开始模仿和学习各种吹拉弹唱,不满十岁就参加了民间吹打小乐队。那一带解放后,因为有艺术特长,就被招进了晋察冀军区文工团。年元旦就正式参军,成了一名演奏员。
年,他和部队一起参加了北京和平解放的入城式。随后军乐团接到了为全国第一届政协演奏的任务,9月21日,他们换上了新军装,进入中南海,演奏中间休息时,受到党和国家人的接见。握到毛主席的手,使吴光锐激动不已,永远不能忘怀。
使吴光锐认为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是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演奏。年10月1日下午,令世界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拉开序幕。28响礼炮鸣响后,冉冉升起的国旗迎风飘扬。由各个地方,各个兵种,组成了多人联合军乐团。在经过三个多月刻苦认真的训练后,联合军乐团在现场亮相。军号奏响,军鼓铿锵,先后演奏了《东方红》、《国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解放区的天》等曲目。多少年过去了,吴光锐回忆起来,依然记忆清晰,情绪振奋。
多年的演奏阅历与经验,激发了吴光锐的创作欲望。有时候舞台上演奏,就灵机一动,临场发挥。比如《骑兵进行曲》,为了更有形象的表现力,就用鼓点加出了马蹄的声音,引起观众热烈的掌声并受到领导的肯定。虽然他没有进过专业院校学习作曲,但很有音乐创作激情的和天赋,加上勤奋好学,潜心钻研,从一个担任过演奏员,军乐学校的教员,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专业作曲家。
《祖国您好》《在节日的晚会上》《生命之歌》《跳吧,唱吧》等歌曲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并录有个人作品专题节目或录制成盒带。其中《跳吧,唱吧》那鲜明而简练的冬季旋律让我多年后仍记忆尤新。《我们祖国新一代》、木琴独奏《小骑兵》等,均在全军文艺汇演中得奖。《摩托化部队进行曲》(合作)是为建国35周年创作的,成为军乐团出国访问演唱的曲目之一,并获全国第七届音乐作品二等奖。国际马拉松赛、第五届全运会都曾演奏过他创作的《珍贵的花朵》《健美进行曲》。年出版个人《管乐合奏曲集》,4年出版小军鼓演奏教程。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因为有丰富的演奏经验,熟悉各种乐器的性能特点,在创作军乐的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旋律优美动听,而不失雄壮有力的铿锵节奏与恢宏气魄。当然让吴光锐感到最为光荣的作品还是《运动员进行曲》。
上世纪年,为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中国开始实施“乒乓外交”。当时正准备举办全国第一届亚非洲乒乓球友好邀请赛。需要创作一组乐曲,《欢迎进行曲》、《欢送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团结友谊进行曲》。这是一个集体创作集体署名的年代。《运动员进行曲》正好分配到军乐团一队,由大家分头创作。他为了创作好这首作品,去运动场找节奏,看运动员的步伐,多次找运动员交谈,观看体育比赛和其它资料反复研究了国内外著名进行曲。大家听过经过评议,,一直认为吴光锐写的最好,经过集体加工修改。这首体现我国运动健儿勇于拼搏、为国争光形象的乐曲终于诞生了。这是中国使用率最高的乐曲之一,除了各种运动会外,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会议和颁奖仪式也经常使用,后来经过填词还可以演唱。使得这首音乐家喻户晓,流传久远,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吴光锐虽然离乡多年,但对老家感情依然深厚。当年曾几次到耿官屯指导和辅导农民铜管乐队。我也曾经几次到吴光锐老师家中拜访,他对我的作品给予过热情的支持。对当时我指导的沧州市第五中学的铜管乐队也进行过帮助。
吴光锐老师有着标准的军人气质,也有着沧州人豪爽的性格。虽已至耄耋之年,依然头脑清晰。我们衷心的祝福吴光锐老师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常连祥,河北沧州人。毕业于河北师大音乐专业。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会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高级考官,沧州电视台主任编辑。客座于沧州师院。
自进行音乐创作以来,先后在《歌曲》、《词刊》、央视等省级以上发表、刊登并播放各类音乐作品余首(件)。并被张也、刘斌、杜春梅等歌唱家演唱。部分作品被收入到《中国歌词作家作品选》、《施光南作品首》、《中外抒情独唱名曲选》(续集)及其它作品专辑。其中音乐艺术片《枣乡情》(主创)获全国“金牛奖;歌曲《闹春》、《我的北方》分获全国广播新歌征评、全国当代农民征歌创作奖;舞蹈音乐《晚霞新韵》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杂技音乐《晃板》、《顶车定车》分别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戏剧音乐《纪晓岚》、《老嘎爷挡车》分别参加了河北省戏剧节并获奖;音乐故事《何满子》获中国音乐故事征评三等奖。
近年来,致力于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创作,